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川道

文川道

古代由長安南下漢中的驛道之一,經郿(眉)縣、西江口、城固漢中,只800里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興元節度使鄭涯、鳳翔節度使李玭,在權衡利弊得失之後,奏請修築文川道。文川道南段沿漢江支流文川河而行,故名文川道。西江口以北,又沿褒斜道北段出秦嶺,經郿縣、盩厔、鄠縣達於長安,故稱文川道為褒斜道的支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川道
  • 所屬長安南下漢中的驛道之一
  • 長度:800里 
  • 地點長安
  • 修建唐宣宗大中三年(849)
路線始通,驛路修建,驛館路線分布,清代路線,

路線始通

秦嶺多條谷道中,由長安去漢中,取故道經散關、鳳州、興州、西縣、褒城等地至漢中,驛程長達1230里。取散關、鳳州、褒城一線,驛程980里。若取文川道,經郿(眉)縣、西江口、城固至漢中,只有800里。漢魏褒斜道雖捷近,但褒谷南段絕壁凌空,主要依靠棧閣通達。木結構棧閣,易腐朽,易水毀,交通往來時斷時通。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興元節度使鄭涯、鳳翔節度使李玭,在權衡利弊得失之後,奏請修築文川道。
文川道始通於何時,據李之勤教授考證,至少應溯源到秦末漢初[156]。《水經注·沔水》記,秦末漢初,漢王劉邦北定三秦,蕭何留守關中,為利用漢中物力、人力支援楚漢戰爭,即欲修城固北出之路以通關中,“故名為通關勢”,後世又稱為通關山。通關勢的位置,《漢中府志》記在城固縣北30里。蜀漢建興十二年(234)春,諸葛亮最後一次伐魏,是由樂城(今城固西18里處)北上,沿小河口道至西江口,轉入斜谷道,進駐五丈原。又據《舊唐書·李抱玉傳》記,兼鳳翔節度使李抱玉,在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冬,為平南山(秦嶺)“群盜”,“分兵守諸谷,使牙將李崇客精騎四百自桃川、虢川襲之。賊帥高玉脫身去城固。山南西道張獻誠擒以獻,悉索支黨斬之”。文中的桃川、虢川、城固,都在唐代文川道上。這說明文川道在唐大中三年(849)開闢為官驛大道之前,已成為一條南通北往的交通線了。

驛路修建

唐文川道是在漢魏褒斜道的基礎上所修建。唐代中前期,多次修復褒斜道,用於軍隊調遣和物資轉輸。但屢修屢毀,給南北交通造成不便。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山南西道節度使鄭涯、鳳翔節度使李玭,認為利用褒斜道北段,由西江口向東南,另闢文川驛路,不但較故道(驛路)近400餘里,較鳳州、褒城一線亦近約200里,且能避開褒谷南段的險阻。唐宣宗據以“下詔褒美”[157],“敕旨:蜀漢道古今敲危。自羊腸九屈之盤,入鳥道三巴之外。雖限戎隔夷,誠為要害,而勞人御馬,常困險難。鄭渥(涯)首創厥功,李玭繼成巨績。較兩路之遠近,減十驛之途程。……此則通千里之險峻,便三川之往來。實為良能,克當寄任。宜依所奏,仍付史館”[158]。

