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成立時間,學校地址,學校簡介,辦學特色,系部與專業,教學設備,師資隊伍,學生規模,學術氛圍,學術交流,發展前景,學校領導,黨委歷任主要領導,學校現任領導,學校現狀和未來發展,背景知識,“九五”,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任務和目標,中期發展目標,遠景規劃目標,主要保障措施,
學校名稱
英文名稱:
Wenshan Teachers' College 成立時間
創辦時間:1958年
建校時間:1984年
升格時間:2009年(於2009年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文山學院”)
學校地址
郵編:663000
學校簡介
辦學特色
文山師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師範性與學術性、教學與科研齊頭並進的辦學理念,堅持“以鄧 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求真務實,深化改革,加 快發展,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動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培養高等級套用型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的辦學指導思想,學校改革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系部與專業
教學設備
建有計算機中心、電教中心、省級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建有衛星接收系統和雙向閉路電視系統,擁有4個語音室、 一套微格教室和10個多媒體教室,可以接收電大遠程教學信息,開展遠程教學活動。建有
力學、
熱學、
電學、
光學、
原子物理、
電工、
電子技術、
家電、
有機化學、
無機化學、
植物學、動物學、人體生理、組織培養、微生物、語音等56個合格實驗室和電子閱覽 室。圖書館現有藏書30萬餘冊,報刊雜誌600多種。投資150萬元的校園網已投入使用,一個現代化、多功能、開放型的信息資源中 心已初具規模。
師資隊伍
學生規模
各類日制生 規模4600(三年制學生規模3320), 各類成人在籍學生近4000人。學校於1999年開始試行學分制,學生可自主選課、選師、選時,這對發展學生個性,構建合理知識結 構大有裨益。
學術氛圍
經過22年的艱苦創業,學校已初步營建起活躍的學術氛圍。學校主要依靠生物資源開發研究中心和民族研究所兩個科研機構來 推進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與開發,推動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學校辦有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文山師範
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和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文山師專報》。
學術交流
發展前景
當前,學校正加快改革和發展的步伐,
地方政府已為學校預留1200餘畝發展用地,
新校區規劃設計已經完成,各項工作正按 《文山師專“十五”計畫和2015年發展規劃》穩步推進。
學校領導
黨委歷任主要領導
1、第一任黨委主要領導(1985年8月由中共
文山州委任命)
書 記:郎朝慶(1986年4月—1988年12月)
副書記:段明揚(1985年8月—1988年12月,其中1986年12月任校長)
2、第二任黨委主要領導(1989年1月由文山師專第一次黨員大會選舉產生)
書 記:郎朝慶(1989年1月—12月)
劉漢敏(1989年12月—1992年5月,中共文山州委任命)
副書記:段明揚(1989年1月—1992年5月,時任校長)
武朝軍(1991年11月—1992年5月,中共文山州委任命)
3、第三任黨委主要領導(1992年6月由文山師專第二次黨員大會選舉產生)
書 記:劉漢敏(1992年6月—1996年10月)
副書記:段明揚(1992年6月—1996年10月,時任校長)
武朝軍(1992年6月—1996年10月,兼任紀委書記)
4、第四任黨委主要領導(1996年11月由文山師專第三次黨員大會選舉產生)
書 記:劉漢敏(1996年11月—2001年2月)
左立競(2001年8月—2004年1月,中共雲南省委任命)
副書記:段明揚(1996年11月—1998年5月,時任校長)
郝南明(2001年8月—2004年1月,中共雲南省委任命為校長,省委高校工委任命為黨委副書記)
馮林虎(2001年2月—2004年1月,由中共雲南省委高校工委任命)
5、現任黨委主要領導(2004年1月12日由文山師專全體黨員大會選舉產生)
書 記:左立競(2004年1月—今)
副書記:郝南明(2004年1月—今,校長)
馮林虎(2004年1月—今)
學校現任領導
左立競(校黨委書記)
郝南明(校黨委副書記、校長)
馮林虎(校黨委副書記)
楊 磊(副校長)
鄭世周(校紀委書記)
學校現狀和未來發展
背景知識
(摘自《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十五”計畫和2015年發展規劃》)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的建議》、《中共雲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的建議》、《雲南省教育事業第十個五年計畫》以及中共文山州第六次代表大會和文山州第十一屆
人民代表大會的精神,制定《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十五”計畫和2015年發展規劃》。
“九五”
(一)“九五”期間學校改革發展的主要成績
五年來,在省州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學校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各項工作都得到了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
