文采唇柱苣苔

文采唇柱苣苔

文采唇柱苣苔(學名:Chirita wentsaii D. Fang & L. Zeng)是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粗壯,上部分枝;枝常輪生。葉片披針狀線形,稀鐮狀,肉質,乾時革質,邊緣背卷,葉脈不明顯。聚傘花序腋生,有花;苞片,對生,狹線形,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筒鐘狀,上唇下有黃色斑塊,斑上被腺狀短柔毛,下唇裂片闊卵形,花絲稍彎曲,花狹長圓形,花盤環狀,邊緣波狀。雌蕊密被開展的腺狀短柔毛和短柔毛:子房線形,5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廣西,生長在海拔360米處。喜透氣性良好、能滿足營養、透水保肥、支持根部等功能的土壤。

文采唇柱苣苔花色艷麗,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的觀賞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上部分枝;枝常輪生。葉在根狀莖頂端通常4枚輪生,無柄;葉片披針狀線形,稀鐮狀,長4.5-9厘米,寬4-15毫米,肉質,乾時革質,先端微尖或稍鈍,邊緣背卷,具稀疏的刺狀小齒,無毛,葉脈不明顯。
聚傘花序腋生,有花2-3朵;花序梗長6-10厘米,連花梗被開展的短柔毛和腺狀短柔毛;苞片2枚,對生,狹線形,長30-35毫米,寬2-2.4毫米,兩面被開展的短柔毛和腺狀短柔毛。花梗長1-2厘米。花萼長10-12毫米,5裂達基部,裂片線狀披針形,寬2毫米,外被短柔毛和腺狀短柔毛,內面近無毛花冠藍紫色,長4.5-5厘米,外面疏被腺狀短柔毛和短柔毛,內面無毛:筒鐘狀,長3-3.5厘米,口部直徑約12毫米;上唇長約10毫米,2裂達基部,下有2枚黃色斑塊,斑上被腺狀短柔毛,下唇長約15毫米,3深裂,裂片闊卵形,寬8-9毫米,先端圓,被小睫毛雄蕊2枚,生於花冠基部之上10毫米處;花絲長約15毫米,稍彎曲,下部疏被腺狀短柔毛;花葯狹長圓形,長約3.5毫米,被腺狀短柔毛退化雄蕊3枚,側生的2枚生於花冠基部之上12毫米處,長9毫米,下部疏被腺狀短柔毛,先端稍變寬,疏被腺狀短柔毛,中間1枚生於花冠基部之上4毫米處,長約0.8毫米。花盤環狀,高約1.5毫米,邊緣波狀。雌蕊長約2.6厘米,密被開展的腺狀短柔毛和短柔毛;子房線形,長約1.8厘米;柱頭長2毫米,2裂近中部。蒴果未見。花期5月。

近種區別

文采唇柱苣苔頗接近條葉唇柱苣苔Primulina ophiopogoides (D.Fang & W.T.Wang) Yin Z.Wang),但聚傘花序有花2-3朵;苞片長30-35毫米;花萼長10-12毫米;花冠長4.5-5厘米,藍紫色,外面疏被腺狀短柔毛,筒鐘狀,長3-3.5厘米;退化雄蕊3枚,側生的2枚長9毫米;雌蕊長約2.6厘米條葉唇柱苣苔的聚傘花序有花5-7朵;苞片長9-15毫米;花萼長4-5毫米;花冠長2.5-2.6厘米,淡紫色,外面無腺狀短柔毛,筒細漏斗狀,長約1.4厘米;退化雄蕊2枚,長5毫米;雌蕊長1.5厘米。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西(龍州、金龍),生長在海拔360米處。喜透氣性良好、能滿足營養、透水保肥、支持根部等功能的土壤。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最常見的扦插方法是葉插。多在天氣逐漸溫暖的4-6月進行和10月上旬進行。基質選用蛭石。因其透氣保水性均較強。生根效果比珍珠岩、粗砂、園土都好。扦插床以珍珠岩為底層基質。上層鋪上蛭石,預先澆透水。從生長健壯的成熟母株上采完整無病蟲害的一年至多年生葉片,保留3-5厘米葉柄。用小木棍在插床上扎出小孔再將葉片插入,隨後澆水。10-30天內愈傷組織形成。50天左右根系和幼苗出現。小苗生長出3-5葉時便可取出栽植。

栽培技術

栽培容器的選擇:可使用素燒盆、瓦盆等容器。植株根系因為盆壁透氣的原因發育良好,地上部分生長旺盛。但是凡接觸盆壁的肉質葉片,往往會萎蔫或腐爛,冬季尤其嚴重。換用塑膠盆之後情況大有改觀,由於塑膠盆的透氣性較差,因此在栽植時,在盆的下部1/3處均墊上陶粒或大粒珍珠岩以利透氣排水。
光照的控制:栽培時提供良好的蔭蔽條件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中午11-15點之間。遮蔭率控制在50-80%之間。
澆水和濕度:喜生於濕潤之地。栽培基質如若表土3-5厘米變乾燥時就必須澆水,澆水必須澆透。務必使水自花盆底孔流出。中國北方的水基本為鹼性。因此無需像養護南方喜酸性花木那樣事先對水進行酸化處理。保持空氣濕度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應該保證60-80%左右的空氣相對濕度。過高的空氣濕度容易引起真菌的大量繁殖,因此適當保證空氣的流通。有助於調節小環境中的濕度和濕度的均勻分布以及二氧化碳的補充。澆水的時候切忌澆到葉面上。尤其是冬季水溫和室溫相距甚遠時。輕則葉面產生斑點。重則整片葉子或植株腐爛死亡。
溫度:最適溫度在18-27℃,低於此溫度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移栽和分盆:一般栽植兩年或以上的植株,體量增大。根系密集。往往有根從排水孔長出的情況。此時便應該及時更換大一號的盆,注意保證及時換盆和更換栽培土。花芽多在12月份出現。2月份中下旬花梗多尚未伸長,植株未開始生長,此時可換盆,或於11月底換盆亦可。將土坨從原盆中取出,清除下部腐壞及多餘的根系和部分已經缺乏養分的土,換入新盆,四周填入新培養土即可。之後澆水,於蔭蔽處緩苗。1周后即可正常養護。

病蟲防治

常見的有蚜蟲、卷球鼠婦和蛞蝓。
蚜蟲少量發生時可人工殺滅,大量暴發常發生於花葶開始抽長花朵發生時。此時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滅殺。
卷球鼠婦多取食植株的幼嫩部分。嚴重時往往造成植株組織的潰爛和誘發病害。可適用50%磷胺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者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滅殺。
蛞蝓亦多食用植物幼嫩部分。尤為嚴重的是它們嗜食花的雄蕊花葯部分。對人工授粉和雜交育種會造成嚴重危害。可在植物周圍以及台架上噴灑敵百蟲、溴氰菊酯,或撤上生石灰粉及飽和食鹽水防治。
在盆底排水孔處應該用紗窗網遮擋。以防鼠婦、蝸牛、蛞蝓等將其變為躲藏場所。

主要價值

文采唇柱苣苔花色艷麗,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的觀賞植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