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是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從不同的人類學視角回顧了西方人類學的歷史,同時選錄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國人類學家與相關學科的學者對於這些歷史的反思與推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
- 出版時間:2009年5月1日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512 頁
- ISBN:9787300101972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叢書名:社會學前沿論叢
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一般指本詞條
《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是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從不同的人類學視角回顧了西方人類學的歷史,同時選錄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國人類學家與相關學科的學者對於這些歷史的反思與推進。
《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是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從不同的人類學視角回顧了西方人類學的歷史,同時選錄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國人類學家與相關學科的學者對於這些歷史的反思與推進。內容簡介《文化的表達:人類學...
《民俗事象與族群生活:人類學視野中羌族民間文化研究》是2018年8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祥林。內容簡介 《民俗事象與族群生活:人類學視野中羌族民間文化研究》以羌族“民俗亨象與族群生活”為對象,既從民俗事象透視族群生活,又從族群生活解讀民俗事象;既涉及民俗符號在族群表達中的運用...
《人類學視野中的劍川白族民居》是第一本從人類學視野切八研究劍川白族民居的專著。劍川作為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交通樞紐,是保存白族傳統文化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巴蜀文化、中原漢文化、吐蕃文化、南亞和東南亞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匯融合,造就了劍川白族發達的物質文明和開放的人文精神。劍川是全國白族人口比例最高...
人類學(Anthropology)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社會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人類學是一門以人類體質及文化為研究對象的綜合性學科,它與考古學、語言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宗教學和心理學等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繫;人類學既研究傳統社會,也研究現代社會,既研究陌生的異文化...
《文化人類學經典選讀(下)》是2007年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波鵬 (Herbert Applebaum)作品目錄 第七篇 文化唯物論與馬克思主義 第十九章 文化唯物論的理論原則:對一個文化科學的奮鬥 第二十章 文化唯物論與可能性的問題 第二十一章 人類學的視野與界線:馬克思人類學的觀點 第二十二章 演化的...
他廣泛占有民族志資料,以清晰的思路和筆觸,對人類審美的普遍性、世界各文化中的審美偏好等問題予以探究,分析了審美的普遍主義和文化相對主義。審美人類學對於國內學者來說,乃一新的研究領域,新的研究視野,對於當前的美學研究和藝術學研究頗有借鑑意義。作者簡介 范丹姆(Wilfriedvan Damme)(1960—),荷蘭萊頓...
第一節 認同是文化建構的核心問題/119 第二節 文化認同的鑰匙:儀式/127 第三節 儀式與審美認同/139 第五章 儀式、審美與文化交流/157 第一節 審美交流的三種闡釋/158 第二節 儀式交流的審美維度/172 第三節 儀式:審美負載的文化交流/181 結 語/189 附錄一 被建構的美:審美人類學視野中的“美”...
馬克思晚年“人類學轉向”的美學意義及其如何推進審美人類學的發展等問題做出了一系列富於開拓性的探索,將使當代美學研究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尋找到新的觀察視角和闡釋基礎,是恢復和激活美學對現實問題的思考與批判的一種有益嘗試,同時可為探討邊緣少數群體審美文化的存在之合法性及其特殊表達方式的價值意義奠定基礎,從而...
第一編 文學人類學:理論視野 文學人類學知識考古 彭兆榮 / 021 自由交流與學科重建——文學人類學的提出黃向春 / 032 探尋文學世界的形上意義——論文學人類學的本體旨歸 梅新林 / 042 文學人類學的當代命題 李西建 / 054 後現代、後殖民主義與文學人類學 張德明 / 063 跨文化解釋的有效性葉舒憲 段從學 / ...
2012a “城市化抑或華人化——曼德勒華人移民、經濟發展與族群關係之研究”,刊於《南洋問題研究》,總151卷第3期,頁67—75。2012b “現代世界中的泰國佛教——一個人類學的視野”,刊於《東南亞研究》,2012年第6期,頁99—105。2012c “遷徙、飲食方式與民族學文化圈—— 緬甸華人飲食文化的地域性再生產”...