驛館路線分布

唐末著名文士孫樵,曾經行文川道,並作了實地考察,寫有《興元新路記》,對文川驛路作了極為翔實的記述。
文川道起自郿縣,止於城固縣文川河與漢江交匯處附近。但孫樵文川道之行,是由長安西行,經鹹陽、興平、武功,“入扶風東皋門”,折南渡渭水,經鳳泉驛至郿縣。
自郿縣南行25里,至臨溪驛,“驛扼谷口”,夾道有居民。今眉縣西南16公里處,斜峪河(即石頭河)出山口東側,有居民點名斜峪關,當為臨溪驛所在地。
由臨溪驛南行,沿斜峪河東側,“盤折而上”,登黃蜂嶺、嶺,約三四十里至松嶺驛。在今太白縣鸚哥咀鄉或其以南的上寺院附近。
自松嶺驛西行3里,“逾二橋,登八里坂”。八里坂現名老爺嶺,嶺上有關羽廟。清代稱八里漫灘。斜峪水自西流來,受八里坂之阻,突折東南,又轉東、轉北,成一個“U”字型急灣,河流迅急,形成峽谷,古人為減少鑿棧工程,才越嶺而行。所說“逾二橋”,當為斜峪河及其東側支流三才峽上的橋樑[159]。“下(八里)坂行十里,平行如九衢,又高低行五里,至連雲驛。”驛站處於東西長約三四十里,南北寬約二三里的桃川山間盆地。
自連雲驛西行20里,“上五里嶺,路極盤折。凡行六七里及嶺上,泥深滅踝(自註:行者多苦於此,可為棧路以易之)”。又西行約20里,“則山谷四拓,原隰平曠,水淺草細,可耕稼,有居民,似樊川景象。又五里,至平川驛”。五里嶺現名五里坡,是斜水與褒水的分水嶺。五里坡地形很特殊,東側為六七里的斜坡,坡下斜峪水中游自南而北折東流去。坡上為平地,褒水一支流自北而南折西流去。五里坡上的平地,因褒水最東的一條支流流經其間,形成沼澤地帶。新中國成立後修公路時,為了使這段道路路基穩固,曾深挖淤泥,填以大石,再修築路面。五里坡以西東西長約三四十里、南北寬約五六里的盆地稱為虢川,唐代汾陽王郭子儀的養馬場就在這裡。盆地中有兩大居民點,一為壙口街,一為咀頭鎮,平川驛當在其間。
自平川驛西去,“並澗高下行十里,復度嶺。上下嶺凡五里,復平。不能一里,復高低,有閣路。行七八里,扼路為關。關北為臨洮,關南為河池”。虢川西端,逐漸變窄,紅崖河(褒水)北側為陡坡,驛路經此,鑿崖開路,故“有閣路”,即棧道。紅崖河與其支流七里川交匯處為兩河口,距兩河口四五里處的關山街,當為唐代河池關所在地。
七里川為比較平坦的高山河谷,漢魏褒斜道——唐文川道至兩河口,有一支路沿七里川東北越秦嶺達於鳳翔府,明清時為商賈馱運之路。
入河池關南行10里,“皆閣路。並澗閣絕。有人橋,蜿蜿如虹。絕澗西南去。橋盡,路如九衢。夾道植樹,步步一株,凡行六七里,至白雲驛”。今太白縣西南30里紅岩河側畔的下白雲,即唐之白雲驛所在地。
“自白雲驛南,並澗皆閣道。行十里,岩上有石,橫為一行,曰‘郭淮造’,不知何等人也。又一十三里至芝田驛,皆閣道,卒上下,多碎石。”自白雲驛南行,彎多坡陡,只能鑿棧成道。其南10公里處,今有古蹟街,又稱苦竹街,唐芝田驛當在這裡。
自芝田驛南行,經過一段棧道至仙嶺(《新路記》原文為“岑”)。據《褒谷古蹟輯略》所收《孫樵興元新路記》刻石記,仙嶺即仙嶺驛。
由仙嶺驛南行13里,“路左有崖,壁然而高出,其下殷其有聲,如風怒薄水,里人謂之鳴崖。豈石常鳴耶?抑俟人而鳴耶?”“鳴崖”,在今留壩縣拓梨園鄉。但當地並無“鳴崖”之說,這可能與附近林木植被遭破壞水量變小發不出鳴聲有關。
由鳴崖南行15里,至二十四孔閣(孫樵自註:古閣名也)。“閣上岩甚奇,有石刻。……凡七十字。其側則曰:太康元年正月二十九日。案其刻乃晉武平吳時,蓋晉由此路耳。”二十四孔閣和紀念西晉太康元年(280)建棧道的石刻,在“文化大革命”中修簡易公路開山炸石時被毀掉掩埋,僅留下一個棧孔,現在只存拓片。二十四孔閣,有柱孔各24個,當地民眾稱之為“四十八窟窿”,位於留壩縣北鍋廠與方家灣之間的柏樹溝口,紅岩河向西轉彎的石崖上。這裡石壁矗立,下臨深潭,崖壁上有一條曲折石紋,形如龍蛇。對岸高山,遠望似虎,當地有石龍對石虎之諺。二十四孔棧閣就建在崖壁下接近常水位處。
由二十四孔閣南行15里至青松驛。孫樵所記仙嶺驛至青松驛間的地理情況為:“驛自仙嶺而南,路旁人煙相望,澗旁地益平曠,往往墾田至一二百畝,桑柘愈多。至青松(驛)即平田五六百畝,谷中號為夷地,居民尤多。“這與褒水(紅崖河)上游三大支流匯合處附近的留壩縣江口鎮一帶地形、位置完全符合,唐文川道上的青松驛,應設在這裡。
青松驛又南折東行,離開了漢魏褒斜道,另闢新徑。根據孫樵所記和實地考察,文川道大致沿今江口鎮向西南的褒河幹流方向行進,由磨喬灣(磨喬灣向東有谷道,且有棧孔遺蹟)離開褒斜道東南行,“上小雪嶺,嶺極峻折……嶺西尤峻,十里百折”。經上南河、上月兒灣、松樹壩等地,“至山輝驛。居民甚少,行旅無庇”。今留壩縣上南河有一名“驛鋪”之地,當為山輝驛所在地。
“自山輝西高低行二十里,下長松嶺。極峻。羊腸而上,十里及嶺上,復羊腸而下,十五里及嶺下。又高下行十五里,至回雪驛。”“長松嶺”當在今松樹壩東。松樹壩西側,也有一條名文川河的小溪注入南河,兩水交匯處名河口(今南河鄉政府所在地)。鄭涯原計畫路線沿南河至河口,折東南溯北文川河谷而上,經桅桿石樑,達於今城固縣小河鄉。但都將賈昭為了爭功,改由今松樹壩東南行,致使道路盤折陡峻,且易被水沖毀,修成後不到一年即阻塞難通。桅桿石樑雖為山樑,但地勢平坦,適合置驛,回雪驛當設於此。
《興元新路記》對山輝驛至回雪驛間一段驛路的情況記述為:“自回雪驛南行三里上平樂坂,極盤折。上下凡十五里,至福溪(自註:自福溪有路並自山下由大雪嶺平行五里,上長松嶺北,與山輝大路合,蓋古所通,乃坦途也;裨將將開此路,都將賈昭爭功,且欲折之,遂開七松嶺路)。”
由福溪“又高下行十里,至黃崖。崖南極折。上下黃崖六七里,至盤雲驛”。福溪當位於今桃園河上源。沿桃園河河谷而下,至桃園河與渭水河交匯處的城固縣小河鄉,盤雲驛當置於此或其北側。
由盤雲驛沿渭水河谷西南行約30里,至雙溪驛。雙溪驛所在地今仍名雙溪,是文川道上遺留下來的古地名之一。
“自雙溪南平行四里,至天蒼嶺。羊腸而上,凡十五里,極峻折,往往閣路至嶺上。南望興元,煙靄中也。下嶺尤峻折,凡三十里至文川驛。”以當前地理狀況看來,乃為由雙溪南行,渡水河,沿水河西岸至峽河與水河交匯處,折西南行轉入峽河谷道,復經水磑、楊家溝、光山坪等地,越光山與馬鞍山(又稱馬盤山)銜接處之山樑,轉入文川河谷道。順文川河而下,至文川驛(今城固縣文川鎮)進入漢中平原。文川驛一帶地勢平曠,物產豐饒,人口密集,是文川道上一個大驛站,因而以“文川”名道。
“自文川南行三十五里,至靈泉驛。自靈泉平行十五里至長柳店,夾道居民。又行十五里至興元(府)。西平行三十里至褒城縣,與斜谷舊路合矣。”靈泉驛在文川河與漢江交匯處附近(約今城固縣梁家庵鄉與沙河鄉之間),位於子午道、儻駱道由洋州通興元府的路上,非文川道所專用。