●教學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學校始終把教學改革作為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認真抓好,全面推行學分制,完成了教學管理模根式的本轉變,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礎。
●科研工作有所發展。學術論文發表的數量和質量逐年提高;成立了“生物資源開發研究中心”,並完成了一些項目研究,為科技服務於地方經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成立了科研處,制定了科研工作
管理制度和科研發展規劃,使學校的科研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正在籌建“文山民族研究所”。
●體制改革初見成效。認真落實“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制,調動了管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了責任感;加大人事制度配和分制度改革力度,進一步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完成學校基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訂,實行嚴格管理,科學管理,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後勤社會化改革穩步進行。食堂已實現社會化,正在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學生住宿公寓化。後勤服務質量和效益日益提高。
●人才培養成績顯著。培養了近1500名受人民歡迎、社會稱讚的合格人才,為文山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特別是為文山教育事業的發展,“
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立下了汗馬功勞。
●成人教育快速發展。通過“三溝通”形式提高了近1000名在職教師的學歷,改善了文山州中國小教師的學歷結構;培訓在職中學教師近11000人次,為提高
全州中學教師的素質做出了積極貢獻。
●主動調整專業設定。在辦好師範專業的同時,積極創辦非師範專業,以滿足文山經濟建設的需要。辦過套用美術、計算機套用、體育、英語、食品檢驗、法學、財會等非師範專業。
●教師隊伍不斷壯大,素質有所提高,待遇明顯改善。基本消除專科以下的不合格學歷,研究生比例有所提高;教師待遇逐年改善,已基本解決住房問題。
●校園文化豐富多彩,精神文明健康發展。
(二)“九五”期間學校改革發展的主要經驗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上級指示精神,自覺接受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堅持“把文山師專辦成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有較高管理水平,有較高教育教學質量,有較高學術科研水平,有豐富多彩校園文化生活的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目標。
●堅持“德育放首位,育人是根本,教學為中心,紀律作保證,堅持民眾路線,振興文山師專”的工作指導思想。
●堅持“德才兼備、一專多能、敢於創造”的人才培養規格和“提高素質、培養能力、教給方法、鼓勵創造”的教學改革原則。
●樹立“改革”意識和“管理即質量效益”的意識,以改革求發展,通過科學管理和嚴格管理要質量求效益。
●發揚“團結一致,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從嚴治校”的文山師專精神。總的來講,“九五”期間學校改革發展的成績是值得肯定的,經驗是寶貴的,為“十五”期間和新世紀學校改革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學校發展面臨的機遇
●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繪製了我國21世紀初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十五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的建議》中又明確提出“大力開發人才資源,加快發展教育事業”。教育擔負著提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戰略奠定人才和知識基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
●“十五”期間,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開始實施的關鍵時期。省委、省政府提出,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認真實施科教興滇戰略、
可持續發展戰略、城鎮化戰略、全方位開放戰略,將我省建設成
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大省、國際大通道。實現上述目標,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作為全省高校之一的文山師專,應肩負自己的使命。
●在中共文山州第六次代表大會的主題報告中,州委明確提出要實施科教興州戰略,要重視科教,培養人才,加強高等教育,努力籌辦民族學院。文山州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
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有較大增加,努力把文山師專辦成一所綜合性本科院校”的目標。作為文山唯一一所高等學校的文山師專,肩負重任,責無旁貸,必須加快發展。
●經濟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和知識的競爭。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即將到來,許多國家和政府都把振興教育、開發人才作為面向新世紀的基本國策。這個時代潮流將對我們的教育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隨著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人民民眾對接受高質量、高層次教育提出更為迫切的要求,把終身教育作為人生的重要內容,從而形成龐大的教育需求市場。高等教育必須加快發展,滿足市場需求,文山師專也不例外。
