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祖鎮

文祖鎮

文祖鎮隸屬濟南市章丘區,位於章丘區南部,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轄5個辦事處、32個行政村、 4.3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祖街道辦事處 
  • 外文名稱:WenZu Street Office
  • 別名:山東省章丘市文祖街道辦事處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事處 
  • 政府駐地:文祖街道辦事處
  • 電話區號:0531
  • 郵政區碼:250205
  • 地理位置濟南東南部山區,南與萊蕪市接壤
  • 面積:120平方公里
  • 人口:4.5萬
  • 方言:山東方言 章丘方言 文祖方言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白雲洞 上水峪 黑龍洞等 東窯頭
  • 車牌代碼:魯A
  • 資源:煤炭,石灰石、白雲石、高嶺土
  • 耕地:3.5萬畝
  • 人均收入:3681元
概況,自然資源,經濟狀況,工業發展,新農村建設,城鎮建設,名優特產,特色村屯,人口數據:,街道辦轄村:,所屬各學校,旅遊資源,錦屏山的傳說,錦陽關齊長城,引領民眾致富,

概況

境內有風景優美的錦屏山、白雲洞、上水峪等景點,歷史悠久的齊長城是濟南市與萊蕪市分界線。文祖街道辦事處礦產資源豐富,除煤炭外,石灰石、白雲石、高嶺土儲量都在1億噸以上,工業發展具有較好的資源基礎,主要以建材、機械加工、化工為主導。
1999年以前,煤炭工業是文祖街道辦事處工業發展的主要支柱產業,其稅收占到文祖財政總收入的90%以上。由於長期依靠煤炭開採,造成財政收入來源過於單一的不利局面,影響了經濟的
可持續性發展。2002年,文祖鎮黨委政府立足山區實際,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堅持走適合山區特色的工業發展路子,依託境內豐富的礦產和旅遊資源優勢,把招商引資作為夯實工業基礎、擴大工業經濟總量的重要措施來抓。通過引進外地資金、技術、先進的管理機制和經營理念,在特色工業發展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推動了全鎮工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是年,全鎮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3081萬元,工業增加值5430萬元,利稅2929萬元,工業利潤1419 萬元,地方財政收入462萬元,實現稅收總額7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681元。在濟南市章丘區全方位目標考核中,綜合考核列第七名,被濟南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鄉鎮”榮譽稱號。

自然資源

文祖街道辦事處交通便利。政府駐地距濟南市區僅35公里,距膠濟鐵路、濟青公路、濟王公路均不足10公里,省道242線縱貫南北,境內全長15公里,境內水資源匱乏,沒有水庫、河流等地表水源,地下水平均深度在200米。境內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是全省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 文祖街道辦事處境內旅遊資源豐富,錦屏山旅遊風景區引資1億元,正在開發建設之中。黑龍洞白雲洞等特色景點也正在對外招商,加快開發建設步伐。礦產資源較豐富,除煤炭外,高嶺土、白雲石、石灰石等儲量較大,儲量均在1億噸以上。
文祖街道辦事處文祖街道辦事處

經濟狀況

2004年,引進項目15個,契約利用資金6.9億元。在煤炭資源面臨枯竭的情況下,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億元,增長22%,稅收首次突破千萬,達到1207萬元,增長45%,實現地方財政收入441萬元,增長41%,農民人均收入4532萬元,增長11.3%。被濟南市授予文明鄉鎮稱號。2005年,為追求高水平,實現新跨越,文祖鎮黨委政府確定了一一三五五的工作思路,即抓住市委市政府突破山區的政策機遇,堅持堅持歷屆黨委提出的建設山川秀美富裕文明的新文祖總目標不變,加快加快經濟發展由地下向地上轉變,加快城鎮建設由政府投入向市場化運作轉變,加快鎮村職能由管理向服務轉變,突出五項重點:引進引辦、城鎮建設、都市農業、旅遊開發、社會穩定,抓好五大工程:學校建設、荒山綠化、山區吃水、道路建設、敬老院。按照這一思路,文祖街道辦事處黨委政府正帶領廣大人民民眾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激情創新,再創輝煌。
水泥水泥

