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古八景

文安古八景

文安古八景分別為:勝水荷香,文潭灝影,漢檜凌霄,唐碑吐霧,九川雪浪,萬柳金堤,蘇公勝跡,孟母高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文安古八景
  • 地理位置:文安縣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AAAAA
勝水荷香,文譚灝影,漢檜凌霄,唐碑吐霧,九川雪浪,萬柳金堤,蘇公勝跡,孟母高台,

勝水荷香

霸州市勝芳鎮原屬文安縣。此處原為勝芳淀,過去多栽植蓮藕。每到夏季,碧綠的荷葉映襯盛開的荷花,微風吹拂,清香四溢,綿延數十里,燦如雲錦。“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美麗的景象真有杭州西湖的風采,故稱之為勝水荷香。勝芳集市貿易繁榮,商賈雲集,為直隸(河北省)六鎮之一,南來北往的人跨關渡河,勝水荷香的美名傳遍海內外。
文安古八景

文譚灝影

文譚灝影在文安縣城北偏西8公里,急流口鄉急流口村的北急流口(自然村)西北邊。其地古臨漳水,系河道決口急流沖積而成的深水大坑。澄波浩渺,古岸縈迴,天光倒垂,日影在下,人遊覽於岸邊自有一番樂趣。因年代久遠,現僅存二三百平米麵積。原有石橋一座,名為“文濟”,清代鹹豐九年曾經重修過,今已不存。
潭本名“文安潭”,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曾經到過這裡,說文安潭的名字是禹王給留下的。
文安古八景

漢檜凌霄

靈集寺內有的兩棵高大的檜樹。檜樹是葉子如柏樹、枝幹像松樹的一種常綠喬木。這兩棵樹相傳是漢代建寺時栽植的。過去十年九澇,洪水頻仍,文安窪的樹特別少,尤其是檜樹在這裡更不常見。物以稀為貴,每當秋收之後,地淨場光,登高遠望,百里大窪一覽無餘,兩棵古償蒼勁挺拔,參天並立於高岡之上,確實很壯觀。
文安古八景

唐碑吐霧

唐碑位於縣城西北1.5公里相公莊村西頭往北300米處。碑是唐朝張仁憲之嗣孫張仲武為張仁憲建立的,距今將近1500年。每當清晨曉霧迷漫,豐碑突兀,人們想像張公當年統帥千軍萬馬,旗旗招展,威武雄壯的氣勢,美其名曰“唐碑吐霧”。
文安古八景

九川雪浪

為文安遭受洪水災害的境況一說是在縣城東南角眺望城南窪的景象;一說是在曲堤店東南,原大寧橋一帶。古代在河間府境內有黃龍淀,自鎖井口開鑿,至文安縣玳瑁口(在城東南二十五里),通深水(此河清代已湮廢),經火燒淀(在李莊、南各莊、馬武營一帶)轉流入海。當時曲堤店為眾水所匯之區,洪水泛監時一片汪洋。
文安八景其餘七景,或為名人遺蹟,令人嚮往,發思古之幽情;或風景宜人,頗具特色,鄉人引以為榮。唯此景展示過去遭受洪水災害時的情景,令人難以忘懷。
縣誌八景九川雪浪云:“邑居眾水之會,驚濤灑雪,細浪翻銀,鷗陣漁檣,仿佛江南勝概。”在洪水浩劫使文安人民傾家蕩產,妻離子散之際,猶能在洪水滔天狂風巨浪之中品出江南勝概,實在不敢苟同。九川雪浪圖作者靳之火斤詩云:“頻遭昏墊嘆懷襄,浪卷殘村九派狂。老輩錫名非樂水,願憑竹帛繪流亡。”確實是文安窪遭受水災慘狀的真實寫照,也表現出他對平民百姓的同情之心。
文安古八景

