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井鄉

文井鄉

四川省新津縣文井鄉位於新津西北方向,政府所在地離縣城九公里,東北部與崇州市三江鎮隔河相望,西北部與大邑縣沙渠鎮接壤,屬三縣交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井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成都市
  • 電話區號:028
  • 面積:13.1平方千米 
  • 人口:8483人(2017) 
  • 車牌代碼:川A
簡介,基本情況,產業情況,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發展,產業亮點,醫療衛生,發展情況,

簡介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文井鄉全鄉幅員面積13.1平方千米,轄三村一社區,五十三個村民小組,
全鄉總人口8483人(2017),其中來自百花鄉移民145戶,移民505人。

基本情況

文井集鎮張場,是政府所在地,場鎮人口3000餘人,場鎮面積0.6平方公里,集鎮建築以明清風格和川西名居風格為主,場鎮功能設施配套齊全,有文井國小、文井派出所、文井衛生院、文井信用社、電信模組局、郵電所、汽車站、垃圾處理站一個。新文路貫穿整個集鎮,交通十分便利。
文井鄉文井鄉
文井鄉位於新津縣西北方向,地處大邑、崇州、新津三縣(市)交界處,距縣城9公里。東與興義鎮隔河相望;南與五津鎮、新平鎮接壤;西鄰大邑縣韓場鎮;北接大邑縣沙渠鎮,幅員面積13.1平方千米。
全鄉轄3個行政村1個社區,共53個社,總人口8483人(2017),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鄉。 文井鄉農業主要是以農作物耕種為主。鄉黨委政府立足鄉情,堅持“農業穩鄉”,
通過整合資源,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打造農業產業基地,農業產業化已初具規模。全鄉現已建成六大農業生產商品基地,即淡水養殖基地、肉雞養殖基地、優質水果基地、雜交稻制種基地、優質糧油種植基地、食用菌種植基地。
張場魚兒肥,李柏梨脆甜,大明稻米香,玉龍土雞優,一村一品一基地各具特色,農業產業化已成為文井農民增收的支柱。目前,文井鄉政府正以“文井雞”為主打品牌,創建成都市農業特色鄉。
文井鄉的小集鎮張場,始建於明末清初,是個文化古鎮。雖歷經三百多年,至今仍保留著全縣唯一一條明清建築風格古街。2004年,鄉政府抓住“集鎮建設年”機遇,進行集鎮環境綜合整治,對文井老街實行了風貌改造,並新修一條具有濃郁川西民居風格的帥公館新街,場鎮面貌煥然一新。文井老街、帥公館新街、涼水井、高祖寺、烏龜橋新成為文井五大旅遊亮點。
文井民風純樸、政通人和,是成都市綜合治理模範鄉鎮;境內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生態環境良好,是休閒旅遊、投資創業的好地方。

產業情況

1.境內工業企業取得長足發展,形成了以建材、機械、有色金屬冶煉為主的產業特色,現有企業:成都綠色建材公司、成都聯盛源有限公司、成都德勝祥龍衛浴具廠、成都天福特種材料有限公司、成都銀傑塑鋼型材廠、成都金海豐銅業有限公司、成都任建竹木製品有限公司、成都聚英科技有限公司等規模企業產銷兩旺,經營紅紅火火。

2.文井是典型的農業鄉,由於長期的大力培育引導,境內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頗具特色。文井雞遠近聞名,年出欄400多萬隻、1500餘畝的食用菌基地、頗具規模的優質水果(主要以脆冠梨)基地,約2000畝的魚塘基地形成,此基地的發展主要藉助於政府和民間共同組建各種協會帶動。
文井鄉文井鄉
各村都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農業,張場魚兒肥,李柏村梨脆,大明村稻米香,玉龍雞土雞優。行業的大大發展形成了家家有事乾,人人有事做,人們安居樂業,民風純樸,社會穩定,在2004年全鄉人均收入4060元,2005年被評為成都市村民自治模範鄉鎮。
3.新津縣林業局科技人員在文井鄉,對該鄉20餘名駐村幹部、社區書記、村(社)主任就巨桉栽植進行了技術培訓。在培訓會上,林業局科技人員向大家發放了巨桉栽植技術資料,詳細講解了巨桉栽植每個環節的關鍵技術和注意事項,包括打窩、施肥、栽植、管護、生長環境等等;
培訓人員提出的相關問題作了耐心的解答,讓大家了解發展巨桉所帶來的生態和經濟效益,打消了大家發展巨桉的後顧之憂。文井鄉已栽植巨桉14300株,面積170畝,完成“惠民行動”工業原料林建設任務的43%。