(二)學校現狀和問題
●學校占地133畝,建築面積44974平方米;現有7個系12個專業;日制生1819人,各類函授、培訓學員近2000人;教職員工232人;教學儀器設備500萬元,17個實驗室,3個多媒體教室,3個微格實驗室,2個語音室,1個計算機中心;圖書館藏書12萬餘冊,報刊雜誌600多種;辦有《文山師專學報》、《文山師專報》,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存在的問題是:因長期經費困難,辦學規模未達到教育部要求,辦學效益有待提高;地處邊疆,支前參戰達十年之久,教育觀念相對落後,教育手段嚴重滯後,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特別是用地緊缺,制約學校發展;專業設定不能適應文山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現代化教學設備、圖書資料不能滿足師生需要;教學改革、體制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中青年骨幹教師急需培養;學術科研水平低,成果少。
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決心真抓實幹,克服困難,加快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學校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
高舉
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堅持教育“三個面向”的方針,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改革,加快發展,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各級各類合格人才。
(二)學校改革發展的基本原則
●一次性規劃,分階段實施的原則。要高起點,長安排,站在文山高等教育發展的高度,著眼於幾十年上百年的發展來規劃文山師專的發展,遵循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儘量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夯實基礎,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求真務實,立足於文山師專和文山高等教育的現狀,遵循教育發展規律,統一認識,打牢基礎,循序漸進,分階段把文山師專辦成綜合性地方本科院校。
●擴大規模,提高效益的原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發展的形勢,要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追求更高的辦學效益。
●調整專業結構,服務地方經濟的原則。要本著“辦好一所學校,推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人民”來考慮文山師專的發展,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有利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標準,認真調整專業結構,重點創辦和扶持特色專業。
●
最佳化資源配置,集中辦學力量的原則。文山師專是文山州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應該成為發展文山高等教育的重要依託,要努力爭取省、州政府重點投入和建設,在經費投入、師資配備、基本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和重點保證。
(三)學校改革發展的基本思路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文山師專的發展思路為:統一認識,打牢基礎,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擴大規模,提高層次,開門辦學,加快發展,力爭用15至20年的時間,把學校建成占地面積1000畝以上,擁有專任教師800人左右,全日制學生規模10000人以上的綜合性大學。
擬分三步走:
第一步:扎紮實實打基礎,把學校做強做大。用3至5年時間,學校發展到占地面積600畝左右,專任教師300人左右,日制生規模達3500人以上,辦學水平基本達到師範本科院校標準,申報為文山師範學院。
第二步:擴大非師範專業,向綜合性方向發展。再用3至5年時間,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調整教育資源結構和專業設定,擴大非師範專業,學校發展到占地面積900畝左右,專任教師500人左右,日制生規模6000人以上,辦學水平基本達到綜合性本科院校標準,申報為
文山學院。
第三步:進行標準化建設,向文山大學邁進。再用5至10年時間進行標準化建設,學校發展到占地面積1000畝以上,專任教師800人左右,日制生規模10000人以上,師資結構合理,專業門類相對齊全,辦學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成為地方培養實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基地,申報為文山大學。
任務和目標
總體任務是:扎紮實實打基礎,把學校做強做大。以師範教育為主,兼辦非師範教育,職後教育覆蓋全州主要行業,專業設定基本合理,辦學規模能滿足文山教育發展需要,為建成文山師範學院奠定基礎。
具體目標:
●辦好師範教育。我州“普九”任務十分艱巨,需要近8000名合格教師。我校目前每年畢業600多名學生。文山生源僅占三分之二(400名左右),只能補充國中教師的自然減員。這就需要擴大師範教育的招生。到2005年要增加到2500人以上,方能逐步改變文山教師緊缺的狀況。新增現代教育技術、地理教育、體育、綜合文科教育、綜合理科教育等新專業。特殊專業(音樂、美術、體育)實行5年專科制(招國中生)。
●搞好繼續教育。在職教師學歷提高和繼續教育是我校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我州國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僅為67%,國小教師大專學歷極少,拔高使用現象非常普遍,嚴重影響基礎教育質量。因此,必須加大培訓力度,以電視師專“三溝通”、電大、函夜大三種基本途徑辦好中文、數學、英語等17個專業,搞好在職教師學歷提高和繼續教育培訓。有條件的專業,要申辦本科。
