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上海1938)

《文藝(上海1938)》1938年6月創刊於上海,屬文藝類刊物,初為旬刊,後改為半月刊,由文藝社編輯兼發行,館址位於上海山東路二二一號,館藏1938年6月至1939年6月發行的17期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藝(上海1938)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8年
  • 出版周期:旬刊,半月刊
人員編制,欄目方向,

人員編制

文藝社由上海暨南大學商學院和文理學院學生周一萍、陳裕年、吳岩(孫家晉)、徐微(舒代)、錢今昔(景雪)、黃子祥(移摸)、張萬芳(張可)、林柷敵、戴敦復(戴剛)、馮錦釗(華鈴)、吳弘遠(紹彥)等組織成立,《文藝》為其社刊,刊中發表的部分作品曾為蘇聯的《國際文學》翻譯轉載。為《文藝》撰稿的,除了幾個主要發起人外,還有王元化、林淡秋、谷斯范、趙景深、石靈(孫大珂)等作家。

欄目方向

《文藝》是抗戰時期左翼文學青年的一塊小陣地,其宗旨為服務抗戰,推進文學大眾化,內容上主要刊登文藝作品和討論文藝問題的文章。文藝作品是該刊的主體內容,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戲劇等多種文藝形式,其中不少作品也多圍繞抗戰主題展開,旨在鼓舞文藝工作者發揮抗戰輿論宣傳的作用,同時也為抗戰時期的青年人提供一份精該神食糧。這些文學作品反映出抗戰時期部分左翼文學青年的精神面貌和關注焦點,具有一定的思想史價值,同時也是研究抗戰文學的重要資料。除了刊登文藝作品外,該刊文章還注重新文藝運動、文藝大眾化等文藝問題的探討,典型如第1卷第6期上刊登的有鐘望陽、蔣天佐、戴平萬(蕭岱)等人參加的討論抗戰文藝形式文藝的座談會記錄,該記錄保存了參加者有關抗戰文藝形式的詳細討論,具有較高的價值。這些有關文藝問題的討論是研究抗戰文藝的重要史料。此外,該刊還時常刊出特輯,如第2卷第2期即為《魯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紀念特輯》,執筆撰文的有景宋(許廣平)、屈軼(王任叔)、林珏等,對魯迅的紀念也顯示出該刊的文學傾向。此外刊中還刊有“作家近訊”欄,對左翼文學名家的活動動態進行了報導。這些信息對了解抗戰時期左翼文藝工作者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該刊是抗戰時期由文藝社創辦的一份文藝刊物,集聚了部分左翼文學青年,刊中作品反映出左翼文學青年在抗戰時期的轉向,因而該刊對左翼文學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登載的大量文藝作品和文藝問題的討論文章也是研究抗戰文藝的重要資料,值得進一步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