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壩村,屬於貴州省遵義市道真縣大矸鎮,位於貴州省雲貴高原北部,全村約東經108°03’,北緯N30°01’,平均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3.9℃。北連重慶市南川區,南接道真縣大矸鎮大矸村,西鄰道真縣大矸鎮石人村,東與道真縣山橋鎮相連。總面積22.0萬平方公里。全村轄8個村民組(仡佬樹、文家壩、冷水溪、榜上、山王平、新田、香樹林、同古元),619戶,2450人,黨員5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家壩
- 別名:黔北民俗文化第一村
- 著名景點:中國儺城
- 起源:仡佬族發源地
村情簡介,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環境,河流水文,風俗民情,三麼台,儺戲文化,高台舞獅,哭嫁,民族節日,一、春節,二、祭山節,三、清明節,四、端午節,五、月半節,六、吃新節,七、重陽節,旅遊景點,中國儺城,野人谷景區,美食推薦,蔬菜基地,名特產品,便民服務,
村情簡介
文家壩村,屬於貴州省遵義市道真縣大矸鎮,位於貴州省雲貴高原北部,全村約東經108°03’,北緯N30°01’,平均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3.9℃。北連重慶市南川區,南接道真縣大矸鎮大矸村,西鄰道真縣大矸鎮石人村,東與道真縣山橋鎮相連。總面積22.0萬平方公里。全村轄8個村民組(仡佬樹、文家壩、冷水溪、榜上、山王平、新田、香樹林、同古元),619戶,2450人,黨員51人。
文家壩村是貴州仡佬族的發源地,90%都地地道道的仡佬族人,有著傳統的民族文化傳統。
農業人口:2600人
非農業人口:56人
行政區面積:22.0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族,苗族
所轄村:仡佬樹、文家壩、冷水溪、榜上、山王平、新田、香樹林、同古元
辦公所在地:文家壩組
歷史沿革
文家壩村仡佬樹組是仡佬族的發源地
文家壩的仡佬樹組,相傳與仡佬族的發源息息相關。有這樣一個流傳:從前這裡居住著的濮人,他們信奉鬼神,為了驅邪避凶,全村敬拜一顆非常大的仡佬樹為神樹。如村中有人生病、中邪,巫師便在神樹下為族人驅邪,當遇天災之時,全族人便求助仡佬神樹保佑,神樹都會顯靈。為了表達對仡佬神樹的恩澤,族人每逢節日,便會祭祀,香燭、紙錢、鞭炮、糍粑、酒菜等佳肴供養。且在巫師的指令下,全族變“濮”為“仡佬”,與神樹同族。族人們習慣性把村中生長著仡佬神樹的地方直接稱為仡佬樹,保留至今。(從前是仡佬樹寨,新中國成立後,為統一行政名稱,改為仡佬樹組)
相傳仡佬族的祖先竹王(即夜郎王)嬰兒時被家人嫌棄,裝於竹筒順河而下,飄至竹林處,被正在洗衣的女子聽見竹筒裡面有嬰兒哭聲,她拾起竹筒將其劈開,裡面躺著一個哭泣的嬰兒,便撿起撫養,成為了歷史上的竹王。按當地話說,竹王命苦,生下來就被父母拋棄,為紀念撿起竹王的地方,便命名為苦竹林。同時為了紀念竹王的偉大,在苦竹林的對岸起名斑竹壩,寓意竹王的人生斑駁,繽紛炫麗。如今苦竹林和斑竹壩仍被族人保留在文家壩村子裡。
祖先因竹而獲救,仡佬族人把“竹”信奉為一種吉祥的象徵,後稱為仡佬族的圖騰。
2015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為了傳承仡佬族文化,向世界傳遞本民族特色,經過重重選址,中國儺城最終落戶於文家壩。(仡佬族是儺戲的王國)
