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哲學

文化的哲學

本書為別爾嘉耶夫文集第一卷,譯自俄文版別爾嘉耶夫文集第二卷,由莫斯科藝術出版社1994年出版,原書名為《創作、文化和藝術的哲學》。全書收有他關於文化、文藝創作與藝術方面的文章19篇。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媒體評論,

圖書信息

字 數: 332000
版 次: 1
頁 數: 352
印刷時間: 2007-8-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208069138
包 裝: 平裝

內容簡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原以單行本的形式由YMCA出版社於1923年在布拉格出版,是別爾嘉耶夫論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藝創作與藝術方面的代表作,它與首次發表於1918年3-4月《俄國思想》第39-61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中關於人的啟示》一文,構成了別爾嘉耶夫論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藝創作與藝術方面的姊妹作。前者側重於挖掘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中所體現的世界觀問題,後者側重於揭示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中所體現的關於人的啟示問題。
《斯塔夫羅金》一文首次發表於1914年5月《俄國思想》第80-89頁。別爾嘉耶夫認為,《群魔》的悲劇是著魔和瘋狂的悲劇。陀思妥耶夫斯基從中揭示出俄羅斯精神形而上的歇斯底里。所有人都著了魔,所有人都發了瘋,所有人都在抽搐和痙攣。只有斯塔夫羅金一人沒有發瘋,他驚人地平靜,死人般地冷漠;他無聲無息,有氣無力,完全僵化。這就是《群魔》的全部實質所在。而斯塔夫羅金本人只剩下一副死亡的面具,這副面具遊蕩在由曾經的活人製造的瘋狂中。這是死人斯塔夫羅金的面具和被他用盡耗光了精力的瘋狂。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
第一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形象
第二章 人
第三章 自由
第四章 惡
第五章 愛
第六章 革命。社會主義
第七章 俄羅斯
第八章 宗教大法官。神人和入神
第九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我們
第二部分
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中關於人的啟示
斯塔夫羅金
悲劇與日常現象
K.列昂季耶夫:反動浪漫主義哲學家
基督和世界:答B.B.羅贊諾夫
論俄羅斯人內心“永遠的婆娘氣”
20世紀初的俄羅斯精神復興和《路》雜誌:《路》十周年獻詞
克服頹廢主義
新基督教(Ⅱ.梅列日科夫斯基)
反映文化的魅力:關於B.伊萬諾夫
藝術的危機
俄羅斯的誘惑:關於A.別雷的《銀鴿》
星辰的小說:對A.別雷的小說《彼得堡》的思考
模糊的面貌
л.托爾斯泰
л.托爾斯泰宗教意識中的舊約和新約
為A.勃洛克辯護
關於E.波普拉夫斯基的《日記》
俄漢人名對照表

