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學講錄(三)

文化哲學講錄(三)

《文化哲學講錄(三)》是現代鄔昆如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化哲學講錄(三)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鄔昆如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作者十篇講稿,依次是為高雄市文藝季、東海大學文化講座、孔孟學會講習會、台大哲學系、文化復興委員會等單位所作的演講。內容涵蓋古今中外,但其思想重心和方向乃是文化哲學。
第一篇題為《奈何天?天奈何?——生命意義的追尋》。作者從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海明威和川端康成的自殺開始,講述各種人生意義觀,指出這樣一種過程:在開始追問“為什麼生活”之後,首先是消極的荒謬,挫折、矛盾、苦悶,然後不是無可奈何地認同存在,而應面對現實、開展理想,把命運改變成使命,如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作者的結論是:奈何天?這是人類共同遭遇的命運,是命運的無奈;可是,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把“奈何天”轉化成“天奈何”。
以下諸篇為:《人生哲學的形上基礎——三民主主義人生觀建立嘗試》;《先秦儒家的文化哲學》,其作者認為,文化在低層次上是求生存,在高層次上則是在求生存之上建立“求仁”的價值。先秦儒家開創了中國文化,指出了人生活在天與地之間,人與人之間,如何安身立命的大課題,它同是指出了人的頂天立地、繼往開來的責任:在形式上雖未指名文化哲學的探討,但在實質上都以縱的歷史發展以及橫的社會結構探討了文化的根本課題。《當代中國人的是非善惡判準》;《三民主義與社會哲學》;《先總統蔣公的力行哲學》;《波普(即卡爾·波普爾)的開放社會》;《辯證方法》,其中考察了辯證法從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直到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的歷史發展,然後闡述了辯證方法的含義和當代意識;最後一篇為《沙特(薩特)思想的浮沉——記中共捧沙特和斗沙特的經過評其可能有的效果》。

出版信息

台灣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出版,240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