萬柳金堤

這是大清河南堤,又稱千里堤。因為沿堤栽植柳樹,長堤橫亘,高柳參天,碧水東流,漁舟蕩漾,宛然一幅美麗的圖畫。大堤有柳樹的護衛,取固若金湯之意,所以稱為萬柳金堤。
沿河之堤傳自秦漢始修,宋明以後不斷重修,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知縣史天佑創修大堤,自縣西南大、小王東起往北往東,又往東南至王李墳止,全長一百五十里,高大堅固,多少年來成為防洪屏障。據縣誌記載,此為千里堤的創始。至清朝廷修,上接保定縣(個新鎮原為舊保定縣城)官堤,下至富管營。明萬曆四年(公元1576)知縣王湘令百姓沿堤栽植柳樹。數年之後,樹長至合抱不攏。每逢汛期,伐乾為樁,把技權砍下來可用做下樁後填充的軟料,間或有短缺則及時栽補。還制定了嚴厲的禁令,有私自砍伐者嚴懲不貸。清康熙十一年(公元 1672)知縣崔啟元有詩讚曰:“史公堤上萬株楊,不數當年召父棠。為語居人匆剪伐,秋時猶記怒濤狂。”告誡人們說,史縣令為人民辦事,沿堤栽柳,意義深遠,要愛護柳樹,不要砍伐,要看到它防洪固堤減少洪水災害的重要作用。其成為文安一景是當之無愧的。
萬柳金堤萬柳金堤

蘇公勝跡

在縣城北20公里蘇橋鎮,北臨大清河與霸州相望。因宋代蘇洵曾授霸州文安縣主簿,故該縣曾建橋及蘇公祠,祠在河北,清代已廢。雖雲蘇公勝跡,其實蘇洵並未到縣任職。
《讀史方輿紀要》:“蘇家橋在縣東二十里(原文如此),當往來孔道,靖難初,燕王自固安渡拒馬河駐師蘇家橋即此。”朱彝尊原按:“蘇橋,縣誌謂蘇明允(蘇河字)故跡,載詩云:‘蘇公曾接文安簿,河上蘇橋自昔傳。’然明允為文安主簿以修禮書授秩,未嘗赴州也。”
清乾隆三十二年御製蘇橋雜詠四首之一:“修禮予之主簿祿,幾曾赴任柳河廳?長橋卻說老蘇建,未讀歐陽墓志銘。”三十五年御製題蘇橋二首之一:“姚癖陳州洵霸州,太常因革禮同修。了知食祿弗任事,宋史刪文本細求。”
歐陽修《故文安主簿蘇公墓志銘》:“初,修為上其書,召試紫微閣,辭不至,逐除試秘書省校書郎。會太常修篡建隆以來禮書,乃以為霸州文安縣主簿,使食其祿,與陳州項城縣令姚辟同修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方奏未報,而君以疾卒。實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由此可見,蘇洵被禮部抽調纂修《太常因革禮》,因為這不是常設機構,工資無處開銷,就把他的職銜轉到霸州文安縣,按縣主簿待遇領工資。禮書修成之後,呈奏朝廷,未等批覆下來,他就病故了,當時是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 1066年),他活了五十八歲。說明蘇洵並未到過文安。
文安古八景

孟母高台

位於大柳河鎮東一公里,富各莊村北。原來有一高大的土台,台下有洞,深廣莫測,相傳為宋將孟良藏母處,台下有碑,題日“孟母之墓”。清朝末年碑已不存。1958年前還有不太高的土台,方圓十幾米。
據傳說宋將孟良出身貧苦,幼年喪父,由寡母撫養成人。幼年魯莽,好打抱不平,經常與人打架鬥毆,不聽勸解,可是他母親到場,一句話他就立刻停手。長大之後雖然粗直豪爽,但忠勇過人。楊延昭任保州(保定)知府時,屢敗北國(契丹)入侵兵將,威震三關,在任二十多年,北國人都稱他為楊六郎而不敢叫他的名字。孟良深得楊延昭信任,雖為主從,情同手足。三關口在宋朝是幽薊二州的邊防重地:益津關就在21世紀初的霸州市;瓦橋關在今雄縣南的河沿上,這條河古稱易水,又叫拒馬河,就因為河水淺不可渡船,深不能跑馬,能阻擋北國騎兵;高陽關也叫草橋關,在高陽縣。當時戰事頻繁,邊境很不安定,孟良對母親特別孝敬,伺候母親的事都要自己做。可是母親年紀大了,惟恐為國家盡忠之日長,為母親盡孝之日短,所以不論轉戰到什麼地方,都用車拉著老母隨軍,以便早晚侍奉,二十餘年如一日。後來老母病故於益津關,孟良痛不欲生,因為連年爭戰,烽煙不息,沒時間把靈樞運回故鄉,就由楊六郎百般勸解,後來決定暫埋葬在靠近邊關的後方,距離屯集大軍糧草重地廣陵城不遠的大柳河,可以趁押運糧草之機順便祭掃。為怕年長日久被湮沒,就在墳上積土建成高台,希圖永遠流傳。這個傳說雖然有些附會,但宋朝楊延昭鎮守邊關的三關確實是在這一帶。
文安古八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