行政區劃
全村轄8個村民組(仡佬樹、文家壩、冷水溪、榜上、山王平、新田、香樹林、同古元),619戶,2450人,黨員51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文家壩屬於貴州省遵義市道真縣大矸鎮,位於貴州省雲貴高原北部,全村約東經108°03’,北緯N30°01’,平均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3.9℃。北連重慶市南川區,南接道真縣大矸鎮大矸村,西鄰道真縣大矸鎮石人村,東與道真縣山橋鎮相連。總面積22.0萬平方公里。
氣候環境
文家壩屬中亞熱帶高原濕潤季風氣候,常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天最高溫度28°,晝夜溫差極大,夜晚可降到16°,冬日最低溫度可達零下5°,年平均氣溫16℃,無霜期長達285天以上,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
河流水文
(黃泥洞)野人谷河流是芙蓉江一支流源頭,洞口朝上,由高漸低,下與潭合。潭內水波翻湧,常年渾黃,為地下暗河出露處。潭水平流50米入梅江支流的石樑河後,涇渭分明。潭中產細鱗、鯉和黃魚。谷中自然環境,適合於多種植物生長和動物繁衍。經普查野生植物有1500餘種,其中被子植物約占80%。有珙桐、水杉、篦子、三尖杉、鵝掌楸、香果樹、水青樹植物等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松、杉、柏、樟、楠、楊、楓等主要用材樹種,黑葉猴、狒猴、金錢豹、白冠長尾雉、白鷳、蘇門鈴、靈貓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風俗民情
三麼台
“三麼台”是道真自治縣仡佬族人最具特色且最隆重的一種食俗禮儀。據介紹,每逢嫁娶、壽慶、建房、節日宴請等,都要動用“三麼台”。“麼台”是方言土語,結束的意思,“三麼台”顧名思義,一輪宴席要經酒、茶、飯三道程式才算結束。簡單來說:
“一麼台”及茶席,由優質茶葉煎炒揉煮成羹,放入油渣、芝麻、食鹽製成的飲料,喝油茶佐以麻糖桿、苞谷團、花腰粑、堅果等土特產;
“二麼台”及酒席,多是自產的“熬酒”、“夾壇酒”,下酒菜是豬耳、香腸、皮蛋等10多個乾盤,各盤拼裝講究,或似八卦形、或象蓮花狀;
“三麼台”及飯席,有梭子肉、蒸醡扣、雞、魚、豆腐果等9碗10盤,熱烙飯,可口菜,令貴客愜意而滿足。
飯畢,平端或合舉筷子,示意“各位慢用”,直到長輩用畢,才相繼退席,三席麼台。這一待客習俗,表現族人的真誠厚道和注重禮儀、善於營造隆重氛圍的能力,三麼台凸現了族人豐富的飲食文化,這是仡佬族一直沿續至今的民族習俗。
儺戲文化
儺戲是以驅邪逐鬼、祈福納吉、圓滿人願為主要表現內容的、兼有巫教儀式、戲劇表演的民間藝術,屬巫教範疇。儺戲依法事目標不同,有大巫小巫之分,大巫有“打保福”,“沖儺(道場)”,梓潼戲、陽戲等多種內容。小巫有“和梅山”、“祭壇”、“謝土”等數十種。