歷史文化

1.文井老街
文井老街建於明朝中葉,始於張麼店子發展而來,清一色的明清建築,長約400米,曾是新津縣第二大場鎮。
2.帥公館新街
2004年文井鄉黨委政府抓著集鎮建設年的機遇,著力抓好小集鎮建設,大力推進“三個集中”。新建了帥公館新街。此街長約400米,寬24米。因其古樸、典型的川西民居風格,被譽為川西平原上的一顆明珠。
3.涼水井
源於西河,三地靈氣,張公垂釣處。青苔黃條石,桑田曾滄海,幾代人,三百年。冬則暖,溫而潤膚,夏則涼,沁人心脾,常飲常壽,洪水不侵,逢大旱,泉水不竭,鯰魚藏底,游翔其中,中秋月圓,跳躍翻騰,輕拍井沿,無影無蹤,神井。
文井鄉文井鄉
4.烏龜橋
張場上場場口處,橫跨於葉埝於溝上,是用紅石砌成的三四橋,長約四米,橫跨三米,兩邊石欄柱高約0.7米,是文井建築最早的一座石橋,因橋基敦上刻有一化石烏龜,由此得名“烏龜橋”。
5.玉皇館
位於張場社區五組,建築面積1畝,來往遊客絡繹不絕,常年香火不斷。
6.泗江堰
位於張場社區14組,建於20世紀50年代,勤勞的文井人民為便於文井、龍馬、五津及方興等五個鄉鎮防洪、灌溉而修建,受益面積達1500畝。
7.高祖寺
建於光緒初年。因廟內供奉漢高祖劉邦,故名“高祖寺”,建築面積約十畝,常年煙火不斷,特別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
廟會會期,數萬人游此。

政治

徐建文——鄉黨委書記,主持鄉黨委全面工作。
林紅瓊——人大主席,分管人大、計生、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衛生、環保、食品安全、企業、招商引資、環保、科技、工商、質監工作;鄉黨委、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掛純陽四期。
趙波——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分管黨建、紀檢、組織、人事、宣傳、目標、統戰、機關事務、信息化、規服建設、婦聯、共青團、工會、老齡、檔案、保密工作;鄉黨委、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掛大明村。
周爾富——鄉黨委副書記,分管政法、司法、維穩、信訪、應急管理、打非、安全工作;鄉黨委、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掛張場新型社區。
朱峰—— 副鄉長、分管城鄉統籌、農業、林業、水利、統計、移民、畜牧、文化、教育工作;鄉黨委、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掛李柏村。
趙培根——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分管武裝、城鄉環境、就業、勞動保障工作;鄉黨委、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掛玉龍村。
姜建—— 鄉黨委委員、派出所所長,協助分管政法、信訪、維穩、應急管理、打非、安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鄉黨委、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
高洪勇——正局級幹部,分管民政、殘聯、紅會工作;鄉黨委、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掛吳店社區。