清代路線

文川道作為驛路,只是曇花一現,使用不到一年,部分路段被山水摧毀,“使命停擁,館驛蕭條”[160],朝臣認為“縱遣重修,必倍費力”[161]。遂令繼任的封敖重修斜谷路(即散關、鳳州、褒城一線)。文川道雖失去驛路地位,但它捷近的優點,卻使這條道路長期為行人商販所利用。特別是明、清時期,由城固經小河口、江口入長安的道路,仍是陝南和關中間一條重要通道。清代中葉漢中知府嚴如煜在所著《三省邊防備覽》的《道路考》中記其路線和里程為:“由城固縣東北行三十里(平原)至許家廟。又二十里(半險)雞冠梁。又三十里(險)石堰坪。又三十里(半險)雙溪。又三十里(半險)小河口。又六十里(險)桅桿石樑。又六十里(險)西江口(屬留壩廳)。又三十里(險)拓梨園。又三十里(平)王家楞。又三十里(半險)苦竹街。又二十里(平)寇家關。又三十里(險)進口關(屬鳳縣)。又三十里(平)上白雲。又四十里(半險)方柴關(屬寶雞)。又十五里(平)虢川(寶雞巡檢駐所)。又十五里(半險)杜家莊(屬岐山縣)。又二十里(平)桃川。又二十里(半險)鸚哥嘴。又四十里(險)斜谷關。由關東北趨槐牙(眉縣東三十里)、亞柏(周至縣西二十五里)經盩厔、鄠縣平行至西安省城。……共程八百八十里。”清代這一路線,除苦竹街、寇家關、進口關、上白雲一段路程有異外,其他路段大體即唐文川道所經。從交通意義上說,漢唐以來文川道始終存在。明清時稱其為“小河口道”。
唐文川道雖有捷近的優點,但亦有不足之處。如由斜谷關人山口處,若鑿修棧道,便可省去登黃蜂嶺、柒渠嶺之勞。在八里坂南側,若沿斜峪河鑿修棧道,亦可不翻越八里坂。在山輝驛(今留壩縣上南河)以南,若沿南河及文川小河(北文川河)谷地而行,則可不翻越長松嶺,避免洪水毀路之害。這樣,文川驛道或許能較長期存在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