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岔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位於花山鎮東南部,東鄰蘆山村委會,南鄰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九甲鎮,西鄰坡頭村委會,北鄰淇海村委會。村委會距離鄉政府所在地19公里,縣城79公里。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人口2455人,耕地面積4786畝。
2021年3月,文岔村入選2020年度雲南省衛生村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岔村
- 外文名:Wencha Village
- 行政區劃代碼:530823105205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花山鎮
- 地理位置:花山鎮東南部
- 下轄地區:12個村民小組
- 電話區號:0879
- 郵政編碼:676208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2455 人
- 車牌代碼:雲J
- 耕地面積:4786畝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存在問題,村莊發展,獲得稱號,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86畝,人均耕地1.9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84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畝,主要種植核桃、茶葉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05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文岔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話四通。全村有350戶通自來水,有268戶飲用井水;有268戶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43.36%。有622戶通電,占農戶總數的99%;擁有電視機農戶521戶,占農戶總數的83%。有521戶農戶安裝固定電話和擁有行動電話,占總戶數的83%;其中有324戶農戶擁有行動電話,占總戶數的62%。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19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9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39輛,永白墓機車27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650畝,有效灌溉率14%。
到2008年底戀膠凝永,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7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5戶,建有小水窖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72戶。
全村1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已通電、已通路、已通電話、已通路燈,但還存在飲水困難。 該村農戶有磚(鋼)混結構住房5戶,其餘均為土木結構。
農村經濟
2008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77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1萬元,占總鴉凶肯收入的35%;畜牧業收入224.5萬元,占總收入的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76頭,肉牛83頭,肉羊80頭);林業收入160萬元,占總收入的21%;第二、三產業收入60萬元,占總收入的8%;工資性收入52萬元,占總收入的7%。農民人均純收入2332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林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10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120人,到省外務工90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全村共有農戶626戶,鄉村人口2455人,其中男性承連試戀1280人,女性1175人;其中農業人口2455人,勞動力1660人。該村是多民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382人,彝族733人,哈尼族280人,其他民族6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32人,參合率75%。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衛生院,衛生室面積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906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距試危只離鄉中學19公里。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7人,其中小學生115人,中學生92人。
村務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1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918畝。年末有固定資產3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公開村務,並成立民主理財達辨小組,主要是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5個,黨員62人(2014年增加到92人),其中男黨員51人,女黨員11人。團員90人。
存在問題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人畜飲水困難,主要飲用箐、溝水,水質未達標,晴天無水,雨天水渾的現象較為突出;
2,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脆弱,排灌能力低,溝渠損毀較為嚴重,晴天溝乾、雨天溝坍的現象較為突出;
3,公路等級差,通行能力低,鄉村公路、村組公路、村內道路均為土路,晴通雨堵的現象較為突出;
4,文化教嚷匙禁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差,上學不便,看病難的問題較為突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按綠色經濟強鄉、畜牧業富鄉、竹產業興鄉的發展思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種植業以發展蠶桑、茶葉、核桃、烤菸為主,畜牧業以發展豬、牛、黑山羊、烏骨雞為主。加快林產業和竹產業發展,積極爭取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村莊發展
文岔村地處蘆山村、淇海村交匯處,地理條件優越,商貿繁榮,2017年,鎮黨委政府藉助脫貧攻堅機遇,將美麗鄉村開發與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項目有機結合,統一規劃,分期開發建設。立足茶葉、林果、畜牧等特色農副產品交易的基礎上,融合商品交易、休閒娛樂、特色經濟作物交易等多功能為一體,努力打造成為建築風格獨特統一、功能齊全的精品村街。
獲得稱號
2021年3月,文岔村被省衛健委命名為2020年度雲南省衛生村。
村務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1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918畝。年末有固定資產3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公開村務,並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是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5個,黨員62人(2014年增加到92人),其中男黨員51人,女黨員11人。團員90人。
存在問題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人畜飲水困難,主要飲用箐、溝水,水質未達標,晴天無水,雨天水渾的現象較為突出;
2,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脆弱,排灌能力低,溝渠損毀較為嚴重,晴天溝乾、雨天溝坍的現象較為突出;
3,公路等級差,通行能力低,鄉村公路、村組公路、村內道路均為土路,晴通雨堵的現象較為突出;
4,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差,上學不便,看病難的問題較為突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按綠色經濟強鄉、畜牧業富鄉、竹產業興鄉的發展思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種植業以發展蠶桑、茶葉、核桃、烤菸為主,畜牧業以發展豬、牛、黑山羊、烏骨雞為主。加快林產業和竹產業發展,積極爭取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村莊發展
文岔村地處蘆山村、淇海村交匯處,地理條件優越,商貿繁榮,2017年,鎮黨委政府藉助脫貧攻堅機遇,將美麗鄉村開發與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項目有機結合,統一規劃,分期開發建設。立足茶葉、林果、畜牧等特色農副產品交易的基礎上,融合商品交易、休閒娛樂、特色經濟作物交易等多功能為一體,努力打造成為建築風格獨特統一、功能齊全的精品村街。
獲得稱號
2021年3月,文岔村被省衛健委命名為2020年度雲南省衛生村。
地圖信息
地址: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尖山橋--文岔村
![地圖信息](/img/0/e02/86939a42d2fe26f06f706e6aa82c.jpg)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