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支持雲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的下發及《雲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總體規劃》的批准,極大地推進了雲南橋頭堡戰略的實施,而橋頭堡建設的深入推進,為雲南文化產業走出去,推進雲南文化橋頭建設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背景介紹,民族事業,文化產業,文化遺產保護,對外交流,人才隊伍建設,
背景介紹
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楊志今,雲南省政府副省長高峰,分別代表文化部和雲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合作協定。
協定將通過五個方面的合作,實現以下目標:圍繞國家關於雲南橋頭堡建設的戰略部署,大力發展雲南民族文化事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文化部與雲南省簽署協定,加快推進雲南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深化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把雲南建成中國面向西南開放文化交流的重要視窗,為雲南橋頭堡建設提供文化支撐,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和氛圍。
民族事業
積極推進構建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及運行保障機制,加大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力度,積極舉辦文化活動,促進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和社會和諧。加強州、縣、鄉、村基層文化場館建設,建立靈活機動、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大力推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畫、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的實施。在邊境口岸建設“國門文化”交流中心,在邊民互市點(邊境通道)建設“國門文化”友誼廣場,在邊境一線行政村建設“國門文化”交流設施,在邊境地區、民族自治地區和貧困山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
文化產業
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形成項目集中度高、產業集聚力強、市場帶動作用大、區域特色鮮明的少數民族文化產業,擴大對外文化服務貿易。打造昆明民族文化產業園區、“藏羌文化走廊”等,帶動演藝、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生產、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等領域的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的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大湄公河次區域文化產品博覽園。對雲南民族文化產業重點項目,特別是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利用項目給予支持。
文化遺產保護
加強雲南文化遺產保護,加大投入力度,創新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整體提升雲南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使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傳承和弘揚,文化遺產事業全面協調快速發展。積極開展與東南亞、南亞國家文物保護及考古方面的合作,建設“東南亞南亞考古研究與文物保護基地”。開展大型遺址公園建設試點,探索大型遺址保護利用的新路子。實施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館建設工程,建設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館。建設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支持雲南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
對外交流
以民族民間工藝、演藝娛樂、文物博物、文化旅遊、文化會展、文化創意、文化藝術人才培訓、數字內容和動漫、網路遊戲等領域為重點,建設一批文化交流重大項目、重要基地和知名品牌。文化部積極協調,推進我國與東南亞、南亞及其他國家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打造以雲南為中心的我國面向西南文化交流合作圈。建設西南國際民族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國—東協”數字文化網路基地、東南亞南亞民族民間藝術博覽園等。創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文化藝術活動、文藝賽事、文化論壇等,開展“七彩雲南東南亞南亞行”等文化交流活動,舉辦“中國—東南亞南亞民族藝術節”。積極支持雲南文化企業、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走出去”,開拓國際文化市場。為雲南文化企業在境外落地、實現海外經營本土化及打造外向型文化產品,提供幫助。
人才隊伍建設
結合實施“文化藝術名家工程”和“少數民族人才培養工程”,在文化藝術人才培訓和聘請國外專家學者的政策上給雲南以傾斜。共建西南國際民族文化藝術教育機構或教育培訓基地,定期舉辦面向東南亞、南亞國家的文化藝術培訓。在雲南建立國際文化藝術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為文化橋頭堡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為雲南特有少數民族、人口較少民族和跨境而居少數民族培養一批拔尖藝術人才。文化部推動部直屬單位在人才培養、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文化遺產保護技術、文化理論政策研究等方面建立對口援助機制,提高雲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水平和能力。
協定簽署後,雲南省政府將加大對文化建設的投入,確保文化投入隨著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增長而穩定增長,財政資金優先安排文化建設,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文化建設。文化部將加強對雲南文化工作的指導,在項目安排、資金支持、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雲南支持和傾斜。支持雲南在面向東南亞、南亞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對合作領域和項目給予優先安排和重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