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細胞

《文化細胞》是陶行知所著作品,出自於《陶行知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化細胞
  • 作者:陶行知
  • 作品出處:陶行知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一般人只要一提到教育便聯想到學校,一提到普及教育便聯想到普設學校。他們好象覺得學校是惟一的教育場所,如果要想普及教育便非普設學校不可,倘使沒有錢普及四年的學校教育,他們便退一步主張普及一年的學校教育,甚至於退到四個月、兩個月、一個月的學校教育。萬一不能普及全天的教育,他們想半天、二小時、一小時也是好的,但必須在學校里辦。仔細把它考慮一下,這種意見只是一種守舊的迷信。我們若不跳出學校的圈套,則普及現代教育在中國是不可能。我不說學校沒有用,但學校之外,我們必須創造一種下層文化的組織,適合大多數人的生活,便利大多數人繼續不斷的長進,才是有了永久的基礎。
我建議要創造一種文化細胞。每一家,每一店鋪,每一工廠,每一機關,每一集團組成一個文化細胞。這種細胞里的分子有兩種:一是識字的,一是不識字的。我們叫每一個細胞里的識字分子教導不識字分子,說得正確些,我們要叫識字分子取得現代知識精神,連文字一同教給不識字的分子。這樣一來,每個文化細胞里的分子都能繼續不斷的長進。任何文化細胞里倘若識字分子過剩,可以分幾個出去,幫助缺少識字分子的細胞。這種文化細胞在山海工學團範圍以內叫做工學隊,為工學團最下層之組織單位。俞塘稱它為生活教育團,安徽省會稱它為普及教育團。有人建議稱它為自學團或共學團。名字不同,無關重要,但他們有一點相同,便是感到專靠學校來普及教育在中國是很勉強,不易做到;即使做到了,也是一種短命教育,沒有久遠的長進。所以要在學校之外創出一種較為自然之組織來救濟,不但要謀教育之普及,並要謀所普及之教育得以繼長增高。他們用得著學校的地方,不妨先開一個學校。鋪中、家中連一個識字的人也沒有的地方,不妨叫每家每鋪先派一人每天來校學半小時或一小時,再依即知即傳之原則,把各個文化細胞成立起來。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又名知行,安徽歙縣人,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及社會活動家。早年求學於歙縣崇一學堂、杭州廣濟醫學堂和南京金陵大學等教會學校,1914年夏畢業於金陵大學文科。同年秋赴美國留學,先後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獲政治學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17年夏歸國,應聘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專任教員,後升任該校教務主任兼教育專修科主任。其間力主教學改革和促進新教育運動,並為杜威、孟祿等美國學者來華講演等活動擔任部分翻譯。1921年後,先後主編《新教育》等教育刊物,參與新學制改革和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等教育改革活動,參與發起成立中華教育改進社等教育團體,推行平民教育運動和鄉村教育運動,主持創辦安徽公學、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山海工學團、香港中華業餘補習學校、重慶育才學校和重慶社會大學等新型教育機構,並在長期的教育改革和辦學實踐過程中創立“生活教育”學說。在抗日戰爭前後,曾先後發起並推行普及教育、國難教育、戰時教育、全面教育和民主教育等教育運動,並為民族抗戰事業的勝利,在1936年7月至1938年8月間先後前往歐美亞非等28個國家及地區宣傳抗日救亡。1946年7月25日病逝後,被毛澤東稱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留世著作輯入《陶行知全集》等。編者簡介餘子俠(子峽),湖北蘄春人。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近現代史所兼職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有者。學術兼職有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全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社科聯委員等。近十年來,獨著和合撰《工科先驅 國學大師》等學術著作6部,主編和合作主編大型系列學術著作“中國著名大學校長書系”(1、2輯計18部)、“中外教育交流研究叢書”(6卷本)、《日本侵華教育全史》(4卷本)、《中國人留學史》(上、下冊)、《湖北考試史》(上、下編)等,並在《近代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多部(套)學術著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