沖儺是為了替人酬恩繳願、驅鬼神而治人疾以及追薦亡靈(俗稱做道場)。例如有一道咒語就與古時有異曲同工之妙:“雷神壇中作證明,差個元帥顯威靈。消災延壽來扶順,要保家宅得安寧。王馬溫康來扶順,手執金鞭駕火輪。差雷打死無道鬼,放火燒死不正神。三尺飛劍龍虎伏,敕令一下鬼神驚”。人的想像力在民間有著極大的發揮,無論級別多高的神靈,無論多麽兇狠的魔鬼,只要手續周到,畫兩道符,點幾柱香,就可請得動。而另一些咒語聽來卻如一首首優美的詩作,請看:“雪山頂上一座台,雪山閉了不曾開。轉個老君傳妙法,隔山吹股雪風來。一更之時下大雪,二更之時下大霜;三更之時雪愈下,四更雪上又加霜。龍來龍蛻爪,虎來虎蛻皮,山中百鳥蛻毛衣。冰冰冷冷,冷冷冰冰。雪山童子送雪來,頭戴雪帽子,身穿雪衣裳,口銜雪水,腳穿雪鞋……”意境之清幽,渲染之適度,把一個冰雪世界傳神的送到你眼前,忍不住從腳底向頭頂衝上一股寒意。
“儺”的精彩之處全在於“戲”,也就是用於娛神兼娛人的部分。單看劇目就足以令人心馳神往:《跑功曹》、《五嶽歸天》、《大戰洪山》、《降妖造斧》、《盤學》、《裁縫偷布》、《春蘭賣酒》、《湘子度妻》、《平桂回窯》、《雙城配》、《仙鶴配》、《趙元求壽》、《鐘斛鬼》、《大鬧大花樓》、《騎龍下海》……當那些頭戴面具的法師兼民間藝人在台上說說唱唱,打打鬧鬧著天上、人間、海洋及地獄裡的悲歡離合故事之時,主家的親朋好友、鄉親故舊正象我們當年看電影,今天看歌舞演出一校址的感染快樂與悲傷,而一些勸世化人的要義也就通過這樣的形式俏俏傳入民心並承襲下來。
高台舞獅
高台舞獅是集民間雜技、民間舞蹈和民間體育於一體的綜合藝術。既是一項體育運動,又具有雜技藝術的特色。它是道真仡佬族傳統體育運動,因其是在桌子搭成的高台上舞獅而得名。高台舞獅俗稱玩獅子,主要是每逢年節和重大慶典,當地人們以舞獅以示祝賀。成員由“孫猴”、“笑和尚”、舞獅人和樂師組成,一人扮猴,一人扮笑和尚,二人舞獅,樂師鑼鼓嗩吶伴奏。其表演者是普通的農民,一般在春節農閒期間舉行,民間又俗稱“耍獅燈”。由兩人共披彩色布制“獅子皮”扮大獅子(俗稱大頭),亦可有兩人各扮一隻小獅子陪伴(俗稱小頭),另有“笑和尚”和“孫猴”伴舞。可玩“天鵝抱蛋”、“老蛇鑽孔”、“仙猴摘桃”、“太公釣魚”等招式。高台舞獅的顯著特徵就是在“高台”上進行。高台一般為七張或九張桌子疊成,最高的可達十二張。每層桌子相疊之處,用紙錢相墊,主要是由於紙錢是草紙製成,粗糙防滑,用之桌子不易滑動,比較安全。桌子搭法有兩種:一是每張桌子重疊而上,頂上一張倒扣,四桌腿朝天。因其為直立長形,故形象地稱為“一柱香”,總高度可達十二米左右;二是底下為四張桌子並排,上面三張桌子並排,再上面兩張桌子並排,最後三張桌子重疊而上,最後一張倒扣,四桌腿朝天。由於呈梯形,狀似寶塔,故稱為“寶塔式”,總高度約有七米左右。表演中,先由笑和尚與孫猴出場,他們是滑稽角色,在極盡翻騰跳躍之能事,令人嘆服的同時,又忍俊不禁。然後,二角色以倒掛、直上等方式攀越到台頂,在頂部翻滾跳躍,表演各種高難動作。特別是在頂部放一長條凳,安於桌腿上,伸於台外,“孫猴”在凳上倒立,僅以兩腳鉤住,身垂台外,稱為“蜘蛛吊線”,極為驚險。然後,逗大獅子逐層攀上高台,直至頂端。上攀的動作十分驚險,有正上、倒上、翻上,“孫猴”與“和尚”、“小獅”與“小獅”一正一倒向上;大獅子有直上、穿上、穿繞桌子螺旋上等諸多方式,到頂端後,以四腳踩桌腿表演,稱為“踩斗”,四隻獅腳輪流踩踏四隻桌腳,參拜四方,或昂首眺望,或掉頭理毛,十分驚險,不帶任何保險繩索,扣人心弦。
高台舞獅驚、險背後,有著栩栩如生的民間故事:《大聖耕田》、《太公釣魚》、《天鵝抱蛋》、《老蛇鑽洞》、《舞獅祝壽》、《獅子困塘》、《舞獅踩斗》、《舞獅參鄉》、《舞獅結婚》等。
哭嫁
哭嫁是仡佬族姑娘在出嫁前三五天中以歌哭方式告別父母親人,表達離情別意的一種禮俗。
仡佬青年男女的結合,所依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出嫁時“男不親迎”,女方對婚姻有不平感;仡佬“女大三(歲),抱金磚”的俗信,致使女方有出嫁之後獨挑家庭重擔的心理負擔;以是否哭嫁作為衡量其有無才情的重要標準,也促使姑娘們平時注意體會與感悟;出嫁之後,從此離土離鄉,離開父母親人,實現角色轉換,諸多感情必然紛至沓來,發為哭嫁,亦屬自然之事。
