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奧古斯丁·古諾(Antoine Augustin Cournot, 1801-1877),是第 一位打入經濟學界的真正數學家。1833年,古諾開始出任法國里昂大學的數學教授,還曾擔任過數學學院的院長職務。他有兩位幾個世紀前是、再過幾個世紀之後仍然是大名鼎鼎的數學家老師,一位是拉普拉斯(Laplace),另一位是泊松(Poisson)。他的第一本學術著作寫的是機率論,而接下來馬上就將研究對象由數學轉移到了經濟領域,並運用其嫻熟的數學分析方法於1838年寫出了他的第一本經濟類學術專著《財富理論的數學原理之研究》(Recherches sur les principes mathematiques de la theorie des richesses)。
例如,曾獲得過美國心理學卓越貢獻獎和計算機科學獎的西蒙(Herbent Alexander Simon),就是一位非正統的經濟學家,現代管理學的發展得益於西蒙的貢獻,特別是他的現代企業決策理論。但是,西蒙博學多才的天性使其在用互相協調的決策人代替傳統管理理論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家時,在建立關於“有限度理性”這一解決人類行為問題的模型時,都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套用了許多數學、統計學與邏輯學的內容,這是他最終能榮贗諾貝爾經濟學大獎的主要原因。
還有新制度學派的開山鼻祖科斯(Ronald Harry Coase),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獎評審拉思·魏林教授這樣評論到:“基礎經濟學不得不因此而改觀,管理經濟學找到了新的支點,經濟史的研究增加了新的推動力,一門新的學科—法律經濟學,在經濟學和法律學的交叉地帶應運而生,傳統的法學開始動搖了。”也許這是人們認為他是繼布坎南之後第二位不因數學方法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的原因,但殊不知,科斯在二戰期間曾被借調進政府做過大量的戰時統計工作,而此前在倫敦經濟學院科斯主要講授的課程是公共選擇理論,在該領域大量的數學理論魅力四射,這也是他最終能提出“交易成本”的基礎所在。
“現代貨幣數量論之父”
而被稱為非經濟學領域的經濟學家貝克爾(Gary Stanley Becker),作為“現代貨幣數量論之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學生,也是藉助其熟練的數學方法而“將微觀經濟分析領域擴大到包括非市場行為的人類行為和相互作用的廣闊領域”從而榮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
史學研究獲
在兩位惟一是以史學研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福格爾(Robert Fogel)和諾思(Douglass North)中,Fogel主張用數量分析的方法來研究經濟史而被稱為“新經濟史學派”的創始人,而且有兩位數學功底非常不錯的鼎鼎大名的老師,都曾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一位是作為管制經濟學先驅的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另一位是號稱“經驗統計學之父”的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而North也被稱為“新經濟史學派”的執牛耳者,而且是新制度經濟學派中制度變遷理論的傑出代表。特別是他以新制度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為依據所提出的全新的經濟成長理論,使其在“新增長理論”的發展中也占據了一席之地,大量使用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文章說明了他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