工業發展

文祖街道辦事處工業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起步,主要以煤炭、鋁土開採為主。1968年,成立文祖公社革命委員會工業領導班子。1970年,文祖公社工業辦公室成立,全面負責工業發展與管理。1982年,成立文祖鎮工業公司。1995年,成立文祖鎮經濟貿易發展委員會;同年,掛牌成立文祖鎮鄉鎮企業辦公室、民營經濟辦公室,在促進鄉鎮企業改制、民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2003年,成立文祖鎮引進引辦辦公室,具體負責招商引資政策的制定、項目洽談、手續辦理等事宜,為全鎮引進引辦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體制改革為調動企業自我發展、自我膨脹的積極性,切實提高鄉鎮企業活力和產品競爭力,自1985年開始, 文祖街道辦事處工業開始實行不同形式的經營管理體制。在部分企業中推行“廠長負責制”,以簽訂責任狀形式,確認廠長(或書記)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經營權和調度權;把產值、利潤、發展速度等企業發展重要指標細化分解,落實到位,增強了企業幹部、職工加速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和積極性。1986年根據工業發展實際情況,在企業中推行多種形式的“承包制”,實行“效益包乾”和“利潤包乾”。根據各個企業實際情況,對經營利潤、增長幅度進行量化考核,落實到人,提高了企業負責人抓管理的積極性。同時,實行“廠長(或經理)目標責任制”,按照“德、能、勤、績”四項標準,對企業負責人進行獎懲。1987年,實行“廠長(或經理) 目標責任制”和 “經濟責任制”。1989年,對小企業實行“租賃承包制”,對重點企業實行“廠長(或經理)經濟責任制”。1990年,對全鎮煤礦企業實行“成本核算制”和“噸煤成本包乾制”,提高了煤炭企業總體效益。1992年,推行企業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至2002年底,文祖鎮全部完成了鎮辦工業企業改制,企業發展體製得到進一步理順,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寬,工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工業經濟實力逐漸增強。

新農村建設

創建文明街道辦,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民。為突破農村文明創建活動,結合新農村建設,文祖街道辦事處以“三在農家”為主題,強力推進山區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以“美在農家”為主題,全力創建優美環境,為農村文明奠定基礎。在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解決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完善和功能提升。在村村通的基礎上,有60%以上的村硬化了村內道路,實現了戶戶通,一半以上的村實施了自來水改造。以新農村建設為載體,實施了沼氣池建設工程,提高了民眾的生活質量。投資過億元實施城鎮規劃建設,拆遷改造了三條街,新建商住樓房近10萬平方米,以新中學、敬老院建設為依託,啟動了以南山華庭花園為核心的東部城區開發,加快了對接章丘城區步伐。深入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建立長效機制,加強了村容管理,改變了髒亂差的狀況,為山區民眾營造了和諧美好的教育環境、交通環境、人居環境,在使民眾充分享受發展的成果的基礎上,促進農村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
二是以“樂在農家”為主題,豐富農民文化生活,為農村文明增添活力。先後投資280萬元,在15個村建設了文體廣場、街頭公園、文化大院、小康書屋等文化設施,出版了章丘第二部莊志《三德范莊志》。為民眾文化搭建了良好載體和平台,扶持發展了青野五音戲、三德范呂劇、老年文藝隊等10多個“莊戶劇團”。這些莊戶劇團結合政策,以農民自娛自樂、自編自演為主要形式,常年活躍在大街小巷,為山區人民提供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糧,成為宣傳黨的政策、凝聚黨心民心、促進山區發展的主力軍。青野五音戲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德范芯子代表山東赴廣東參賽獲得全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
三是以“愛在農家”為主題,大力弘揚傳統美德,為農村文明創造動力。以“知榮辱、樹新風”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文明村”、“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評選創建活動,對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敲鑼打鼓進行表彰,促進了文明向上的社會新風的形成和傳播。

