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縐縐,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wén zhōu zhōu,是指說話不口語化,有文學教養,有涵養。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基本介紹 中文名:文縐縐外文名:elegant拼音:wén zhōu zhōu釋義: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詞性:形容詞 拼音,詞性,出處,造句, 拼音縐,單獨念時讀zhòu,在詞語文縐縐里讀 wén zhōu zhōu和wén zhòu zhòu都可以(可在第三版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第1375頁查到)詞性形容詞出處1、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回:“那漢道:‘不必文縐了。有肉快切一盤來,俺吃了,要趕路進城公幹。’”2、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又走進一個人來,搖著白紙詩扇,文縐縐的。”3、《說岳全傳》第九回:“你們是文縐縐的說今道古,我那裡省得?竟是猜謎吃酒罷。”4、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一章:“雖然,道靜講的有點文縐縐她聽不太懂,但她還是挺高興地聽她講。”5、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文·余秋雨《信客》:“他總是把無窮的幽怨和緊迫的告急調理成文縐縐的語句。”6、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 第二課·胡適《我的母親》:“小時不曾養成活潑遊戲的習慣,無論在什麼地方,我總是文縐縐的。”造句一個步履蹣跚的老者,手裡拿著幾本書,慢慢地走在校園裡,依舊顯得一個文縐縐的樣子。他戴副眼鏡,看上去文縐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