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大鼓是一種山東省的傳統說唱藝術。早在清代中葉,煙臺境內就流行一種叫做“盲人調”或“瞎子說書”的鼓曲藝術形式,因為它的主要伴奏樂器是書鼓、三弦,所以也叫“大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登大鼓
- 類型:傳統說唱藝術
- 主要伴奏樂器:書鼓、三弦
- 主要唱腔:三大腔、起腔、二板
背景,主要唱腔,
背景
清康熙之後,東北的“靠山調”、“滿洲轉”以及京津的京韻大鼓、兩河大鼓、京劇、梆子、落子等紛紛傳入膠東,當地說書藝人不斷吸收發展,至抗日戰爭時期,藝人們用它來說新書,影響進一步擴大,遂定名為“膠東大鼓”。流傳於文登地域的“膠東大鼓”加上文登地方特色的“大鼓”叫做“文登大鼓”。
主要唱腔
“文登大鼓”的主要唱腔,有“三大腔”、“起腔”、“二板”、“平腔”、“快板”和“落腔”等形式。“三大腔”是膠東大鼓較早的唱腔之一。由三大句唱腔組成,節奏寬闊,音域寬廣,大起大落,可以無限地延長,富有粗獷、高亢、婉轉的山歌風味;“起腔”是開篇唱腔,一般由上下兩句唱詞組成,節奏平穩、悠長、抒情、委婉;“二板”是在“起腔”之後,“平腔”之前的唱腔,也由上下兩句組成,唱法與“起腔”略同,起連線作用;“平腔”是膠東大鼓的主要唱腔,以上下兩句反覆演唱,節奏平穩、流暢、富有口語化和較強的敘述性;“快板”,老人們也叫“流水”和“貫口板”,有板無眼,一板貫底,速度快,情緒緊張熱烈,用在全篇故事的高潮部分,全篇的結尾處也往往採用歡快、熱烈的快板;“落腔”一般用在各段落之間和全篇結束之處,乾脆、利落的一種叫做“煞頭”,婉轉、花哨的一種,叫做“花落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