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演進

文化演進(cultural evolution)是一種文化由簡單形式向比較複雜的形式發展的漸進過程。這一課題可用一元線性進化觀點予以論列,將人類的進化過程作為整體加以追溯;也可根據多元線性進化觀點,對每種文化或社會或兩者的任何已知部分,作個別的研究。文化進化之說在18~19世紀新興起的文化人類學領域曾是一種重要概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演進
  • 外文名:cultural evolution
  • 提出者:泰勒
  • 適用領域範圍:人類學領域
大發現年代,固定階段說法,19世紀的一元線性進化學說,摩根的著作,摩根的觀點,人類進步之說,英國哲學家斯賓塞,20世紀的多元線性進化學說,20世紀中葉以後,人類社會的創造發明,近代的歐洲文化,

大發現年代

哥倫布航海探險之後的“大發現年代”(The Age of Discovery),是使歐洲人開始知道世界各地諸“原始”文化(亦即∶諸傳統文化)的一個時代,也是現代人類學的一種濫觴的階段。當時學術界力求解釋這些文化的存在,並想根據這些似乎同自己十分相像的人民的文化概況,來對歐洲社會的發展過程進行理論上的探討。17世紀英國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描述原始人的生活環境是“沒有藝術,沒有文字,沒有社會”,原始人的生活是“孤獨的、貧窮的、骯髒的、野蠻的、短命的”,他實際上是在宣稱有關“未開化人”的一種普遍流行的看法。每一件美好的和文明的東西,都是由這種低級狀態緩慢發展而成的。甚至像伏爾泰這樣一些理性主義的啟蒙哲學家們,也在默認,啟蒙過程是在人類向上的發展進步中逐漸實現的。

固定階段說法

與這種發展進步的概念同時產生的,是另一種“固定階段”的說法,認為人類社會通常要經過三個階段前進,即∶蠻荒階段(savagery)、野蠻階段(barbarism)和文明階段(civilization),但有時還要經過更多的階段。孔多塞侯爵(Marquis de Condorcet)曾列出10個階段,或稱10個“紀元”,其中最末一個自法國大革命開始,因為他認為大革命曾帶來人的權利和人類至善的概念。

19世紀的一元線性進化學說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 B. Tylor,1832~1917)和美國人類學家摩根(Lewis H. Morgan,1818~1881)是人類進化的“文化階段”論的主要倡導者(儘管摩根曾採用“原始民族時期”(ethnical periods)這一術語而未用“階段”一詞)。他們的論述,常常涉及一般性的文化而非個別的文化。有些特殊情況是把個別文化插敘於文章中,以闡明包括對人類及文明全面發展的各種看法在內的一些理論。

摩根的著作

雖然泰勒可以說是一位知名度高而影響頗大的人類學者,但摩根的著作卻對階段論的方法概括得頗為精當。起初摩根對於易洛魁印第安人感到興趣,而對易洛魁人的研究最終使他進而探索世界各種文化,特別是對諸文化的親族制度進行調查。在研究這些制度的過程中,摩根深信他已經找出了他所說的現代社會中的古代遺存物,亦即那些本來屬於更早年代但以某種殘餘形式仍然留在最有現代特色的各社會之中的風俗和習慣。

摩根的觀點

這樣,他認為,社會人似乎是在諸進化階段中前進的,這種階段共有7個,自原始蠻荒階段以至文明階段。同時摩根還引用那些足以代表每一階段的當代諸社會,作為“證據”進行論述,但未包括最低階段。在《古社會》(Ancient Society,1877)一書中,摩根曾綜述其觀點如下∶“因為人類同出一源,其所歷發展過程亦在根本上如出一轍,在各大陸,雖為殊途,但頗一致,而且無論部落或是民族,人類趨向於同一的進步狀態,其形式是十分相似的。由此,可見美洲印第安諸部落之歷史及經歷,多少可以反映出我們先民在相應的條件下所有的歷史及經歷。”這樣一種歷史觀點,如今已為絕大多數人類學者所摒棄。

人類進步之說

文化進化諸概念的發展,到19世紀中葉,由於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受到廣泛支持而大大加速起來。達爾文的進化學說是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源始》(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中提出的。其後社會科學界便採取生物進化諸概念作為一種頗有吸引力的手段,以解決有關社會行為的起源及其發展中諸類似問題。的確,把社會看作一個進化著的有機體這一概念,是研究上的一種生物學類比手段,以前有許多人類學者和社會學家所採用,即使今天,在某些方面,也有必要繼續使用這一方法。