民族節日
一、春節
是本族最盛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從農曆臘月最後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十五止。臘月三十(月小二十九)稱“過小年”,正月十四稱“過大年”。
進臘月,就開始做“過年”的準備,殺年豬、熬麻糖、煮米酒(即甜酒),籌辦年貨。二十三日夜,禮送“灶神”上天,次日起打掃煙塵、清掃庭院、整理雜物家什。出門在外者,相繼歸家。三十日,具祭祀用伏紙、貼春聯、鬥神、年畫,或張掛錦屏條幅;接近天黑,到祖墳前放鞭炮,亮墳燈,稱“上墳”(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夜都要亮墳燈);吃飯前,具香燭紙帛、茶酒肴饌祭祖宗、敬天地,祭畢,合家歡聚吃“年夜飯”(亦稱“團圓飯”)。又以飯或食鹽水餵牛者,以示“過年不忘牛辛苦”;拜辭舊歲,人人洗腳,尊長賜“壓歲錢”,圍火守歲,塘火要旺,寓人丁興旺;忌吹火,忌往外倒水,忌喝湯,忌剩飯菜,忌打罵小孩。正月初一子時,燒清茶,禮敬天地祖宗,開大門放鞭炮,稱“燒開香”,開大門時念“財門大打開,金銀財寶滾進來”;到水井旁燃絮磁紙敬“井神”,背(或挑)水宜早宜快,稱“搶金銀水”。晨,吃米籽、湯圓,具香紙到附近土地廟出行,乞求土地菩薩保佑出行平安,有的則在正月期間外出時在路上臨時供奉;忌動鐵器,忌掃地,忌推磨舂米。是日,整作衣冠,向尊長叩拜;平輩相見,互道“恭喜發財”,親友互相拜年;新婚夫婦雙雙走拜四方親戚,稱“新客拜新年”,須“打發’’錢財。有“送銀水”、“送柴(財)”、“送春帖”者,挨戶說“吉利”,討“打發”。
正月十四“過大年”,晚飯和除夕的“年夜飯”一樣豐盛,晚飯前的祭祀,是過年期間的最後一次祭祖,時間比往天要早,吃完天還未黑。飯後,有的地方的男性老人帶小孩去“餵樹”,即一人手持柴刀在果樹幹上輕輕砍開一點樹皮,隨口喊道:“結不結(果)”另一人將一小片肉和一點豆腐塊放進砍開的樹皮中,答道:“要結(果)”;對方又問“落不落(果)?”答:“不落(果)”;此舉近乎兒戲,卻表達了仡家人的一種心愿。有的地方的小孩子們則弄來冬青葉燒“爆虼蚤”,燃一把火,將冬青葉置於火焰上,發出“噼哩啪啦”的響聲,有如將“虼(跳)蚤”放進火里燒爆之聲響,意味著要將過去殘存的虼蚤燒盡,使新的一年不再有虼蚤出現。有的地方的孩童則玩“打耗子”的遊戲,即用繩系草鞋倒拖作“耗子”(老鼠),眾孩邊追打邊問答:“中柱大哥,檐柱二哥,草鞋鼻子倒拖,問你耗子落窩不落窩?”“不落窩。……不落窩要打落窩!”接著在一片喊打聲中以棍追擊草鞋,然後到主人門口討要粑粑,再到下一家,一家一家走遍鄰近村寨。另外追黃雀、插亮火串、舞獅子、走百病也是慶祝節日的方式。
“三十夜的火,十四夜的燈”。入夜,道路、房舍、庭院、畜圈、穀物儲藏倉庫等地,掌燈點燭,徹夜通明。預兆在新的一年裡,喜慶穗盈庭、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二、祭山節
農曆三月初三是“祭山節”。祭山節的主要活動是祭山或祭樹,因此稱“祭山節”或“祭樹節”。
起源於對樹木的遠古崇拜,“仡佬先民走出洞穴,在相鄰的樹與樹之間捆綁木排,離地數尺,登梯而上,以樹蔭或蓋茅草遮風擋雨……”仡佬先民從洞穴走到樹上,經受住了大自然的種種考驗,繁衍生息,相傳至今。是樹木在關鍵的時期給先人們提供了棲息之所,是樹木給先人們以庇護和溫暖。
