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本體與美學理論建構(文化本體與美學理論建構:聶振斌美學論文集)

文化本體與美學理論建構

文化本體與美學理論建構:聶振斌美學論文集一般指本詞條

《文化本體與美學理論建構》是2009年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聶振斌。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文化本體與美學理論建構:聶振斌美學論文集》是筆者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自己所寫論文中選出27篇成集的,其中大多篇章已經在刊物上發表。這次出版,文字上或多或少都有修改,只有少數幾篇尚未發表。27篇論文雖各自獨立,但無論是內容、觀點,還是邏輯結構,都是密切相關的,或相互補充,或表現為一種歷史發展。這些論文大而言之,可分為四個方面:
第一部分計4篇,是從歷史源頭上探索中國學術思想(包括哲學思想美學思想、藝術思想、教育思想等)的產生與發展。這個源頭,從社會實踐方面說,就是上古三代以來所實施的禮樂教化,從思想方面說,就是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興起,尤其儒家更起了主導作用。禮樂教化是社會實踐活動和文化精神活動的統一體,它發展到西周時代已處於系統、完善的成熟階段。但如此長的禮樂教化實踐,卻不見關於禮樂教化的思想言論。直到西周末年和春秋初年出現了“禮崩樂壞”(社會政治制度層面)局面,從而促使人們起而說禮論樂——中國學術思想萌芽。禮樂教化與儒學的關係最直接、密切。孔子“克己復禮”,在政治上雖屬不可能,但孔子把禮樂作為教育學生的重要科目和批評對象,使禮樂變成純文化而流傳千古。作者之所以對中國學術思想產生的這個源頭感興趣,原因在於這箇中國文化歷史源頭,幾十年來因禮教被否定、詛咒(如“禮教吃人”),提倡禮教的儒家被批判,而被忽視,被誤解,使中國源遠流長的學術、教育,得不到正確的認識和解釋。
第二部分計10篇,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史論集。所論都是作者所最感興趣的人物和題目,而先秦儒家的美學思想是這一部分的重點。作者之所以對儒家感興趣,也是由於中國進入現代社會之後,一個很長時期儒家受到極不公平的對待。儒家與禮樂文化是一種天然聯繫,儒家為禮樂相濟的教育傳統奠定了思想基礎,繼承、發展、弘揚了禮樂文化的精神。儒家思想不僅經常被官方政治所利用而成為統治思想,也是培養、塑造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思想來源。
第三部分計7篇,是中國現代美學思想史論集。所論五個人物的美學思想都是或者主要是發生在20世紀前50年,它們的美學思想是以固有的文化為基礎,批判地吸收西方美學的合理因素,緊密聯繫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特別是教育)實際,發揮自己的美學見解。他們的美學思想是中西融合的產物,是一種創新,很有生命力,不同於那種只演繹西方美學理論而不聯繫自己的歷史實際和文化傳統的“原理”“概論”之類。他們是中國現代美學的開創者、奠基者、卓有成效的建設者,功不可沒。他們以文化為本體,以固有文化為基礎建設中國現代美學學科。他們是成功的,開闢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可惜後來者沒有沿著這一正確方向繼續前進,而是拋棄自己的文化傳統照搬西方,離開文化本體陷於物質世界而不能自拔。其他兩篇,一是述論百年中國美學的發展歷程及其理論建構,二是反思百年中國美學理論建構所存在的問題,尤其是20世紀後50年的問題。
第四部分計6篇,主要論述中國現代美學理論建構。作者認為,百年中國美學理論建構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這種教訓的主要表現是,不是“批判地吸收”而是照搬西方現代主義美學的理論模式,不是在固有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建構而是拋棄這個傳統,因而美學理論建構缺乏自己的創造性和民族文化特色。西方現代主義美學主要是以科學認識論為其哲學基礎,而這個哲學基礎已被後現代主義所顛覆。同時,我們的美學理論建構又受到蘇聯的影響,以唯物主義一元論作為哲學基礎,把美的起源和美的本質混為一談,以“生活源泉論”代替藝術創作論,以及文藝批評上的政治決定論等,都取消了文化的本體地位,不僅理論站不住腳,在實踐上也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因此,我們的美學理論必須重構。作者認為,要以整體論哲學(即綜合認識論本體論價值論為一體)作為藝術一審美的理論基礎,以文化本體取代物質實踐本體,在傳統文化的根基上中西融合而創新。這就是最後6篇論文的主旨。

作者簡介

聶振斌,遼寧蓋州人,1937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原任哲學所美學室主任,哲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964年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系,同年分配到哲學社會科學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前身)工作。1978年之前,主要在學部新建設雜誌社任編輯。適逢政治運動年代,特別是“文化大革命”運動,學術、教育中斷,人們都被裹進政治鬥爭的洪流中,他的編輯工作實際上只作了一二年的時間。
由於他很早就對美學有興趣,1977本院哲學所建立美學研究室需要進入,便毛遂自薦加入美學研究隊伍。自1978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專心致志美學研究。主攻中國美學史和審美教育、審美文化等。1979年定為助理研究員,1986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91年晉升為研究員。1992年享受有突出貢獻的特殊津貼並獲國務院頒發的證書。1995年評為博士生導師。
2000年退休,但仍然帶研究生(3年),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出版學術研究成果。現已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多部。主要有:《蔡元培及其美學思想》《王國維美學思想述評》《中國近代美學思想史》《中國古代美育思想史綱》《儒學與藝術教育》《中國美育思想述要》《蔡元培》《藝術化生存——中西審美文化比較》(簽頭合著,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思辨的想像——20世紀中國美學主題史》(簽頭合著)等。另外,參與編寫大型工具書《美學百科全書》(中國美學卷主編)《文藝美學詞典》(副主編)《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哲學卷編委)等。

圖書目錄

禮樂教化的歷史考察
“禮崩樂壞”與學術思想的產生
“美善相樂”與“禮樂相濟”述論
禮樂文化與儒學藝術精神
孔子的禮樂教化與仁學本體論
孟子的心性之學與人格精神
《易傳》與藝術
荀子的禮樂論
“大樂與天地同和”——《樂記》的藝術哲學思想
比風度,競文采——魏晉審美觀
唐太宗和大唐書法藝術
蘇東坡的美學思想
理學家的理趣與藝術情趣
詩教傳統的思想衝突
百年中國美學述論
王國維的美學思想
蔡元培的美學精神
美育方針與美育的實施
宗白華的中國美學史研究與中西藝術比較
朱光潛的美育思想
百年中國美學六題
論形式美
漢字何以成為藝術
“冠帶之國”與裸體藝術
文·文論·文學論
人文學與價值論
再論文化的本質與美學理論建構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