城鎮建設

文祖街道辦事處在市建管局和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總體規劃,把章萊路、中心大街、文王路、文青路、錦屏山路作為城鎮框架路,著力構建章萊路黃金經濟帶,完善鎮駐地商住、政務、休閒等功能,全面完成舊城改造、新城開發和環境美化任務,實現城鎮發展西擴北進東移,構建和諧城鎮。在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院、上海同濟大學、華盛規劃設計院等單位的支持幫助下,編制了《文祖街道辦事處總體規劃》,對南山華庭花園小區作了詳細規劃設計,規劃了文祖東山小區,經過科學的規劃,街道辦駐地總體布局呈現出“一帶、二園、三組團”結構。
以章萊路為經濟發展軸心,發展北外環西外環南外環的主要交通幹線,形成“四縱三橫一環”的文祖城區新框架。 建設新城鎮,描繪新畫卷。按照規劃,文祖堅持用市場化手段指導城鎮建設,用多元化投入加快城鎮建設。在東山建設了文祖新中學和敬老院工程,拉開了新城開發的序幕。同時,建設了一條長500多米的東山大道;採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吸引開發商投資搞建設,實施了文宏商貿街二期、中心大街拆遷改造、幹部教師公寓樓等舊城改造工程,實現了舊城框架路的全面貫通;對章萊路、景觀大街、文宏商貿街等街道實施了亮化美化綠化工程,城鎮面貌煥然一新。
在完成上述工程的同時,按照《文祖街道辦事處總體規劃》,文祖圍繞城鎮發展目標,加大投入,完善管理,最佳化布局,加快實現與章丘新城區的對接融合。積極推進了南山華庭花園小區開發建設,實施北擴東移,加快新城建設步伐,推進與章丘新城區的對接融合;完善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城區水、電等設施建設,實施綠化、美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實施中心大街西側北段拆遷改造及景觀大街西延工程,加快實施街道辦駐地主要路段的改造,最佳化城鎮人居環境,實現城鎮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名優特產

章丘種植花椒的歷史悠久,據考證,早在北魏時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記載,明代嘉靖年間已開始大量栽植,之後常種不衰。文祖花椒是濟南市章丘區的名優農產品,產地集中於濟南市章丘區風景秀麗的南部山區,該區域屬泰沂山脈余脈,周圍群山環抱,空氣清新,山頭綿延起伏,海拔高,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宜花椒生長。品種主要以大紅袍、小紅袍兩個品種為主,其中,尤以大紅袍花椒粒大、色艷、味濃、肉厚、外鮮紅、內淡黃,質量最好。
紅小豆富含人體必須的礦物質和多種胺基酸,食之能調節人體組織生理平衡,錦屏山紅小豆更以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味甘濃郁而著稱。綠豆
綠豆有清熱解毒,健脾養胃,滋氣益腎之功效。錦屏山綠豆色澤鮮亮透靈,甘郁青香,實為“綠寶”之佳品。
龍山小米,歷為進貢之佳品,而錦屏山確是龍山小米的盛產地之一,其地勢土壤之優越,所產小米,油中透黃,籽粒圓滑,性粘味香,營養豐富,回味悠長,是“龍山小米”之上品。

特色村屯

長水村 文祖街道辦事處長水村460戶,1500口人。耕地面積1350畝。該村人多地少,荒山面積大。村支部書記劉克敬,帶領村兩委班子把經濟發展的著眼點放在了發展特色種養業上來。鼓勵民眾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業。在荒山上規劃養殖區面積100畝,帶動了50餘戶養殖戶入住養殖小區,飼養規模不斷擴大。
青野村 該村位於文祖南部4公里、南大寨村以北、章萊路西側,該村2580口人,人均耕地僅有0.27畝,人多地少。全村70%以上的男壯勞力從事建築業,與境內的黑峪村都是章丘有名的建築之鄉。村兩委不斷加大投入,促進了建築企業不斷達標升級,做大做強了這一主導產業。同時,村黨支部村委會因勢利導,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養殖、加工、運輸等行業逐漸興起,村里養殖戶已發展到十幾家。大型麵粉廠有三家。在大戶的帶動下,以主導產業為基礎,村民積極發展多種經濟,該村成了遠近文明的富裕村。
大寨村 該村位於文祖街道辦事處南部,章萊路西側,交通便利,位置優越,816戶,2820口人,糧食批發、加工、運輸等行業是該村農民的主導產業,全村90%以上的農戶從事該項產業。建有糧食批發市場。60間高標準的營業樓房、4000米的硬化街面為事業的發展營造了更加優越的條件。在該村的帶動下,周圍各村的糧食批發產業也迅速發展起來。貨運流量已達每日1000輛,年交易量6.5億斤,交易額3.2億元,戶均收入3萬元以上。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5103

