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才院

文才院位於四川三台古井鎮凱沿村的凱江邊,已有千年歷史。佛窟外寬近15米,高⒋2米。佛龕台上,整齊地排列著七尊“褒衣博帶”的摩崖坐佛,除主尊外,還有諸天菩薩、護法天尊等侍立在旁。“七佛”典出《佛說七佛經》。據三台文管所左啟介紹,文才院的修建和七佛的雕刻應在唐代,已有1170年以上的歷史。根據文才院地處江邊的地理位置和史籍記載,左啟判斷,文才院初建時的目的是鎮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才院
  • 地址四川三台古井鎮凱沿村
  • 宗教:佛教
  • 建造時期:唐
  • 建築:七佛造像
簡介,歷史,現狀,

簡介

文才院位於四川三台古井鎮凱沿村的凱江邊,已有千年歷史。
佛窟外寬近15米,高⒋2米。佛龕台上,整齊地排列著七尊“褒衣博帶”的摩崖坐佛,除主尊外,還有諸天菩薩、護法天尊等侍立在旁。“七佛”典出《佛說七佛經》。據三台文管所左啟介紹,文才院的修建和七佛的雕刻應在唐代,已有1170年以上的歷史。根據文才院地處江邊的地理位置和史籍記載,左啟判斷,文才院初建時的目的是鎮水。

歷史

據介紹,文才院過去修過一伙食團、辦過國小,還差點被拆掉,七佛的修復和保護經歷了不少曲折。解放初期,文才院裡有和尚,有古戲台,文革時期,戲台被拆掉,七佛遭殘損。上世紀60年代,一戶王姓人家因家園失火搬進文才院居住並守廟。後來,王家就緊挨七佛搭起三間房,由於時有香客來此,其子便開了個香蠟錢紙鋪。
1999年,文才院摩崖造像成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以來,隨著旅遊開發,古井鎮政府決定對文才院進行重修。然而,王家的香蠟錢紙鋪既妨礙了重修,又與七佛石窟的歷史風貌格格不入。為此,古井鎮政府為王家重新劃了宅基地,進行了補助,並在各種費用上對其進行減免。最後,在古井鎮政府和當地老百姓的動員下,王家搬走。當地民眾相約集資,與鎮政府一道修復了被殘毀的石刻塑像,重修了文才院。

現狀

如今,七佛坐像基本恢復了當時的歷史風貌。究其學術價值,左啟說,在我國,供五佛的較多,但除了遼寧省義縣奉國寺外,供七佛的寺院道場極少。但是,奉國寺大殿的七佛竣工於遼聖宗耶律隆緒太平五年(1025年),至少晚文才院七佛石刻140年以上。因此,若從建造年代看,三台文才院的“七佛”當推全國之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