“祭樹節”這天,族中長者的帶領下,攜帶香燭、紙錢、鞭炮、糍粑、酒菜等祭祀用品,到仡佬樹下進行祭拜。先擺放好酒菜、糍粑等祭品,然後前長後幼,依次排開,伏地叩拜。拜畢,焚香燒紙,燃放鞭炮,將酒菜撒在樹周,再除草培土。祭樹之後,各自歸去,歡聚宴飲。
三、清明節
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族人特別重視清明節。清明節這天(或節前10日至節後10日),族人都要到野外掃墓、掛青。“掃墓”就是整修祖墳,包括清除雜草、培添新士等;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在仡家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係,所以掃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內容。“掛青”就是將紙錢掛在竹(木)竿上,插在墳頭或墓邊,這既是對逝去親人的祭奠,也是後繼有人、子孫興旺的標誌,凡祭掃過的墳墓,紙幡飄飄,構成清明前後特有的景致。沒有紙錢者,一般就是缺少後嗣的孤墳了。
四、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是族人十分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在當地流傳包粽子、插艾草、走親戚等幾種習俗。民間有“端陽不包粽,這裡不痛那裡痛”的說法。人們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就採好粽葉,泡好糯米。五月初四,一邊包粽,一邊做過節的其他準備。五月初五,早晨吃粽子,晚餐食酒肉,祭獻天地、祖靈牌位,家家戶戶門上插艾草、菖蒲、桃枝等,以期避毒驅邪求吉祥。
五、月半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族人也稱“鬼節”、“過月半”或“燒月半”。月半是一個以祭祀為主的節日,其隆重程度,僅次於“過年”。
“七月半,鬼亂竄”。俗傳,每年的七月十五,閻羅王都要打開冥府的大門,釋放逝去的祖先到陽間來享受後人的供祭,同時,也要釋放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人間來逍遙。因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操辦豐盛的酒宴,準備足夠的紙錢冥財,來迎接和款待這些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親人和無主孤魂。
祭祀活動在七月十四日晚進行。七月初十起,相關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家家戶戶整理房前房後打掃屋內屋外,先祖牌位前,備香案,獻薄酒素食,連日供奉,以迎故祖。同時,一邊舂穀子,磨豆腐,殺雞宰鴨,籌辦酒宴;一邊準備“袱包”(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紙錢等祭品。這期間,家人不許吵鬧,不許赤身露體,凡在家中看到蛇蛙蝶鳥等,不但不能打死,還要焚香燒紙,說這些東西極有可能是祖先所變。十四日晚,美味佳肴準備停當,祭祀活動開始。擺好酒肉飯菜,全家老小按輩分依次到案前叩拜。拜畢,到屋外燃放鞭炮,焚燒“袱包”和紙錢。吃過晚飯(有的地方是在子時),還要到房舍附近的路邊焚燒冥錢,將摻了水的飯菜潑在燃著的火堆里,獻奉給那些無主的孤魂,族人把這一過程稱做“潑水飯”。
