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解放

文昌解放是1950年開展的事件。為了及時殲敵,渡海大軍全然不顧一周來轉戰勞累,在瓊縱的配合下,分兵三路追殲逃敵。東路追擊由四十三軍一二八師和瓊縱獨立團組成,沿瓊(山)文(昌)公路直插文昌海邊。24日進至文昌北部,在文北縣英勇隊和民眾支前隊伍的配合下,殲滅敵三十二軍二六六師七九六團兩個營,在羅豆又圍殲周成梓、陳玉居游擊隊40餘人,接著繼續攻克文城,24日文城解放,當晚,文南縣長陳大鸞帶領基幹隊進入文城。次日,文北縣長李光邦帶著英勇隊也進入文城,文南、文北兩縣又複合為文昌縣,重新成立中共文昌縣委和縣人民政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昌解放
  • 發生時間:1950年4月
解放經過,

解放經過

1950年8月,野戰軍先頭部隊四次偷渡成功。4月17日,我四十軍和四十三軍組成八個團的兵力,在瓊縱和先遣部隊的配合下,以排山倒海之勢,突破了薛岳苦心經營的“伯陵防線”,在預定港灣登入。而後,以雷霆萬鈞之勢痛擊落荒於瓊島的殘兵敗將,取得節節勝利。海南防衛總司令為穩定軍心,掩人耳目,於4月20日在海口市舉行一個“祝捷大會”,演出了一幕鬧劇。但是,他在大會上的獗詞尚未說完,卻收到蔣介石的急電令:“命令薛岳把全部兵力撤到台灣。”因此,“祝捷大會”的炮竹硝煙還未消散,薛岳於21日搶先逃離海南。至此,在瓊的蔣軍便全線崩潰。
此期間,文北、文南縣的英勇隊、基幹在密切配合野戰部隊打擊敵人,拔除敵據點的同時,還積極開展政治攻勢瓦解敵軍,策反國民黨海南特區警保一師四團團長林薈材起義。
1949年7、8月間,華南分局電告馮白駒:“現有民盟譚伯棠被派往海口市工作,希派員聯繫指導。”10月,馮白駒委派府海特區書記祝菊芬同譚伯棠進行商談,會談過程,譚伯棠告知:林薈材經林廷華等爭取已加入香港民盟,並經南方局同意,7月香港民盟派遣林薈材回海南進行策反活動。同時確定了單線的關係和聯繫代號,譚伯棠改名為王明瑞,祝菊芬改名為陳寶芳,林薈材改名為陳學詩。
1949年12月,吳道南調任國民黨海南特區警保第一師中將師長時,調林薈材任該師第四團團長。而後林薈材到文城成立團部和整編文昌縣保全營,團部駐在邁號墟。這時祝菊芬將情況報告給北區地委,要求北區地委就近派員商談。因此,文南縣派郭遠山(共產黨員,縣委警衛員)、陳玉川為聯絡員,駐四團部當傳令兵,負責文南縣、北區地委與林薈材的聯絡工作。經過文南縣委和北區地委多次誘導,於文城解放前夕,林薈材率領300多人在邁眾墟宣布起義。
渡海大軍八個團登入後,不顧疲勞,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粉碎了薛岳四個正規軍及暫編十三師和部分空軍的圍阻,於23日攻克府城、海口市,國民黨殘兵見大勢已去,紛紛向南逃竄。
為了及時殲敵,渡海大軍全然不顧一周來轉戰勞累,在瓊縱的配合下,分兵三路追殲逃敵。東路追擊由四十三軍一二八師和瓊縱獨立團組成,沿瓊(山)文(昌)公路直插文昌海邊。24日進至文昌北部,在文北縣英勇隊和民眾支前隊伍的配合下,殲滅敵三十二軍二六六師七九六團兩個營,在羅豆又圍殲周成梓、陳玉居游擊隊40餘人,接著繼續攻克文城,飛兵清瀾港,截住一部分正準備登船逃走的敵人。爾後獨立團留在文昌接管政權,肅清殘敵。
24日文城解放,當晚,文南縣長陳大鸞帶領基幹隊進入文城。次日,文北縣長李光邦帶著英勇隊也進入文城,文南、文北兩縣又複合為文昌縣,重新成立中共文昌縣委和縣人民政府,林令秋任縣委書記兼縣長,陳大鸞、李光邦任副縣長,楊應朝任副書記兼組織部長,宣傳部長李季冬,組織部副部長楊立英,縣團委書記梁定雄,副書記何如偉,縣婦籌會主任周玉梅、副主任李梅蘭,縣工會主席林詩雄。在縣委和縣政府的領導下,一方面組織恢復工農業生產,一方面發動民眾配合獨立團和縣基幹隊搞好接收和剿匪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