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復鄉

文復鄉原屬彭水縣第三區,1949年11月解放,1953年5月成立中共文復鄉支部委員會,隸屬中共彭水縣第三區委,同年10月劃屬中共武隆縣第七區委員會,1957年8月成立中共文復鄉總支部委員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復鄉
  • 別名:文復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西南
  • 下轄地區:興隆、楠木、高隆、西山、漆樹、銅鑼
  • 政府駐地:蘿蔔埡
  • 電話區號:023(+86)
  • 郵政區碼:408500
  • 地理位置:重慶市東南部
  • 面積:109.9平方公里
  • 方言:西南官話-成渝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概況,歷史沿革,文復鄉區位介紹及經濟發展,領導班子,特色產業,地圖信息,

概況

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建立文復鄉人民公社,改中共文復鄉總支委員會為中共文復鄉人民公社總支委員會。1959年4月成立中共文復人民委員會,機關駐地蘿蔔埡。1967年1月,中共文復公社委員會癱瘓。1971年10月經中共武隆縣革命委員會核心小組批准,重新成立中共文復人民公社委員會,機關駐地蘿蔔埡。1984年1月改文復公社為文復鄉,同時改中共文復人民公社委員會為中共文復鄉委員會,機關駐地蘿蔔埡。1998年11月縣實施第一次鄉鎮建制調整將文復鄉劃為文復、天星兩個鄉。2003年10月縣實施第二次建制調整,將天星鄉又整體合併為文復鄉,機關駐地蘿蔔埡。

文復鄉區位介紹及經濟發展

文復鄉位於武隆縣東部,素有“東大門”之稱。南與彭水縣潤溪鄉接壤,北與彭水縣高谷相接,東與彭水縣靛水鄉毗鄰,西與江口鎮相接。距縣城35公里,全鄉幅員面積109.9平方公里,轄興隆、楠木、高隆、西山、漆樹、銅鑼等六個行政村42個農業社,2430戶9375人,海拔600至1300米不等,屬中山河谷地形,林木資源豐富,全鄉現有耕地面積14221畝,其中田1548畝,土12673畝;設8個黨支部,其中農村6個,機關1個,學校1個,現有中共黨員294名。
全鄉交通、通訊便利,實現100%的村95%社通公路;全鄉通訊網路健全,村村社社通程控電話,移動、聯通公司分別建有行動電話機站各一個,通訊方便快捷。2007年度,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079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995.8萬元,人均純收入3037元。全鄉經濟發展突出五大產業:即烤菸、山羊、生豬、蔬菜、經果林
1、烤菸:全鄉種植烤菸6770畝,產量169.25萬斤,實現產值850萬元。
2、山羊:存欄10000隻,出欄山羊8500隻,新引進種母羊1000隻。
3、生豬:存欄18000頭,出欄生豬20000頭,新推廣種豬150頭,實現企社聯動規模養殖20戶。
4、蔬菜生產:訂單蔬菜5000畝,示範片1000畝,實現產值800萬元。
5、經果林:鞏固發展經果林2500畝,其中,日本甜柿2000畝,高換嫁接梨樹200畝,板栗300畝。
2008 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318.9 萬元,比上年增 239.9 萬元,增長 4.7%;其中農業總產值 5238.9 萬元,比上年增 243.1 萬元,增長 4.9%;農業增加值2482.7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3575 元,比上年增 538元,增長 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到 1450 萬元;農民存款餘額 2620 萬元,比上年增 679 萬元,增長 35%,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結構調整成效明顯。我們始終堅持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作為中心任務,明確思路,落實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烤菸生產實現恢復性發展。2008 年,全鄉計畫面積6770 畝,產量 169.25 萬斤,實際種植 6869 畝,收購 171.5 萬斤,占任務的 101.3%,畝產接近 250 斤,實現產值 981.5 萬元,比去年增收 557.1 萬元,創歷史新高。二是山羊生產穩步推進。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構建山羊基地鄉目標,引進重慶海威畜禽發展有限公司,建立起公司+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公司共引進投放種母羊 500 余只,新建標準化圈舍 20 余間。三是甜柿管理得到加強。2008 年,我們緊緊依靠“一圈兩翼”科技互動示範園建設,重點解決甜柿品種不純的問題,通過組建專業合作社,對品種不純的甜柿全面實施了高換嫁接,嫁接苗子 2 萬餘株,面積 600 余畝,計畫新發展甜柿 1000 畝。四是生豬產業進一步鞏固。一年來,新推廣種母豬 206 頭,占任務的 137.3%,計畫出欄生豬 2 萬頭,實際出欄 1.8 萬餘頭,占任務的 90% 以上。高致病性生豬藍耳病及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積極組建生豬專業合作社 1 個,走企社聯動的生產發展模式,推動生豬產業發展。五是蔬菜生產有了起步。全鄉共發展高山蔬菜 13032 畝,產量 18273 噸,產值 1462 萬元。其中,訂單蔬菜 5312 畝、產量10625 噸、產值 850 萬元,分別占任務的 106.2%、106.3%、106.3%,發展常規大棚蔬菜 20 個。六是招商引資有了實質性進展。通過大力招商,引進外地客商對我鄉方解石進行開採,前期工作進展順利,為全國第一家方解石造紙項目落戶武隆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村基礎設施繼續改善。一是突出了煙水配套工程建設。全鄉共鋪設管道 12 萬餘米,涉及煙水配套池 195 口,5 萬多立方米,可解決全鄉 40% 的人畜飲水問題和 4000 余畝煙田灌溉問題。二是突出抓了村社公路建設,全鄉新修公路 2 條,7 公里,改擴建公路 3 條,15 公里。三是繼續解決農村人畜飲水難問題,啟動實施了銅鑼、楠木兩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
——扶貧工作穩步推進。據統計,全鄉有絕對貧困戶 199 戶、611 人,相對貧困戶 423 戶、1458 人,通過一年的努力,已解決農村絕對貧困人口 149 人的溫飽問題,解決農村相對貧困人口 700 人的增收問題,分別占任務的 114.6%、102.9%,培訓貧困人口實用技術 153人次,占任務的 102%,轉移培訓貧困勞動力 22 人,占任務的 110%。同時,開展了結對幫扶工作,籌集幫扶資金物資 9 萬餘元。對 611人絕對貧困人口進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貧困戶逐年減少。

領導班子

楊曉峰男鄉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人大、武裝工作。
汪勝明男鄉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民政工作。
王天文男鄉黨委委員、政府副鄉長分管農業、烤菸、城建、國土、環保、畜牧業、新農村建設工作。
楊孝敬男鄉黨委委員、政府副鄉長兼武裝部長負責武裝工作,分管林業、旅遊、蔬菜、中藥村、勞動力轉移、科普工作。

特色產業

全鄉依託退耕還林,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打造日本甜柿2000畝。甜柿自然脫澀,營養豐富(每100克鮮果肉內含可溶性糖11.68克,蛋白質0.57~0.67克,脂肪0.28~0.3克。此外,還含有豐富的尼克酸、維生素B1、B2、E、C和B-胡蘿蔔素、鐵、鋅、硒等營養物質,甜柿的這些物質不但高於澀柿,而且也大大超過蘋果、梨、葡萄等水果。因此,常食甜柿對腸胃病、心血管病、肝炎、高血壓、喉痛等疾病均有一定療效,保健功能十分明顯。),鬆脆可口,耐貯運,貨架期長,食用方便,果實、柿蒂、柿霜、柿澀有很高的食療價值,柿葉製成的柿葉茶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延緩衰老有重要意義。

地圖信息

地址:重慶市武隆區文復鄉政府(788縣道南10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