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信仰是一種典型的菩薩信仰,歷史上一度得到政權的支持而十分流行,特別是唐代的文殊信仰曾盛極一時,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簡介,實踐依據,
簡介
以山西五台山為中心,傳播遍及西藏、蒙古、關外等地。此系基於六十華嚴菩薩住處品所稱,文殊菩薩住於東北方清涼山之說而來者。唐大曆四年(769),依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等之奏請,敕令天下食堂中,於賓頭盧尊者像外,另安置文殊師利形像以為上座;七年更敕令天下僧尼寺內各選一勝處,設定大聖文殊師利菩薩院,安置文殊塑像。此外,據古清涼傳卷上載,北魏文帝游五台山,於中台建造一寺,安置菩薩像。宋高僧傳卷四亦載,窺基曾於五台山造立文殊菩薩玉像。類此之記載,不勝枚舉。今敦煌千佛洞存有多種文殊維摩變、文殊普賢像,及千臂千缽文殊師利等之壁畫及絹本畫等。[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六、法苑珠林卷十四、山西通志卷二十九]
五台山作為文殊菩薩道場,居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佛教信仰與文化的重鎮。
五台山佛教最初傳入的時間,有三種不同的說法。最早說為東漢時期,由明代鎮澄法師撰《清涼山志》廣為傳播,認為,東漢明帝年間,印度僧人攝摩騰、竺法蘭傳佛教入中國,在洛陽建白馬寺,見五台山為文殊菩薩住處,山中有釋迦佛舍利,遂奏明帝,敕建大孚靈鷲寺,為顯通寺之前身。明人顧炎武以山名始見於齊,否定是說,以為初建佛寺當在後魏之時。而當代有學者依據東晉高僧道安、慧遠傳及佛教在山西傳播的歷史認為,五台山佛教傳入當在東漢之後,北魏之前。
不論採信何種說法,佛教在五台山的傳播都有1600餘年以上的歷史,出現過北齊、隋唐、明清三大興盛期。五台山佛教信仰以文殊信仰為核心,具有帝王崇奉、諸宗並存等特點,不僅是中國佛教的淵藪,也是世界佛教的中心,具有深廣的影響。
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的說法,起源於《華嚴經》等多部佛經,大意為,震旦東北方有清涼山,文殊師利菩薩率一萬菩薩長住其中應化。因而,五台山被認為是見於佛典記載的聖山,其地位自然神聖無比。同時,文殊菩薩在佛教中被稱為七佛之師,菩薩之母,代表智慧,司掌般若,神通辯才無礙,為釋迦佛的法王子,在佛教中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與確立,與歷代帝王的崇建關係至大。在《清涼山志》卷五"帝王崇建"中,可以看到從東漢明帝至清代康熙等數十位皇帝崇建朝禮的記載,其中包括唐太宗、武則天、宋太宗、元世祖、明成祖等等有重要影響的封建帝王。
文殊信仰的形成與《華嚴經》的傳譯有關。依據佛教,《華嚴經》為佛陀最初所說的經,義理圓融,浩淼精妙,有"經王"之譽。文殊菩薩為華嚴會的上首弟子,與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並稱華嚴三聖。從北魏開始,華嚴傳入五台山,一直到今天,五台山研習尊奉華嚴的傳統一直未變,始終是佛教華嚴宗(創立於7世紀,又稱賢首宗)的重鎮。這是文殊信仰的經典、宗派和修行實踐依據。
實踐依據
隋文帝赦令在5座台頂建寺供文殊菩薩像,是為五台頂供奉文殊之始。
文殊信仰的普及與唐代不空三藏及華嚴四祖清涼國師澄觀有關。不空三藏為錫蘭(今斯里蘭卡)人,遊學印度,後入唐傳法,為唐密宗師,被尊為"開元三大士"之一。大曆四年(769年),向唐代宗上奏摺,請將文殊菩薩供奉於天下寺廟齋堂的羅漢賓頭盧之上,認為大乘密教皆因文殊菩薩流演,"鎮在台山,福滋兆庶",並一再上疏,指出舉國崇奉,可使皇圖永固,國泰民安,福壽崇隆。代宗準奏並多次下詔,命於京城及天下佛寺,各建文殊院一處,並以觀音、普賢菩薩為文殊菩薩協侍。不空三藏的高足含光在五台山建立金閣寺。"生歷九朝,七帝門師"、享壽140歲的澄觀國師,則於大曆十一年(776年)至貞元十一年(795年)駐錫五台山大華嚴寺(今顯通寺),二十年中潛心攻讀《華嚴》,著有《疏鈔》、《綱要》等著作,後人輯有一百餘卷。澄觀國師的著述闡發使華嚴教義廣弘於天下,文殊菩薩的信仰有了更深的教理依據和更廣的信眾影響。
自元迄清,文殊信仰的傳播又與藏傳佛教在五台山的傳播、興盛有關。元代尊為帝師的藏傳佛教薩迦派四祖薩迦班智達、五祖八思巴均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自明代開始引入五台山的格魯派開宗祖師宗喀巴也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而明成祖迎請噶舉派教主噶瑪巴四世進京供奉後駐錫顯通寺,並賜封如來大寶法王的封號;而清代雍正的國師格魯派活佛三世章嘉若比多吉則駐錫於鎮海寺。
藏傳佛教在五台山的崇奉不僅使文殊菩薩信仰有更深廣豐富的內涵和更堅固的基礎,同時也塑造了五台山漢、藏兩種傳承,漢、藏、蒙、滿多個民族信眾和諧共處的格局,具有珍貴獨特的歷史和現實價值。
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文殊信仰,自唐宋開始,還傳到了日本、韓國、尼泊爾、泰國等地。唐貞觀年間,新羅高僧慈藏來五台山求法,歸國後將溟州白頭山之大根脈改名為五台山。後孝昭王又在五座台頂上建造了文殊院。唐宋時期,日本僧人至五台山求法不絕,唐代日僧圓仁歸國後以五台山大華嚴寺為楷模,在比睿山延曆寺建造文殊樓。宋太平興國年間,日僧成算改稱愛宕山為五台山,改稱棲霞寺內的釋迦堂為清涼寺。
到今天,五台山的文殊信仰更為興盛,早已傳遍了全球。
五台山文殊信仰超越了僧俗、宗派,超越了民族、國界,超越了地位、身份,體現了文殊信仰智慧深廣、圓融無礙、普利眾生、平等無二的內涵,也體現了五台山文殊信仰歷史悠久、基礎深厚、生命力蓬勃、輻射面廣闊等特點。
宗教信仰及宗教文化是人類一種獨特的精神資源和文化財富,五台山文殊信仰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有著密切聯繫,如何了解並開發利用這一資源和財富,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 (江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