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師範學院五台山文化研究所

忻州師範學院在2000年之前成立了五台山文化研究所。2000年之後,又將五台山文化作為本院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學科加以建設,在政策、編制、人員、經費諸方面給予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支持和傾斜的力度,使該學科的建設得以順利起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忻州師範學院五台山文化研究所
  • 科學定位:省級高層次研究機構
  • 中心宗旨:四個中心,三個方向
  • 研究方向: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專題研究
科學定位,中心宗旨,科研隊伍,研究方向,研究項目,代表成果,

科學定位

2003年11月20日,山西省委宣傳部和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研究中心又根據實施“文化強省”戰略的需要,依託我院成立了“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與我院原來的五台山文化研究所合署辦公,正式確定為“省級高層次研究機構”,屬全省八大研究中心之一。

中心宗旨

圍繞著“四個中心,三個方向”的特色學科建設目標,近年來,中心(所)在隊伍建設、資料信息、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文化交流和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專題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

科研隊伍

目前,一支以學院為主體的專兼職相結合、老中青三結合、各學科相結合的30餘人的研究隊伍和學科梯隊初步形成。除正式研究人員5人外,中心(所)還聘請了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敦煌研究學會、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以及香港、日本、韓國的海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和兼職研究員。

研究方向

中心(所)“十一五”規劃中,確立了三大巨觀研究方向: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專題研究。

研究項目

參加和承擔的“山西省建設文化強省課題競賽”項目《五台山佛教藝術概覽》等省級重點科研課題已經完成並提交;“文殊智慧的哲學內涵及其現代轉型與套用”作為“特色中的特色”加以階段性的研究和開發,已推出一系列初步的研究成果。
中心副主任吳攀升在省科技廳申報了《山西旅遊景區的保護開發研究——五台山佛教文化旅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研究》專題科研項目。

代表成果

中心(所)發表的論文涵蓋了《世界宗教文化》、《佛學研究》、《法音》、《宗教學研究》、《中國宗教學》 、《禪》等本領域的主要學術刊物。
其中肖黎民的《五台山文化的現代意義》在《光明日報·學術版》發表,並獲得山西省社科聯“百部(篇 )工程”一等獎;《文殊智慧中的和諧原理》獲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徵文“精進”獎,並被收入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文集《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徵文獲獎卷;《文殊智慧中的人文精神》、《文殊智慧的現代價值和永恆啟示》、《文殊智慧中的和諧原理》等論文連續被《新華文摘》選載和輯覽;其散文《茶靈》榮獲“佛學研究網”主辦的首屆中國禪茶網路徵文一等獎。
秦亞紅根據大乘佛教“悲智雙運”的原理,以《文殊本跡中的人文倫理內涵》作為選題,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論文答辯,並出版了專著《區域文化中的價值資源》。
冀培然將國外五台山文化研究文獻的翻譯和評介作為長期的主攻方向,現已編譯並發表《不空與文殊信仰》、《五台山與文殊信仰》等論文數篇。
常崢嶸、馮大北、景天星也分別發表了《試論五台山文化》、《研究視域中的五台山文化》、《為往聖繼絕學》等相關文章。常崢嶸的《<成唯識論>中的現在概念研究》等文章在《法音》和《宗教學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發表。
中心(所)還在《忻州師範學院學報》專設《五台山文化研究專欄》,幾年來共發表以“文殊智慧”研究為主的各類學術論文二十餘篇;在《五台山》文學月刊雜誌各開辦了每月一期的《黎民講文殊智慧》專欄和《金玉說佛》專欄,共發表以“文殊智慧”和“佛陀智慧”研究為主的各類學術論文20餘篇;中心(所)還出版了《忻州師院報·五台山文化研究專刊》;
中心(所)已出版“忻州師範學院五台山文化系列叢書”數種,其中肖黎民與秦亞紅的佛學專著《文殊智慧哲學精義》,已行銷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新加坡中文月刊評介該專著“有別於傳統關於文殊身世和信仰的著作,運用了先進文化理念和多種研究方法,對文殊智慧進行了系統性梳理、體系化重構、創造性闡釋和現代性轉換,是文殊智慧現代轉型研究方面的開山奠基之作”;兼職研究員趙培成等編著的100餘萬字的五台山第一部現代志書《五台山志》正式出版;兼職研究員謝音呼以“五台山革命史”為研究重點,近年來已出版專著數種。目前,中心(所)正在整合相應研究人員和研究力量編寫《五台山文化通論》和《五台山文化的現代言說》等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