經濟發展

2012年,全鄉實現GDP40600萬元,其中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47億元,較去年(下同)增長7.63%;服務業增加值達1.37億元,增長37.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0.76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1億元,增長33.06%;工業投資完成1.25億元,增長126%;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11029元,增長14.05%。
一、強化產業發展,經濟實力實現新增強
——現代農業穩步發展。我鄉已建成4800畝高端玉米制種基地,成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產業化、機械化制種項目。公司進一步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實行“返租倒包”,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在玉米基地小春土地空閒期進行特色秋季蔬菜種植達4000餘畝。200畝生態野菜基地、1500畝水產養殖基地、1000畝優質糧油基地項目有序發展。
——工業經濟平穩發展。全鄉工業企業運行良好,鄉域企業內強管理,提升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占有率,各項指標穩步增長,全年完成工業產值3.23億元,實現利稅615萬元。
二、強化基礎設施投入,新農村建設實現新跨越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2012年,我鄉先後投入300多萬元,新修道路4公里,修建U型槽2公里,漿砌溝渠0.5公里,新建民眾休閒娛樂廣場1個,進一步改善了民眾生產生活條件,為農村發展奠定了基礎。
——新農村成果顯著。2012年初,我鄉入選全縣新農村建設“兩鎮十村”中的兩鎮之一。一年來,我鄉紮實開展各項工作,全面完成一般場鎮改造沿江街風貌及景觀改造的設計和樣板房建設;完成污水支管網鋪設3000米和小區農戶污水末端收集工程;完成沿江街和文井西街1200米弱電下地管道鋪設工程;
成功引進新築投資有限公司投資6000餘萬元、民眾投資4000多萬元參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理,搬遷安置270戶、836人至張場新型社區二期統規自建小區集中居住,力爭在今年4月前完成總平建設。同時引進新築投資有限公司無償資金1500萬元,於2012年6月8日正式啟動黃林盤改造工程,2013年1月28戶農戶已全部入住,在全縣開創了引進社會資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先河。
——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提升整體形像。2012年,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新增垃圾池36座,合理增加停車位150餘個,關閉養殖場2個,減少了養殖業污染。順利完成了國家級生態鄉鎮達標驗收,創建市級生態村2個(玉龍村和大明村)、生態家園1個(張場社區)。
三、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和諧程度進一步提高
——強農惠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國家直補政策執行到位,累計發放糧食直補、綜合補貼等98.98萬元;發放家電下鄉、汽車機車下鄉補貼款4.42萬元,受益戶數達4093戶。
——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高。組織實施了農村勞動力調查,建立了勞動力就業“六本台帳”,進一步掌握了我鄉農村勞動力就業現狀,組織開展現場招聘會1場。做好各類補助對象的申報和核定工作,全年提供醫療求助839人,發放醫療求助金14.45萬元,提供新農合補助8899人,發放資金27.23萬元,走訪慰問農戶509戶,1018人次,送去慰問物資17.535萬餘元。全年完成市縣民生工程目標44項。
——村務公開贏得民眾好評。深入抓好“三務公開”工作,把“清冊到戶”、“網上公開”、“公開欄公開”等作為村務公開的載體和形式,在全鄉形成了由鄉到村、從專欄到網站的多層次政務公開網路,實現了村務公開全覆蓋。
——計畫生育、教育、衛生、殘聯、武裝、文化、老齡等工作全面完成。切實抓好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特別扶助、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髮放等工作,共發放獎勵扶助金64.716萬元,穩定了計畫生育低生育水平;民眾文體活動有聲有色,成立村級文藝宣傳隊伍4支,開展故事會活動37場次,並有兩名選手進入全縣的PK賽,舉辦十八大精神宣傳文藝演出2場,觀眾達600餘人次。全面完成人民武裝工作、教育、老齡、殘疾人工作;全面抓好群宴管理、食品安全、狂犬病防制工作,無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維護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推動流動人口均等化、常態化、格線化服務管理,綜合服務率達90%以上,在接受縣流管辦每次檢查工作中,均名列前四名。

產業亮點

張場社區:小集鎮建設,工業小區、第三產業(旅遊名勝有涼水井、高祖寺、川西民居新街、烏龜橋、文井老街等多處);
李柏村:種植業(果樹基地建設、食用菌基地、蠶桑基地、制種基地建設)
大明村:勞保用品基地、優質大米基地建設;
玉龍村:文井雞產業基地、制種基地建設。