權力合法性的基礎 第五章 結語 一、天下體系與王朝邊陲 二、文化與權力的國家視野 三、從邊陲歷史看中華民族之認同 附錄 造土官皇帝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蔣俊,男,漢族,1978年生,廣西全州人,廈門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
《文化樹》的書名意在表達文化不是僅有一根主幹的進化樹,而是像熱帶的榕樹,擁有各種枝權交疊的不定根和氣生根。儘管文化演進的過程有傳播、假借和分歧等多種發展方式,但是依然可以追溯到史前的源流中。林頓在書中用事實和例證批評了歐洲中心主義,以開闊的視野和寬容而優美的筆調描繪出東南亞、西南亞和歐洲、埃及...
第三章 黑衣壯祭祖儀式的審美文化特徵及價值 第一節 黑衣壯祭祖儀式的文化概觀 第二節 黑衣壯祭祖儀式的原生態文化特徵 第三節 黑衣壯祭祀儀式的審美特徵 第四節 黑衣壯祭祖儀式的審美文化價值 第四章 審美人類學視野下的審美制度 第一節 審美制度與審美人類學 第二節 審美制度的表達機制 第三節 審美制度的...
他把文化定義為生態系統的機制。承載量(環境與文化綜合作用的結果——譯者)與資源消耗是拉柏波特研究的主要課題。這一研究是在紐幾內亞進行的田野調查,他完成了儀式、宗教、生態的基礎系統研究,這一研究被定義為共時性功能主義性質的學說。科學的進化論;人類學的功能主義;新生態學對拉柏波特的研究構成了重要影響。...
第一講 歐洲文化的語言視界 語言是世界的尺度 思想史的語言轉向 語言是創造性的精神活動 語言的靈魂是民族精神 第二講 美洲文化的語言視界 人類學的語言視野 語言綱目與文化模型 語言分析的人文主義范型 人類認知的語言限度 語言與文化的結構通約 第三講 中國文化的語言視界 本體論的語言觀 作者簡介 申小龍,1952年...
三 中國視野下的國家與社會理論 四 社會的傳播邏輯:文化人類學的視角 第二節 我國對外文化傳播的發展歷程 一 中國古代的對外文化傳播 二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時期的對外文化傳播 三 改革開放以來的對外文化傳播 四 對外文化傳播的終極目標: 國家形象 第三節 我國對外文化傳播中的國家力量與問題 一 國家的傳播...
第一講 歐洲文化的語言視界 語言是世界的尺度 思想史的語言轉向 語言是創造性的精神活動 語言的靈魂是民族精神 第二講 美洲文化的語言視界 人類學的語言視野 語言綱目與文化模型 語言分析的人文主義范型 人類認知的語言限度 語言與文化的結構通約 第三講 中國文化的語言視界 本體論的語言觀 實踐論的語言觀 語言哲學...
1970年代之後,西方的“文化研究”從早期對工人階級及其亞文化的關注擴展開來,把注意力集中到性別、種族、階級等文化領域中複雜的文化身份、文化認同等問題上,關注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以及媒體在個人、國家、民族、種族、階級、性別意識中的文化生產和建構作用,運用社會學、文學理論、美學、影像理論和文化人類學的視野...
寮國北部Lanten人的學校教育:人類學視野中的個案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2009.6 “社會組織與政府關係模式研究”(《甘肅社會科學》,2009.5)“在異域做田野:寮國的經歷――兼論田野資料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問題”(《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9.5)“土瑤學校教育與社區經濟發展狀況調查——文化教育人類...
相繼獲得過四川省文藝評論獎一、二等獎,田漢戲劇獎二等獎,中國文藝評論獎三等獎,中國戲劇文學獎一等獎,以及國家文化部文化新聞獎、四川省政府政務調研獎、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等。出版圖書 科研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民俗事象與族群生活——人類學視野中的羌族民間文化研究”(10YJA85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