●穩步發展非師範教育。文山戰區恢復建設已初見成效,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又提供了新機遇,今後將進入一個較快的發展時期,需要大量的各類建設人才。作為文山州唯一的高校,必須加快發展,調整專業結構,創辦文山需要的新專業,適應經濟建設需要。根據需求和我們的辦學條件,到2005年,新增文秘、律師事務、套用數學、計算機套用、中草藥開發套用、藥品檢驗、食品檢驗、廣告設計、越語、礦山管理、採礦工程、三七開發與利用、香料開發與利用、名優特產加工、經濟管理、邊貿經濟、市場行銷、家政等18個非師範專業,規模1000人以上。
●擴展職後教育。“十五”期間,通過開放辦學和聯合辦學,利用各種辦學形式,拓寬辦學渠道,基本建成職後教育網路,覆蓋全州主要行業。
●專業設定。通過專業調整和創辦新專業,到2005年,學校將有17個系35個專業,即漢語言文學系(漢語言文學教育、文秘),政教系(政治教育、律師事務),歷史系(歷史教育),計算機科學系(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套用),數學系(數學教。育、套用數學),物理系(物理教育),生物系(生物教育、中草藥開發套用),化學系(化學教育、食品檢驗、藥品檢驗),音樂系(音樂教育、五年制音樂教育),美術系(美術教育、五年制美術教育、廣告設計),體育系(五年制體育教育),地理系(地理教育),外語系(英語教育、越語),礦產系(礦山管理、採礦工程),綜合教育系(綜合文科、綜合理科),特產系(三七開發與利用、香料開發與利用、名優特產加工),經濟系(經濟管理、邊貿經濟、市場行銷)以及家政專業(見專業規劃表)
●學生規模。“十五”末期日制生規模預計達3500人以上,其中師範生2500人以上,非師範生1000人以上(見專業規劃表)。職後教育在冊生3500人左右。
●師資隊伍。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和學校的日制生規模,到2005年,教師將達到250人以上(黨政工勤人員按比例配備),高職達25%,中職達70%,研究生達30%,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顯著提高。
●發展用地。按照教育部規定的高校辦學標準,生均占地面積60平方米,“十五”期間,計畫徵用土地480畝(32萬元/畝)使校園擴大到600畝左右,預計投入1.536億元(考慮控制發展用地的困難和地價上漲等因素,早征多征土地有利於學校的發展)。
●基礎建設。按照教育部規定的高校辦學標準,生均校舍面積30平方米,“十五”期間,計畫新建校舍68500平方米(800元/平方米),使校舍面積增加到110000平方米左右,預計投入5080萬元。具體要實施十大基建工程:1、綜合樓10000平方米;2、術藝。樓5000平方米;3、培訓中心大樓6000平方米;4、擴建圖書館4000平方米;5、體育用房2000平方米;6、實驗樓5000平方米;7、男生宿舍改造1500平方米;8、食堂改造2000平方米;9、學生公寓(3幢)20000平方米;10、教職工住宅(100套)13000平方米。
●教學設備。“十五”期間,教學設備投入預計800萬元,圖書資料投入預計200萬元,才能達到教育部的有關辦學標準。建成校園網,投入200萬元。
●教育教學。一是通過深化教育改革,進一步完善學分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
現代教育模式。二是通過加強學科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培訓和教學改革,努力達到本科教育水平。
●學術科研。“十五”期間的學術科研要初具規模,初見成效。一是“生物資源開發研究中心”積極參與文山“三七科技園區”的開發研究,形成科技產業實體,產生經濟效益。二是成立“民族研究所”,基本完成對文山州民族文化的摸底調查,專題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中期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是:在申報師範學院成功的基礎上,擴大非師範專業,向綜合性方向發展。師範教育與非師範教育並重,有較高的教育教學質量;專業設定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形成特色品牌專業;職後教育覆蓋全州主要行業;學術科研水平明顯提高,申報綜合性的文山學院。
●專業設定。到2010年,學校將有20個系46個專業,其中本科專業20個,專科專業26個。即綜合文科系、綜合理科系、綜合藝術系、中文系、歷史系、音樂系、美術系、外語系、政法系、信息技術系、地理系、數學系、物理系、生物系、化學系、特產系、教育管理系、體育系、礦產系、經濟系。
●學生規模。到2010年,日制生將達6400人左右。其中師範生3000人,非師範生3400人;本科生3300人,專科生3100人。職後教育在冊生7000人左右。
●師資隊伍。到2010年,教師將達460人以上,職稱結構合理,研究生比例達40%。
●發展用地。徵用土地300畝,使校園面積擴大到900畝左右。
●基礎建設。新建校舍90000平方米。
●圖書設備。教學設備和圖書資料按比例投入。
●教育教學。具備文山地區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適應培養本科人才的需要。
●學術科研。具備文山地區一流的學術科研水平,創出品牌。
●職後教育。學歷培訓基本完成,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
遠景規劃目標
總體目標是:進行標準化建設,向文山大學邁進。力爭用5至10年的時間,把文山學院建成
方向明、管理好、質量高、科研強能為文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足夠人才和科技支撐的文山大學。
●院系設定。8個學院25個系70個專業。其中碩士研究生點12個,本科專業51個,專科專業19個。即基礎教育學院(綜合文科系、綜合理科系、綜合藝術系),人文學院(中文系、歷史系),藝術學院(音樂系、美術系),外語學院(英語系、東南亞語系),理工學院(數學系、物理系、信息技術系、建築工程系),政法學院(政治系、法律系),環境資源學院(生物系、化學系、特產系、地理系、環保系、礦產系),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經濟管理系、教育管理系)以及體育系。
