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發展哲學引論

文化發展哲學引論

《文化發展哲學引論》是操奇創作的文化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4月。

該書以“文化如何發展和為何發展的主體論求證”為研究對象,力圖從馬克思哲學視界出發,對文化發展進行主體存在論的哲學探究。該書指出,“文化發展標準”試圖為處於急劇轉型中的當代世界文化圖景提供了一種合理的文化秩序以及世界文化的發展目標。文化發展標準由文化生態的最佳化、文化主體的自由度、文化客體的分化和整合來組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化發展哲學引論
  • 作者:操奇
  • 類別:文化學著作
  • 字數:433千字
  • 首版時間:2016年4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首先界定馬克思哲學的“文化”“文化發展”“主體”概念,在此基礎上深入考察客體自然與文化發展和主體的生產實踐、交往活動、解釋行為與文化發展的複雜關係,最後探討了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發展標準和主體目的。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重要概念理解:馬克思哲學視界
第二章 生產實踐與文化發展
第三章 交往活動與文化發展
第一節 馬克思哲學的文化概念
第二節 發展與文化發展
第三節 主體:文化發展的擔當者
第一節 自然生態與文化發展
第二節 生產實踐與文化發展
第三節 生產方式·文化模式
第一節 存在與交往
第二節 交往活動:文化發展的主要路徑
第三節 交往方式·文化模式
第四章 解釋行為與文化發展
第五章 主體的歷史生成:文化發展的動力和目的
第一節 獨立人格(主體)是文化發展的保障
第二節 先驗批判:文化發展的靈魂
第三節 人格主體·批判理性·文化模式
第一節 主體矛盾與文化發展
第二節 主體歷史生成與文化歷史形態
第三節 人類解放與文化發展目的

作品思想

該書從馬克思哲學視界出發,界定了馬克思哲學的“文化”“文化發展”概念。馬克思式的“文化”概念描述了一種對象性活動,是人類改變和理解人、世界及兩者關係的總和。按其指向的對象,文化包含著自然、社會、自身三個向度的活動,即生產實踐、交往活動和解釋行為。“文化發展”即是主體在這三個向度上重新籌劃並在更高形態上最佳化其總體生活方式,具體是指特定時代特定民族文化共同體在文化主體進步、文化結構最佳化與協調,以及文化模式改良與升級三個方面的辯證否定變革,文化發展最終表征為人的主體性的提升。
和其他文化發展理論不同,該研究指認文化主體的歷史生成是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主體始終是歷史的、具體的、生成的,這一特性內在地構成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主體的文化現成性與存在生成性之間的矛盾。文化現成性構成定在主體,存在生成性構成實在主體,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現成與生成的矛盾、定在與實在的矛盾。文化現成性與存在生成性之間的矛盾在人與自然維度構成了生產力向度的矛盾,在人與社會維度構成了交往力向度的矛盾,在人與自身維度構成了解釋力向度的矛盾,從而形成文化發展的三重動力。這些矛盾在其現實性上表現為個體和群體、個體與文化模式、群體與時代的矛盾。而新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質、文化精神就會通過主體的各種具有革命和批判的本性的生存實踐活動而逐漸生成,它們從最初開始反抗傳統文化部分要素,到最終轉換傳統文化模式,生成新文化模式和新文化主體。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8年,該書獲廣西第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文化發展哲學引論》
2016年4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6510-2

作者簡介

操奇,男,湖北蘄春人,博士,廣東醫學院社會科學部副教授。研究興趣為文化發展哲學、比較馬克思主義、生命辯證法、文化批判。在《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等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參)編著作多部。主編(第一)《藝術文化學》獲武漢市政府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參編《回到文本——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解讀》獲武漢市政府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參與教育部重點課題2項;獨立主持省級基金項目1項,獨立主持廳級基金項目5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