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橋,原名仁義橋,又叫東門橋,位於新興縣城東城門處,橫跨新興江支流——東門河,連線著縣城的水街和橋尾街,是新興縣與恩平、陽春、陽江、雷州等地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昌橋遺址
- 類型:古遺址
- 位置:新興縣城東城門處
- 建立:宋紹興辛巳(1161年)
文昌橋之歷史簡介,文昌橋之來源,文昌橋之建成,文昌橋之毀滅,
文昌橋之歷史簡介
文昌橋之來源
古時候,城門並沒有橋,人們出入城池只能涉水過河,十分不便。宋紹興辛巳(1161年)年,時任州守的王煥章在此處建了一座簡易木橋。淳熙十年(1183年),州守王兌重修木橋。嘉定十四年(1221年),改用石頭築砌橋樑,但由於基礎不穩固而使橋樑崩毀。
元朝元統三年(1335年)三月,達魯花赤薛里吉思來到新興縣任職,看到眾人苦於無橋渡河,立即下令在原址新建木橋,並取名為“仁義橋”。不久,木橋又被沖毀。
文昌橋之建成
明萬曆元年(1573年),知縣王民順派人在仁義橋原址上修築一座比以前的木橋更大、更堅固的木石結合的橋樑。為確保新建的橋樑能夠經久耐用,工匠們在河上一共建起了十個石橋墩,每兩個橋墩之間架起數根木樑,釘上木板,以增強橋的堅固性。同時在橋的兩端各建起一座亭,並在橋中間建起一座神閣,用以祭祀神靈。新建成的大橋,被更名為文昌橋,地方志這樣描述它:“計畫周悉,規模雄壯,穩然若跨長虹,過者如履坦途,無復昔日覆溺患”,“更名文昌,謂風氣完而文運昌也”。
此後,文昌橋曾多次重修。清嘉慶七年(1802年),知縣沈寶善改用長石條架在橋墩之間作橋面,每兩座橋墩用十條石條,全橋共用九十九條長條石鋪築,這讓本已氣勢如虹的文昌橋更顯輝煌壯觀。每當皓月當空之時,人們登橋欣賞“昌橋夜月”的美景,別有一番風情。
文昌橋之毀滅
共和國建立之初,為了使文昌橋能夠通行汽車,當地政府在石橋橋面上鋪設巨杉後,再鋪上沙石三合土,並在橋的兩邊設定人行道。1975年,文昌橋被確認為危橋,不再通行汽車,當地政府在河下游200米處新建了一座混凝土橋——“東門大橋”。東門大橋通車後,文昌橋被徹底地拆毀,原來的“鯉魚嘴”橋墩不復存在,昔日的“昌橋夜月”也已成為人們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