六、吃新節
“吃新”又叫“嘗新”。“吃新節”是惟一沒有確定日期的節日。其時間在農曆七八月間,以早稻成熟為標誌。族家“吃新”的主要內涵,一是紀念祖先“開荒辟草”之勞績;二是預慶豐收之到來。“吃新”及祭祀,曾經是以村寨為單位,在族中尊長的主持下聚族活動,現在一般多是分戶進行,失去原有色彩。
“吃新節”這天,首要的一項活動是:由各家的家庭主婦帶領兒媳和女兒,到附近的田地里採摘新糧和瓜豆。谷穗要選粒滿穗長的,瓜豆要摘長得最好的,無論採摘了誰家的(包括外民族),不但不受干涉,主人家還因為所種的糧食和蔬菜能藉此讓“開荒辟草”的仡佬先民領受祭獻,是一件既榮幸又吉利的事情。採回家以後,男主人從中精心挑選顆粒飽滿的稻穗,綑紮成稻束,懸掛在門廳兩旁,供奉在先祖牌位前的桌案上。“吃新”的餐席,以新米飯為主,還有茄子、南瓜、豆莢等時令蔬菜以及肉類。
七、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重陽”講究的是吃,在吃的內容上,不能沒有糍粑;在吃的形式上,有用糍粑粘“香面”(黃豆、花生、黑桃仁等炒熟後混合磨成的面)吃的,有粘蜂糖(蜂蜜)吃“蜂糖粘糍粑,大人細娃笑哈哈”。族人雖然平時喜歡糯食,但蜂蜜卻不易多得,要想同時吃到這兩樣東西,大概也只有在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了。
“重陽”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蒸糯米,打糍粑,即使當年糯谷欠收,沒有糯米,也要向鄉鄰或親朋借一些,以保證當天能有糍粑打,所謂“重陽不打粑,婆娘(妻子)不管家”。所打的糍粑,除了自家享用,還要作為“重陽”的特殊禮品,送一些給親朋好友。
旅遊景點
中國儺城
儺戲王國主題公園:十二獸神圖騰;“魔幻島”生態親子主題公園;高台舞獅;儺戲表演;“三麼台”盛宴……
(建設中)
野人谷景區
(開發中)
美食推薦
天麻黨參雞、千年白果雞、大碗油茶(小吃)、高山羊肉粉。
蔬菜基地
蔬菜基地、經果林基地
名特產品
佬城主豆腐果、渣海椒、莽海椒、本地高粱玉米酒
便民服務
下列事項中,凡是村民需要辦理而村一級難以辦好的,由村級代辦員負責,直接報送鎮便民服務中心或由鎮便民服務中心負責報送縣行政服務中心辦理。
1、證照代辦類。主要包括:①建房審批;②生育審批;
2、諮詢服務類。主要包括:①法律諮詢;②政策諮詢;③農技知識諮詢;④市場信息諮詢;⑤勞動力需求信息諮詢等。
3、公益事業類。主要包括:①水、電等設施的維修;②農戶電話、有線電視線路維修代為聯繫; ③計生服務; ④扶貧幫困服務;⑤環境衛生服務;⑥農村醫保繳保服務等。
4、致富發展類。主要包括:①種養結構調整;②優良品種引進;③技術指導;④個私企業開辦;⑤企業技改項目投入;⑥生產資金貸款等。
1、證照代辦類。主要包括:①建房審批;②生育審批;
2、諮詢服務類。主要包括:①法律諮詢;②政策諮詢;③農技知識諮詢;④市場信息諮詢;⑤勞動力需求信息諮詢等。
3、公益事業類。主要包括:①水、電等設施的維修;②農戶電話、有線電視線路維修代為聯繫; ③計生服務; ④扶貧幫困服務;⑤環境衛生服務;⑥農村醫保繳保服務等。
4、致富發展類。主要包括:①種養結構調整;②優良品種引進;③技術指導;④個私企業開辦;⑤企業技改項目投入;⑥生產資金貸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