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薩特這部自傳是別出心裁、洗舊翻新之作,不同於一般的自傳。作者獨闢蹊徑,不以敘述悲歡離合、時運興衰的經歷取勝,而把筆墨集中在自身內心的追求和心跡的剖白上,多層次地抒寫自己潛在的心聲。薩特的著作卷帙浩繁,內容龐雜參錯,博大精深,文字又艱深晦澀,令人望洋興嘆。但他的這部自傳卻表現出他還有纖細入微、玲瓏剔透的一面,且文字洗鍊,言簡意賅,新穎脫俗,不落窠臼。他在瑣碎的家常和世俗的應對中挑選一個片斷,一個見聞,一個情緒,一個印象,一個想像,一個幻覺,間或穿插英雄傳奇、歷史掌故甚至神魔靈異,寄託他的哲理,以小見大,化尋常為卓異,給人以透視感,甚至細枝末節也可用來揭示人生的重大問題,好像一切事情都包容在他的哲學之內。由於他對自己的童年和童年殘存的一切以及外祖父這一代“世紀末”的殘暉採取否定和批判的態度,全書瀰漫著反諷的基調和揶揄的筆觸。時而正面敘述,時而反面烘托;時而正話反說,時而反話正說;間或運用誇張甚至漫畫的手法,詼諧、俏皮而瀟灑、超脫,妙趣橫生地向讀者展示他自我發現,自我擴張,自我認識的過程,同時也向讀者展現當時的世態習俗,這也可說是刻畫頹俗的諷世之作。書中的絕大部分素材取自作者六歲至十一歲的經歷,但已足夠構成一部完整的內心生活的自傳了。薩特認為在人生的長跑旅途中至關重要的是“起跑突破的能力”,“一旦衝破束縛,便能騰空而起”,然後就是“重複”,“不斷再生”,一直跑到終點。的確,我們細心閱讀,掩卷凝思:薩特的主要哲學思想和倫理觀仿佛都已歷歷在目。無怪乎,作者雖然不止一次說要續寫自傳,但始終未成其美。大概沒有必要了吧。再說,誰想了解他的具體經歷,去讀西蒙娜?德?波伏瓦寫的回憶錄好了,那裡有詳盡的記載。
社會評價
《文字生涯》發表後,法國以至整個西方文壇反響熱烈,很快被譯成各種文字(包括蘇聯的俄譯本)。薩特罕見地受到了各界各派的一致好評,他的自傳無爭議地被視為大手筆獨具隻眼、獨運匠心的文學精品。諾貝爾獎金的決策者們以為薩特經歷了十餘年坎坷的社會活動家生涯之後回到了純文學的領域,為了表彰他的成就,決定向他頒發諾貝爾文學獎金。但是出乎人們的意料,薩特謝絕了這項世界性的最高榮譽。因為這項榮譽不符合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作為資產階級營壘的叛逆者,他在皈依、覺醒、解脫之後,決不肯再回到資產階級營壘。這在他的自傳中已經說得清清楚楚:“我成為背叛者,並堅持背叛”;“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清賬”。他不屑躋身於“榮譽席”之列,對他,“過去沒有作用”,而“未來吸引著”他。
作者軼事
他似乎以自己的行動發展了我國的一句老話:“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現在種種譬如今日生”,將來種種譬如今日死。他不願被榮耀置於死地,而要“從死灰中再生,用不斷的創新把自己從虛無中解脫出來”。他說:“每時每刻都是我的不斷再生。”重新開始,成為新人,這是他生活的強烈願望。他的成就在他看來算不了什麼,等於零,隨風而逝:“必須一個小時比一個小時幹得更好。”他總是他自己,同時又是另一個人,不斷創造新的自我,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他確信:“我的心臟的最後一次跳動剛好落在我著作最後一卷的最後一頁上”;“我最好的書是我正在寫的書”,“明天寫得更好,後天寫得好上加好,最後以一部傑作告終。”他當時正潛心於他的鴻篇巨製《家庭的白痴》,後來一直堅持寫到雙目完全失明方始擱筆,終於以他驚人的毅力實踐了自己的諾言。
作者簡介
薩特(1905—1980),二十世紀法國最主要的哲學家、存在主義代表人物、文學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薩特一生著述甚多,哲學著作有《想像》《存在與虛無》等;文學作品有長篇小說《自有之路》,中篇小說《噁心》,短篇小說集《牆》,劇本《蒼蠅》《恭順的妓女》等。他的學說對法國及整個歐美的思想文化界曾產生深刻影響,至今具有強大的生命力。1964年,由於自傳體小說《文字生涯》,瑞典文學院決定授予薩特諾貝爾文學獎,但他拒絕接受。
編輯推薦
《文字生涯》是一本作者以敘述自己童年生活為主的小說,同時又是作者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判。通過這些貌似平凡、瑣細的小故事,可以看出作者的存在主義思想的胚芽和他的學說的出發點。總之,這既是一部令人興味盎然的、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學作品,又是了解薩特其人所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資料。
《文字生涯》詼諧俏皮、妙趣橫生地講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認識和自我實現的過程,解釋存在主義思想和整個學說的出發點。
譯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