醫療衛生

文井鄉衛生院是國家標準一級乙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四川省林業中心醫院指導醫院,新津縣人民醫院輔導醫院,是新津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該院醫技力量過
硬,擁有本科畢業生2名,大、中專畢業生11名,長期聘請四川省林業中心醫院及新津縣人民醫院專家下鄉會診及業務指導。
文井鄉文井鄉
開設有中、西醫內科、外科兒科婦科、骨傷科、針灸理療科等科室。醫院現代化設備齊全,有200毫安X光機、心電監護儀、生化檢查儀、台式B超機、心電圖機、多源頻普治療儀、電腦婦科治療儀等。年門診量2萬餘人次,住院500餘人次,年業務收入40餘萬元。該院以全心全意為廣大患者服務為宗旨,以“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為院訓,以精湛的醫術、優質的服務、良好的醫風、一流的質量為廣大民眾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井鄉公立衛生院,位於新津縣文井鄉,距離縣城11公里,是一所國家一級乙等綜合性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以民眾健康為中心,為民眾提供以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畫生育、康復為主的公共衛生服務和解決本地“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六位一體”服務功能。是新津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少兒互助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文井鄉公立衛生院現有衛技人員11人,初級職稱11人。長期聘請新津縣人民醫院專家下鄉會診及業務指導。開設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中醫骨傷科、中醫針灸、口腔科等科室。醫院檢查設備齊全,有200毫安X光機、心電監護儀、生化檢查儀、台式B超機、心電圖機、多源頻普治療儀、電腦婦科治療儀、腰椎牽引床等。
文井鄉公立衛生院以“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為院訓,以“病人在我心中,我在病人身邊”為服務宗旨,以優質的服務、良好的醫德醫風、一流的質量為廣大民眾的健康服務。

發展情況

文井鄉發展模式之一:規模化養殖
上世紀80年代起,隨著我縣飼料工業的發展,為文井鄉肉雞養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經過多年摸索,全鄉現有“文井雞”規模飼養戶400多戶,養殖基地3個,養殖園區1個,產業化養殖初具雛形。僅2007年,文井鄉就規模養殖出欄商品雞600萬隻,實現銷售收入1億多元,實現農業增加值2850萬元,利潤2280萬元,同比增加1280萬元,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600多人,工資性收入達到240多萬元,人均增收1322元。
文井鄉發展模式之二:標準化生產
文井鄉投資800多萬元,建成標準化飼養舍30多棟,標準化飼養場生產的肉雞300多萬隻,占全鄉總出欄量的50%以上。泰興禽業有限公司的產品通過了無公害產品認證,得到了食品安全標準,進入了超市,受到了市民的歡迎。
文井鄉發展模式之三:“公司+合作社+基地”組織
按照“園區化建設,標準化養殖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思路,大力實施農業產業招商,引進市級龍頭企業——新津泰興禽業有限公司,成立興元禽業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形式,通過吸收農戶入股的方式成立禽業合作社,投資800多萬元,建設占地120畝,養殖承載能力達100萬隻的文井雞標準化無公害養殖園區。
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文井鄉政府在李柏村規劃出了1000畝現代農業觀光園,並依託觀光園以一產帶動三產,大力發展休閒旅遊業。觀光園基礎設施建設已正式啟動,觀光園區新建道路1000米,優質果樹——“脆冠梨”種植面積已達200餘畝。今年,全鄉“脆冠梨”被成都伊滕洋華堂超市以均價近3元/斤全部收購,為種植農戶人均增收300餘元。招商引資,引進了一批種植休閒一體化產業落戶觀光園。
打造“西河米”優質稻種植基地。
“張場魚兒肥、李柏梨脆甜、大明稻米香、玉龍土雞優”就是文井鄉農業產業化的真實寫照,文井鄉農業正加速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