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繡(詞語)

文繡(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繡,拼音wén xiù,意思是刺繡。亦稱“紋繡”。古代在絲帛上刺繡,稱為“文繡”。以區別於文錦。至漢代在布帛上繡花,才通稱為“刺繡”。 繡畫的錦帛,用作衣服。《孟子·告子上》:“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趙岐註:“文繡,繡衣服也。”《漢書·賈誼傳》:“且帝之身自衣阜綈,而富民牆屋被文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繡
  • 拼音:wén xiù
  • 解釋一:刺繡華美的絲織品或衣服
  • 解釋二:刺繡
詞語信息,詳細解釋,

詞語信息

詞目:文繡
釋義:
3、辭藻華麗。

詳細解釋

1、刺繡華美的絲織品或衣服。
管子·小匡》:“食必粱肉,衣必文繡,而戎士凍飢。”
墨子·節葬下》:“今王公大人之為葬埋,則異於此。必大棺中棺,革闠三操,璧玉即具,戈劍鼎鼓壺濫,文繡素練,大鞅萬領,輿馬女樂皆具,曰必捶塗差通,壟雖凡山陵。”
孟子·告子上》:“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
韓非子·五蠹》:“糟糠不飽者不務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繡。”
《史記·滑稽列傳》:“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棗脯。”
西漢 楊雄 《逐貧賦》:“人皆文繡,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獨藜飧。”
漢書·賈誼傳》:“且帝之身自衣皂綈,而富民牆屋被文繡;天子之後以緣其領,庶人孽妾緣其履:此臣所謂舛也。”
三國志·吳志·華覈傳》:“廢華采,去文繡,未必無美人也。”
唐 韓愈 《馬厭谷》:“馬厭谷兮,士不厭糠籺;土被文繡兮,士無短褐。”
明 唐順之 《雁訓》:“且令聞被躬,安事文繡哉?”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香湯沐浴,食以膏粱之味,飾以文繡之衣,教以禮數,攜至鎬京。”
梁啓超 《論支那獨立之實力與日本東方政策》:“若欲與之聯結以保大局,是猶被文繡於糞壤,蒸沙而欲其成飯也。”
2、猶刺繡。
《漢書·文帝紀》:“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而去聖久遠,文體解散,辭人愛奇,言貴浮詭,飾羽尚畫,文繡鞶帨,離本彌甚,將遂訛濫。”
宋 葉適 《高夫人墓志銘》:“夫人智慧型通南北之俗,自文繡工巧,下至炊爨煩辱,皆身親之,豫算有無,乃具衣食。”
3、辭藻華麗。
王國維 《文學小言》:“故文繡的文學之不足為真文學也,與哺餟的文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