媒體評論

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終於在2007年9月推出了他的皇皇巨著——《世俗化時代》(A Secular A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September,2007),他在書中以思想史的方式展現了現代社會從宗教氛圍中展開世俗化的過程,不過直到今天,這個世俗化進程並沒有能夠完全宰制現代社會,上帝也似乎並沒有因此就死去,相反宗教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泰勒從而試圖以這樣一本厚達800多頁的著作來對現代社會的單一世俗化理論提出挑戰,現代化應該是多元的,而且還應包含了民主的政治實踐與超越意義的尋求,這一結論其實今天看來,與他過往的想法無大差別,但是當一個垂垂老矣的人以這樣一本著作來為其思想作出確認時,我們或許應該對此認真對待。
接著泰勒的思路,現代社會中對於宗教的了解非但不是多餘,反而是多重現代性中的必要內容。中國人對於西方宗教的各派,儘管引介無數,其實並不算熟悉。我們曾經對俄羅斯思想家的熱衷,其實也並沒有激發起了解俄羅斯東正教傳統的興趣,但是當我們閱讀像別爾嘉耶夫的《文化的哲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這樣的著作時,卻仍然不斷地看到東正教的巨大背景隱約其後,而這只需要閱讀該書的第一部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就可以獲得強烈的感受。在我個人的思想啟蒙初期,俄羅斯的思想曾經作為一種鼓舞性的力量產生出極大的力量,後來卻跟隨所謂主流的思潮浪蕩在英美分析哲學中,並奉為圭臬,今天重讀別爾嘉耶夫,非但不會為其表述的模糊曖昧而不滿,反而會覺得,書中所描述的種種真實的體驗才是哲學(或宗教)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同時天主教傳統的著作在國內也陸續被翻譯出版,如德爾圖良的《護教篇》(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7月)就是古羅馬著名的基督教護教作品,而石敏敏先生所翻譯的西塞羅的《論神性》(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6月)也已出版,對於專業研究者而言,固然可以藉助這些譯本了解古羅馬拉丁文化的細節,而我們這些“檻外人”或許需要了解的是,古希臘與羅馬這兩個文化璀璨的時代,哲學家們均無法與宗教脫離干係,今天的我們又有怎樣的把握來把宗教經驗驅之門外,充耳不聞?
“上帝死了”,是尼采說的,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哲學家,說出了揭穿現代世俗思想這件“皇帝新衣”的第一句無忌的童言。但是如果把他僅僅理解成一個破壞者,這無疑又太過偏頗。《華格納事件/尼采反對華格納》(衛茂平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這本書講的似乎是一個音樂的事件,但是對於尼采而言,華格納是他試圖超越時代的一個迷思,他曾經以為華格納的音樂可以如宗教一般拯救心靈,但是後來卻真正認識到,他的音樂其實是現代浪漫派傳統的一個集大成者,體現了現代性的最為核心的部分,比如形式與本質相分離、喜好繁文縟節與華而不實的外在形式。
如此看來,尼采哪裡是一個現代性的開啟者,他簡直就是一個現代性的反對者。不過略微讓我感到疑惑的是,尼採在這本書中回憶古典音樂傳統時,提到了莫扎特,卻不提巴赫。要知道孟德爾頌在1829年指揮巴赫的《馬太受難曲》,重新激發出對巴赫音樂的關注,而尼采生活在19世紀中後期,沒有理由不知道巴赫的音樂,翻閱了《簡明牛津音樂史》(傑拉爾德·亞伯拉罕,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年),才粗粗明白,像巴赫這樣一個教堂音樂的傳統,在19世紀已經由於新教革命與各個教派的紛立而難以為繼,《馬太受難曲》這樣的作品已經難以抵擋大型管弦樂與歌劇的衝擊。而一位朋友更是給我找到一條直接的線索,尼采其實評論過巴赫:“巴赫的音樂中包含著太多原始的基督教,德國性和學究氣,在現代歐洲音樂發展的轉折點上,他總還是把頭扭向中世紀。”如此看來,尼采對古典音樂的看法,或許還需要作更多的細緻考察。另外需要提及的是,這本書還有一個山東畫報出版社在2002年推出的版本,而周國平也曾在《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北嶽文藝出版社,2004年)中收錄有《華格納事件》,我並未比較過這數個譯本的差別,但是按照個人的閱讀感受,衛茂平的這個版本相當不錯,值得推薦。
回到關於中國現代思想的部分,舒衡哲的《中國啟蒙運動:知識分子與五四遺產》(劉京建譯,丘為君校訂,新星出版社,2007年8月)也算是一本老書重出,前有山西人民出版社早在1989年推出的版本,或許那時國內只是對書名顯示出非常濃厚的興趣,對美國的學術研究狀況缺乏了解,作者本有一個中文名(舒衡哲),卻被直譯成微拉·施瓦支,如今重譯出版已經時隔18年,當年被啟蒙所鼓舞的知識分子,如今已經秋葉凋零,看來啟蒙運動也未免不會流於“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尷尬困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