●學生規模。日制生11000人左右。其中師範生3000人,非師範生8000人;研究生、留學生100人左右,本科生8800人,專科生2100人。職後教育在冊生10000人左右。
●師資隊伍。教師將達750人以上,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研究生比例達70%。
●發展用地。控制土地400畝,預留學校發展空間(在進行標準化建設的同時,考慮學校進一步發展需要,要使校園擴大到1300畝左右)。
●基礎建設。新建校舍120000平方米。
●圖書設備。基本建成現代化圖書館和實驗室。
●教育教學。不僅能培養套用型的本科人才,還要能培養研究型的本科以上人才。
●學術科研。創出品牌,形成科技產業集團。
●職後教育。基本能夠滿足文山地區終身教育的需要。
主要保障措施
(一)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堅持黨的領導是辦好學校的根本保證。黨委班子要“團結、堅強、廉潔、務實、高效”。黨支部要成為政治核心、團結核心和戰鬥堡壘。共產黨員要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堅持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大力培養、提拔、使用優秀中青年幹部。堅持德育的首要地位,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注意解決好理想信念、愛國主義、人生價值觀、科學思維方法等根本性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國情、了解社會、了解工農,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培養人才的中心環節是教學。要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各級各類建設人才。堅持“提高素質、培養能力、教給方法、鼓勵創造”的教學改革原則和“德才兼備、一專多能、敢於創造”的人才培養規格。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營造濃厚的研究性學習氛圍。
(三)多方籌措資金,保證有效投入
“十五”計畫總經費預計投入2.204億元。其中土地徵用費1.536億元,基建費5480萬元,設備費1200萬元。將從以下幾方面解決:
1、土地徵用費1.536億元,地方政府承擔75%,合1.152億元;學校承擔25%,合3840萬元,向銀行貸款,地方政府貼息,學校利用收費政策逐步還貸。
2、基建費5480萬元,其中2920萬元(10項工程中的第7—第10項共36500平方米屬於後勤服務設施)通過後勤社會化來招商引資和教職工集資住房的方式解決;2560萬元(10項工程中的第1—第6項共32000平方米屬於教學行政用房)爭取省政府的支持,每年投入約512萬元。
3、設備費1200萬元,爭取省政府解決600萬元,地方政府解決300萬元,學校自籌300萬元。
4、最佳化現有教育資源配置(“三級師範”向“二級師範”過渡)可以減少部分投入,節省的資金用於綠化美化工程。
(四)開放辦學,合作發展
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緊緊圍繞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按照“一體兩翼”的模式,以全日制為主,同時大力發展職後教育,走州校聯合、強弱聯合的路子,開放辦學,合作發展,積極與省內外高校聯繫,創辦高校分院、分校、分部,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不斷為學校的發展夯實基礎。
(五)開拓創新,樹立品牌
學校要圍繞當地
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目標進行開拓創新,想別人所未想,做別人所未做。尤其要圍繞地方經濟支柱產業,從三七產業入手,創辦品牌專業,展示高校亮點,體現高校特色,落實服務宗旨,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輸送大批適用型人才;以見效益的學術科研成果創品牌、上檔次,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
(六)完善用人機制,建設師資隊伍
發展高等教育,教師隊伍是根本。要採取有效措施充實壯大教師隊伍,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按“政治強、業務精、師德好”的要求建設師資隊伍。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
特聘教授和高學歷人才;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從中專學校等單位選調一批水平高、能力強的骨幹教師;認真篩選和調入應屆大學畢業生;加大師資培訓力度,鼓勵各種形式的進修培訓和學歷提高,儘快培養學科帶頭人;以事業、感情和待遇留住骨幹教師。
(七)依法治校,從嚴管理
按照法律法規治理學校,保證學校正常規範的發展。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宣傳和教育,提高師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依法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保護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結合,法德並舉,協調發展。實行科學管理、嚴格管理,以管理求質量和效益。遵循教育規律,正確處理教育工作中的各種關係。
(八)實行後勤社會化,提高服務保障質量
全面啟動後勤社會化改革,成立後勤服務中心,提高后勤服務質量,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並為學校建設籌措部分資金。制定優惠政策,招商引資,本著“誰有資質有實力,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吸引外商或當地老闆參與學校後勤服務體系的建設,重點解決後勤服務設施建設問題。
十五”計畫和2015年發展規劃,是文山師專建設和發展的基本藍圖。我們相信,在省州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領導下,一定能實現規劃目標。我們將繼續發揚“團結一致,艱苦奮鬥”的精神,辦好學校,為文山教育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