22435

22668
家庭戶戶數
13876
家庭戶總人口(總)
44589
家庭戶男
21931
家庭戶女
22658
0-14歲(總)
9410
0-14歲男
4845
0-14歲女
4565
15-64歲(總)
31644
15-64歲男
15862
15-64歲女
15782
65歲及以上(總)
4049
65歲及以上男
1728
65歲及以上女
232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2178

街道辦轄村:

馬家峪村 分水嶺村 文祖北村 文祖東村
文祖南村 甘泉村三德范東村 三德范西村
三德范南村 三德范北村 三元村 長水村
東窯頭村 西窯頭村 東王黑村 西王黑村
青野村 黑峪村水河村 水龍洞村大寨村
東田廣村 西田廣村 三槐村 石子口村
東張村 郭家莊村 朱公泉村 石班鳩村
雙龍村 黃露泉村 鵓鴿崖村

所屬各學校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三元村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三槐樹村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東張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東王黑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東田村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東窯頭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中心中學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分水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大寨村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石子口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西王黑村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西窯頭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長水村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辦事處黑峪村國小

旅遊資源

錦屏山,在濟南市章丘區區南18公里處,屬泰沂山脈北麓。該山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海拔563.5米,橫亘於文祖街道辦事處西南8公里與垛莊鎮交界的地方。其主峰在三德范村西南方,由此再往西南50公里就是東嶽泰山。錦屏山,因山林蓊翠,古木蒼鬱,遠觀宛然橫鋪“一”字,似屏風,而得雅號錦屏。又因山頭平而方,俗名平頂山。山雖小,可樹、洞、泉、石、古蹟齊全,不失為遊客休閒遠足的好去處。經明水南下,順章萊公路即可直達。
錦屏山遍山翠柏,植被繁茂,風景奇秀,有柏林3000多畝,柏樹100萬餘株。山前是大片原始森林區,山背是廣闊的50年成年林,山中有名貴中草藥100餘種。遠看重巒吐綠,疊嶂滴翠,山林幽邃;近看柏濤起伏,樹冠相連,蔽日遮天。山風吹來,沙沙作響,置身其中,如入仙境。在錦屏山“一”字形山脊上,現存古柏43株,盤根錯節,造型各異,株距整齊劃一,頗為壯觀。

錦屏山的傳說

傳說,泰山神碧霞元君雲遊四方,來到錦屏山,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於是脫下一隻繡鞋埋在山頂作為標記。恰巧太上老君也看中了此處,將一支拂塵埋在了繡鞋下面。結果,二仙爭得不可開交,最後老君心生一計,在二人面前各放鐵樹一盆,誰面前的鐵樹先開花,誰就贏得此山。二仙相對盤坐閉目等待,一等就是三百年。老君忽然偷眼觀瞧,碧霞元君面前的鐵樹已開了花,而自己那盆還是無動於衷。於是,老君偷偷地將兩盆鐵樹對換了一下。時辰已到,二仙同時睜眼,有言在先,自然是老君贏了。碧霞元君情知中計,一氣之下,一屁股坐平了山頂,一甩袖子飄然離去。此後,錦屏山又有了另一個名字“平頂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清雍正年間,山頭店村秀才韓陽成,20歲出家,來錦屏山修行,修建碧霞祠、老君堂。從此,錦屏山香火漸旺,聲名遠播。有朝陽洞、蓮花洞、龍女泉、朝陽洞泉、三蹬崖、雞冠峰、馬脖嶺、迎仙巨石等自然景觀。錦屏翠柏為錦屏山又一奇景。在泰山行宮往東“一”字形的山頂,每隔15米即有一巨柏,共存43株。巨柏龍乾虬枝,高大挺拔,蔚為壯觀。山四周的村民歷來就有保山護林的優良傳統。據傳,自修建泰山行宮始,沿山村民即報請章丘縣衙衛護山林。乾隆五年、八年,兩任章丘知縣均發布保護山林告示,現兩塊護林碑刻仍保存完好。正因如此,錦屏山成為章丘境內綠化最好的山。現有柏林三千多畝,柏樹百餘萬株,樹冠相連,蔽日遮天。
錦屏山錦屏山

