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弘福寺是我國西南一座名剎,具有重要的佛教文化研究和開發利用價值。本書運用文化人類學和文化地理學理論方法,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闡釋在貴州佛教歷史背景下,弘福寺歷史滄桑,它建立和發展的自然、人文社會環境,寺院建築和文化生態景觀、寺院職能分工與管理,從古代寺田到現在以宗教旅遊為主的經濟活動,以及僧俗二界經濟、文化等交流與互動,說明在當代條件下,佛教寺院存在所具有的社會文化意義。本書可供宗教、哲學、人類、歷史、地理、文化、社會、人口、旅遊等有關部門的實際工作者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化禪林
- 作者:許桂靈&司徒尚紀
- ISBN:9787105067275
- 類別: 文學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
許桂靈,女,漢族,福建莆田人。1996年貴州教育學院英語本科畢業,2002年貴州大學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山大學區域文化地理博士生。發表專著有《暮鼓晨鐘:佛教寺院文化人類學考察》、《文化禪林》,以及《廣東華僑文化景觀及其地域分異》、《英語在嶺南傳播的歷史與影響》、《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粵港澳區域可持續發展空間關係分析》等關於珠江流域地域文化的論文多篇。
司徒尚紀,1943年生,廣東陽江人。196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經濟地理專業,繼在湖南軍墾農場勞動鍛鍊,1970年分配在湘潭縣工作,先後從事過圖書發行、物資保管、地質調查、採購等工作。1978年考上中山大學歷史地理研究生,1981年畢業,獲碩士學位。1984年考上北京大學歷史地理博士生,1986年獲博士學位。仍回中山大學工作,1988年為副教授,1993年為教授,1994年為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歷史地理和區域文化地理,尤其對嶺南史地深有研究,已出版獨著14部、合著3部,論文近百篇,約共500萬言。主要著作有《海南島歷史上土地開發研究》、《海南開發》、《簡明中國地理學史》、《嶺南史地論集》、《廣東文化地理》、《吳尚時》(地理學家傳)、《廣東歷史地圖集》(主編)、《嶺南海洋國土》、《開創·探索·前進》(主編)、《廣東政區體系:歷史·現實·改革》、《肇慶市地名志》(主編)、《珠江傳》、《縣域規則的理論方法與實踐》(合著)等。系廣東省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地名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等。獲省部級獎勵,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被收入多種中外名人詞典。現從事嶺南廣府、客家、福佬民系的歷史人文地理比較研究,涉及各民系歷史、文化、人物、風俗、方言、藝術等領域。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文化視野下的佛教寺院
第一節 佛教寺院文化人類學考察
第二節 佛教文化地理學考察
第二章 佛教在貴州
第一節 佛教在貴州歷史發展
第二節 弘福寺歷史滄桑與貢獻
第三章 弘福寺地理環境
第一節 弘福寺自然環境與資源
第二節 弘福寺社會人文環境
第四章 弘福寺建築文化景觀
第一節 寺外建築景觀
第二節 寺院平面布局與功能
第五章 弘福寺職能分工與管理
第一節 機構組織
第二節 職能分工
第三節 寺院運作
第六章 弘福寺經濟活動
第一節 古代寺田
第二節 寺院經濟來源
第三節 對外經濟與交流活動
第七章 弘福寺文化生態
第一節 弘福寺歷史上文化生態
第二節 弘福寺文化生態現狀
第八章 弘福寺僧眾和居士群體
第一節 神聖空間裡的生活
第二節 僧眾結構
第三節 僧尼地位
第四節 尼士群體
第九章 弘福寺宗教活動
第一節 佛教節日
第二節 儀軌和法事活動
第三節 對外宗教交流
第十章 結論
第一節 弘福寺文化總體特徵
第二節 新形勢下弘福寺宗教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黔靈山弘福寺赤松和尚訂的清規
黔靈山弘福寺管理試行辦法
弘福寺藏經樓經錄
後記(一)
後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