英國哲學家斯賓塞

(Herbert Spencer,1820~1903)曾提出一項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綜合的進化體系。他認為,人類自不太複雜的種進化而來,最初群居而無區別;以後各種社會功能發展起來,乃有祭司、國王、學者、工匠等等之畫分;於是知識就分化為不同的科學。這樣,憑藉不斷增加的社會分工,人類社會連同所有其他變化著的事物就發展進化為複雜的人類文明。

20世紀的多元線性進化學說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就開始出現某些傾向,反對把文化進化現象籠統地加以概括,以圖找出那種無所不包的一般性原則。這種傾向最終成為一種範圍廣泛的反響。稍後,在歐洲也出現了同樣的情形。有關文化諸“階段”的理論,特別受到批判,被視為虛幻之說。所有各種文化,從時間和地區上看,都應該說是獨一無二的。在美國,這個運動是由德國出生的人類學家鮑亞士(Franz Boas,1858~1942)領導的。鮑亞士與其一代學生們--包括潘乃德(Ruth Benedict)和米德(Margaret Mead)--徹底擺脫了那些概要式的論述方法,轉而致力於對原始部落的實地調查工作,收集了大量事實和人造器物,成為現存這些社會中文化進程方面來自觀察而非來自理論的實證。這種“文化史”研究方法統治美國人類學界達半個世紀之久,而且對20世紀上半期其他地方的人類學研究影響甚大,致使高水平的概論性研究和“建立研究體系”做法,都較過去大為減少。

20世紀中葉以後

在一些美國人類學者們中間,再度興起一種適度的文化進化學說,其中較有影響的是懷特(Leslie Alvin White)、斯圖爾特(Julian H. Steward)、沙赫林斯(Marshall D. Sahlins)、塞維斯(Elman Rogers Service)等人。這些新一代的文化進化論者徹底揚棄了普遍的“階段”之說,而把文化進化看成是一種多元的線性發展過程,是由許多前進途徑組成的,而這些途徑則是模式不一、長短各異的。雖然沒有一種適應於所有民族的明確的進化過程,人類在一般條件下總是要進化的,或前進的,而個別民族則能取得一個個突破性的成就,這些成就就為全人類提供機會,使之能夠更加適應於環境,從而支配環境,並且組成更為複雜的人類社會。只有在這種意義的前提下,世界文明的全部內容,才可被看成是一個一元化進程的結果。

人類社會的創造發明

長期積累、逐漸變化的過程。是基本的文化過程之一。與人類進化的歷史相比,文化的演進時間很短。產生農業和畜牧業的新石器時代約開始於10000年前。
在史前或歷史時期的古代,人類雖然有驚人的發明創造,但往往得之於偶然觸發的機會,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社會的公認,有的甚至夭折。因為世界各地沒有能完全聯繫起來,交通亦時斷時續,傳布過程也十分緩慢。文化的演進在古代得不到明顯的進展。直到近代人類有意識、有組織地在世界範圍內推動文化發展,交通條件的改善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文化的演進才得以加快速度,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
由於世界上總有若干地區的文化走在前面,某一文化源地長期積累和匯集後,文化體系漸趨成熟,推廣開來,占有更大的地理區域。例如: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從肥沃新月形地帶的源地向西傳,南達埃及,北抵東南歐;埃及文化最初傳入地中海東岸,以後又通過地中海西傳;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和埃及文化一再圍繞地中海盆地交匯綜合;希臘人約在公元前2000年接受了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克里特島和地中海東岸的文化,創造出新的文化體系──希臘文化,希臘文化再擴展到地中海盆地,並曾返回西南亞。

近代的歐洲文化

無論物質技術和意識形態都出現了革命性變化,在現代文明的形成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工業革命的完成,世界市場的建立,以及隨著歐洲人作為殖民者向海外擴展,使得歐洲文化影響到全世界。
在文化的演進過程中,人們面對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的變化,其智力、心理反應緩慢,不相適應時,往往會出現一次文化斷裂(或延遲)。如古埃及文化和古希臘文化的繁榮以及後來的衰落。全世界古文化中只有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延續數千年之久,但甚至印度文化也曾出現過斷裂現象。也有一些文化在演進的過程中因承受環境的壓力過大而處於停滯狀態。如愛斯基摩人的文化。愛斯基摩人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冰雪環境裡,為維持基本生活耗費絕大部分精力,使其文化處於停滯狀態。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不同的文化相互接觸。因此,一種文化必須不斷創新和汲取其他文化的營養,才能促進自身的發展,對世界文化作出貢獻,否則必處於停滯和衰落的狀態。
(王煦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