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學派人口理論

數理學派人口理論

數理學派人口理論是一種在方法論上運用數學來研究、論證和表達人口現象的規律的學說。它把人口發展過程看作是不受社會生產方式制約的單純數量變化過程,強調數學對人口研究的重要性,認為人口學主要是研究人口過程各個變數之間的函式關係,並可以通過描述人口發展的數學模型來表達人口發展的規律。

基本介紹

  • 書名:數理學派人口理論
  • 類別:教程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理論簡介,理論分析,

理論簡介

數理學派人口理論的觀點產生很早,17世紀中葉英國的J.格蘭特最早運用數學方法研究人口現象,力圖揭示人口發展過程數量變化的規律。18世紀德國學者J.P.聚斯米爾希在《神的秩序》一書中,發展了格蘭特的觀點,成為數理學派人口理論的另一先驅。19世紀30年代,比利時統計學家L.A.凱特萊在《社會物理學》中,把機率論運用於人口研究,建立了人口的數理統計方法,使抽樣調查的人口統計分析方法建立在數學的科學基礎上,從而奠定了數理學派人口理論的基礎。20世紀初,美國學者R.珀爾和數學家L.J.里德在果蠅繁殖實驗中,提出了“邏輯斯蒂曲線”,用來描述在有限環境裡一個生物種群內個體數目增長過程的函式關係。這個函式雖然在1838年曾經由比利時學者P.F.維爾烏斯特所提出,但一直鮮為人知。由於珀爾等人的重新發現,並開始在人口估計和預測中推廣套用,極大地推動了數學方法在人口研究中的套用。與此同時,美國人口學家A.J.洛特卡提出了“穩定人口”理論,後來他又把這個理論與“邏輯斯蒂曲線”相結合,使運用數學模型的方法更為廣泛地套用於人口再生產過程的分析。

理論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與套用,西方人口學研究出現了數學化、模型化的發展趨勢。數學不僅限於計量的功能,而且進入到模擬的階段,即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描述人口發展過程的規律。戰後西方數理學派最有成就的學者首推N.吉費茲,他在70年代所寫的《數理人口學》被譽為集數理學派研究人口之大成。他用連續函式描述了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變動對人口增長和結構的影響。A.寇爾在數理人口學方面也有貢獻。他所寫的《人類再生產的增長與結構》一書,驗證了洛特卡的穩定人口理論,推動了廣義穩定人口理論的發展。其後,建立在穩定人口理論基礎上的分析方法被移用到非穩定人口的分析上來,建立了多種穩定人口模式。同時還建立了模型生命表(如W.布拉斯的邏輯模型生命表)、生育率模型、婚姻模型、遷移模型等多種人口學的數學模型,還提出了多種間接估計方法和人口預測方法。
人口發展過程是質量和數量的統一。人口發展有數量的方面,因此在研究中運用數學方法是完全必要的。數理學派人口理論在考察人口發展過程的各種數量關係及其規律性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觀點和有用的實際資料,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決不能把人口發展過程簡單地歸結為純數量的過程。人口發展受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等因素的制約,歸根結柢受社會生產方式所決定。數理學派人口理論把人口發展過程歸結為一種函式關係,有時難免局限於定量的、形式的推斷與描述,有的甚至流於繁瑣的數學遊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