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鄉(甘肅省嘉峪關市下轄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殊鄉位於嘉峪關市東南,距市區17公里,占地111平方公里,耕地17164畝。人均耕地2.3畝。鄉黨委、政府下轄一個黨總支、九個黨支部、6個行政村,41個村民小組,1912戶,7365人。有黨員415名,占全鄉總人口的5.6%,擁有各類專業技術幹部146人,專業技術力量雄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殊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甘肅省嘉峪關市
  • 面積:111平方公里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社會事業,

基本概況

文殊鄉位於嘉峪關市東南,距市區17公里,占地111平方公里,耕地17164畝。人均耕地2.3畝。鄉黨委、政府下轄一個黨總支、九個黨支部、6個行政村,41個村民小組,1912戶,7365人。有黨員415名,占全鄉總人口的5.6%,擁有各類專業技術幹部146人,專業技術力量雄厚。

經濟發展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的方針,推動農村各項事業連續邁上新台階,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較大成就。1998年全鄉完成農村社會總產值5665萬元,糧食產量6077噸,人均825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2765元,村集體積累45萬元。全鄉擁有各類農機具2432台,農機總動力18515.86千瓦。機耕、機播、機收分別達到94.6%、81.3%、38.7%。鄉黨委、政府根據各村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辦法,並狠抓落實。
1999年,全鄉累計發展日光溫室448畝,其中二代日光溫室36畝。發展制種2240畝,其中:雜交制種37畝,常規制種2203畝,初步形成了馮家溝村林果園基地,文殊、塔灣村制種基地,河口村日光溫室基地,石橋村大田蔬菜基地,團結村綜合加工業基地的布局,農業產業化格局已初具規模。

社會事業

1994年以來,鄉黨委、政府在全鄉大力開展了改變農村環境面貌的居民點建設,目前全鄉41個組的居民點全部規劃到位,為雙排加路型,累計修建住房1769戶,占總戶數的92.5%,居民點道路已全部硬化,鄉村、村組全部通油路,農民居住環境基本達到硬化、綠化、美化標準。全鄉一所中學、五所國小建成教學樓五棟,一所國小建成太陽能取暖磚混平房,教書育人的環境大為改觀,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得到體現。
此外,對全鄉30個鄉屬及駐鄉單位、六村村委會從綠化、硬化、美化標準出發,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經過幾年的努力,全部實現了綠化、硬化、美化一體化的花園式單位。1996年建成文殊鄉文化活動中心,並以此為中心,輻射到村組,形成了鄉有中心,村組有文化活動室的文娛活動網路。1998年又開通了閉路電視,全鄉共有929戶架設了閉路電視,占全鄉總戶數的48.6%,1999年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通閉路電視。全鄉現有鄉級文明單位12個,公署級文明單位38個,市級文明單位9個,省級文明單位1個。幾年來,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000餘期,受訓人數20000餘人次,培訓科技明白人2096人,平均每戶1.1個科技明白人,有208個農民獲農民技術員職稱,為發展高科技農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殊鄉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科技示範鄉。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鄉”和“創建河西千里雙擁模範走廊先進單位”,廣大農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99年鄉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再造河西”的有利契機,著手實施“寬裕型”小康工程,利用3——5年的時間把文殊鄉建成“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環境優美、生活舒適、文明健康”的城市化鄉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