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3輯·西晉、東晉

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3輯·西晉、東晉

《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3輯·西晉、東晉》是2009年2月1日由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司馬光。

基本介紹

  • 書名: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3輯·西晉、東晉
  • 頁數:1047頁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第1版 (2009年2月1日)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7802285984, 9787802285989
條形碼: 9787802285989
尺寸: 25.8 x 18.6 x 6.6 cm
重量: 1.8 Kg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與司馬遷並稱為“史學兩司馬”。自幼嗜學, 20歲中進士甲科,踏入仕途。宋治平三年(1066),領銜編纂《資治通鑑》,其時司馬光年47歲。元豐七年(1084),《資治通鑑》完成。元豐八年(1085),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數月後去世,時年67歲。追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內容簡介

《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3輯)·西晉、東晉(全3冊)》採用文、白對照的形式,全書總計800餘萬言。為方便讀者閱讀計,將其分為七輯出版。分輯仍依原書次序,大體以朝代為別。第一輯為戰國、秦、西漢(含王莽新);第二輯為東漢、魏(含更始);第三輯為東西晉;第四輯為南北朝;第五輯為隋唐(其中唐至安史之亂起);第六輯為安史之亂至唐滅亡;第七輯為五代十國。此分輯純粹是為了排版閱讀方便,不含任何對原作的理解之義。
本輯所記,起於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迄於東晉恭帝元熙元年(419),講述西晉、東晉,凡155年之史事。《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為宋代名臣司馬光主持編寫,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記載,一氣銜接,使自漢末以來的學者所編纂的各朝斷代編年之書,一變而為聯結古今的大編年史。為學史者必讀之著作。
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之目的在於“資治”,凡有關國家興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敘述詳明。而對無關國計民生的事及人物,如眾多的文人、高隱均不予提及。其記人記事,原則鮮明,為歷代帝王大臣及學人所樂讀。
司馬光所處時代,距今已900餘年,當時文言與當下所用的白話文已相去甚遠,故現代人讀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棄的。有鑒於此,20世紀80年代初,由台灣學者黃錦鉉先生領銜主持,集台灣各大學27位著名教授之力,歷時3年,將這部大著譯成白話,深受中文世界讀者所喜愛。
司馬光是我國古代史學、文學、政治大家,其識見:才能早有公論;他與當時最優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摘幽隱、薈萃熔鑄,用功極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一高,後人難以企及。故此,譯者在翻譯時力圖貼近、還原《資治通鑑》,譯文典雅,緊貼原著,不以“現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發揮,旨在讓讀者能讀到 “乾乾淨淨的《資治通鑑》,乾乾淨淨的司馬君實”。如此以拙御巧,實為明智之舉。

媒體評論

“有寫史,有考史,有論史,《通鑑》這三部分都完備。”《資治通鑑》兼具這三方面的成就。不僅上下千年之歷史流變,“大者綱提領挈,細者縷析毫分”,寫史敘事,亦有獨出之處,如敘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安史之亂”等事件,脈絡分明,生動而有條理,千古傳誦。而且能“開滌靈襟”,啟發瀆者之史識;至於“臣光日”之評論史事,曾國藩說:“如因三家分晉而淪名分,凶曹魏移祚而論風俗,皆能窮物之理,執聖之權”,謂之“折衷至當”;而且,《考異》三十卷,首開寫史兼考史之作法,考辨史料詳贍,亦極具參考價值。
——錢穆

目錄

卷第七十九 晉紀一 晉武帝泰始元年~八年(265~272)
卷第八十 晉紀二 晉武帝泰始九年~成寧五年(273~279)
卷第八十一 晉紀三 晉武帝太康元年~九年(280~288)
卷第八十二 晉紀四 晉武帝太康十年~晉惠帝元康八年(289~298)
卷第八十三 晉紀五 晉惠帝元康九年~永康元年(299~300)
卷第八十四 晉紀六 晉惠帝永寧元年~太安元年(301~302)
卷第八十五 晉紀七 晉惠帝太安二年~永興元年(303~304)
卷第八十六 晉紀八 晉惠帝永興二年~晉懷帝永嘉二年(305~308)
卷第八十七 晉紀九 晉懷帝永嘉三年~五年(309~311)
卷第八十八 晉紀十 晉懷帝永嘉六年~晉愍帝建興元年(312~313)
卷第八十九 晉紀十一 晉愍帝建興二年一四年(314~316)
卷第九十 晉紀十二 晉元帝建武元年一大興元年(31 7~318)
卷第九十一 晉紀十三 晉元帝太興二年一四年(319~321)
卷第九十二 晉紀十四 晉元帝永昌元年~晉明帝太寧元年(322~323)
卷第九十三 晉紀十五 晉明帝太寧二年~晉成帝鹹和二年(324~327)
卷第九十四 晉紀十六 晉成帝鹹和三年~六年(328~331)
卷第九十五 晉紀十七 晉成帝成和七年~成康三年(332~337)
卷第九十六 晉紀十八 晉成帝鹹帝四年~七年(338~341)
卷第九十七 晉紀十九 晉成帝成帝八年~晉穆帝永和三年(342~347)
卷第九十八 晉紀二十 晉穆帝永和四年~六年(348~350)
卷第九十九 晉紀二十一 晉穆帝永和七年~十年(351~354)
卷第一百 晉紀二十二 晉穆帝永和十一年~昇平三年(355~359)
卷第一百0一 晉紀二十三 晉穆帝昇平四年~晉海西公太和三年(360~368)
卷第一百0二 晉紀二十四 晉海西公太和四年~五年(369~370)
卷第一百0三 晉紀二十五 晉簡文帝成安元年~晉孝武帝寧康三年(371~375)
卷第一百0四 晉紀二十六 晉孝武帝太元元年~七年(376~382)
卷第一百0五 晉紀二十七 晉孝武帝太元八年~九年(383~384)
卷第一百0六 晉紀二十八 晉孝武帝太元十年~十一年(385~386)
卷第一百0七 晉紀二十九 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十六年(387~391)
卷第一百0八 晉紀三十 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二十一年(392~396)
卷第一百0九 晉紀三十一 晉安帝隆安元年(397)
卷第一百一十 晉紀三十二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
卷第一百一十一 晉紀三十三 晉安帝隆安三年~四年(399~400)
卷第一百一十二 晉紀三十四 晉安帝隆安五年~元興元年(401~402)
卷第一百一十三 晉紀三十五 晉安帝元興二年~三年(403—404)
卷第一百一十四 晉紀三十六 晉安帝義熙元年~四年(405~408)
卷第一百一十五 晉紀三十七 晉安帝義熙五年~六年(409~410)
卷第一百一十六 晉紀三十八 晉安帝義熙七年~十年(411~414)
卷第一百一十七 晉紀三十九 晉安帝義熙十一年~十二年(415~416)
卷第一百一十八 晉紀四十 晉安帝義熙十三年~十四年(417~419)
卷第七十九 晉紀一 晉武帝泰始元年~八年(265~27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