錦陽關齊長城

坐落於與萊蕪市交界處的山嶺間,是一處比秦長城還要早400多年的古代建築,距今已有2500年歷史。三槐樹村南1公里處,為齊長城錦陽關舊址,現為章萊公路通道。關隘西側一段長城,因清同治年間重修,現保存尚完好。
錦陽關齊長城錦陽關齊長城

引領民眾致富

文祖街道辦事處堅持“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發展理念,用現代農業發展理念推動農業發展,夯實基礎建設,最佳化結構調整,培訓新型農民,推動園區發展,拓寬了民眾增收致富渠道。 最佳化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水利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命脈。文祖立足山區實際,緊緊依靠上級政策支持,不斷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夯實了農業發展的基礎。大力實施三元節水灌溉工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全面實施土地整理項目,開展黑峪、大寨土地整理項目,新增土地1300畝,整修混凝土生產路11200米,新砌石堰18000立方,已建方塘1處,容水1500立方米,實施5處管理房建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管護。實施郭家莊河底清淤防滲工程,加強基礎建設,發揮水庫防洪蓄水灌溉農田作用。實施文祖北村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九龍灣大橋,實施河道擴容、綠化美化、防滲處理,放大攔洪蓄水灌溉良田效應,為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技術培訓,培養新型農民。 提升農民技術素質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始終把培育新型農民,加強技術培訓作為提升現代農民素質的總抓手和啟動點。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訓農民,組織各村黨員幹部民眾到外地參觀學習取經,同時聘請上級專家前來講課傳授技術,把先進的發展理念帶給民眾,更新觀念,增進最佳化農業結構調整意識。石字口、東張等村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核桃種植,推行林下經濟,發展黑谷、黑花生、小雜糧和中草藥,全面推行立體種植,提高種植經濟效益。山區民眾發揮傳統優勢,大力推行小雜糧和花椒種植,加強科學管理,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林果經濟的大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推行土地流轉,實現農民增收。
面對農業發展的新形勢,文祖街道辦事處立足實際,積極推行土地流轉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鼓勵農業經營大戶開展土地流轉承包,最佳化種植結構,發展林果經濟,致富山區民眾。三德范東村、三德范南村、東張、文祖東村、東王黑村等千餘種植核桃園基地已形成,最佳化了種植結構,建設香玲核桃種植示範基地,為民眾致富起到引領示範作用。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小米、綠豆、紅小豆等13種農產品通過國家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文祖花椒被登記為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香玲核桃正在擴大種植面積,品牌農業建設帶動了民眾致富。 實施龍頭帶動,拓展致富空間。龍頭企業是民眾致富的關鍵。文祖街道辦事處發揮傳統優勢,立足章萊路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大寨糧貿運銷市場,將山區豐富的小雜糧、花椒、地瓜等農產品收購加工,運銷各地,運往四面八方,打開城市市場的通行證,讓山里特色農產品走向大中城市市場,拓寬民眾致富之路。
為了加強民眾的組織化程度,提高民眾的致富能力,文祖街道辦事處大力發展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組建了錦屏山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田廣花椒合作社,齊長城、黑峪核桃等20多家合作社,形成基地帶農戶、農戶聯企業、企業聯市場的經營發展模式,為民眾搭建致富橋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積極發展錦屏山生態休閒農業公園、月亮灣公園、黑峪千畝核桃園、匯友觀光農業園,引領山區農業發展,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檔次,促進了現代農業健康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