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基礎

災難備份是信息系統安全的關鍵基礎設施,重要信息系統必須構建災難備份系統,以防範和抵禦災難所帶來的毀滅性打擊。數據是極為寶貴的財富,要保證政務信息系統持續的運作和成功,就要保護基於計算機的信息。人為的錯誤、硬碟的損毀、計算機病毒、自然災難等都有可能造成數據的丟失,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系統數據丟失會導致系統檔案、交易資料、用戶資料、技術檔案、財務賬目的丟失,業務將難以正常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基礎
  • 原因:系統的硬體故障
  • 背景:網路已經滲入了人類社會各個領域
  • 備份方式:定期磁帶備份數據
隨著計算機存儲信息量的不斷增長,數據備份和災難恢復就成為引人關注的話題。災難備份是信息系統安全的關鍵基礎設施,重要信息系統必須構建災難備份系統,以防範和抵禦災難所帶來的毀滅性打擊。數據是極為寶貴的財富,要保證政務信息系統持續的運作和成功,就要保護基於計算機的信息。人為的錯誤、硬碟的損毀、計算機病毒、自然災難等都有可能造成數據的丟失,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系統數據丟失會導致系統檔案、交易資料、用戶資料、技術檔案、財務賬目的丟失,業務將難以正常進行。
由於數據備份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它已經成為計算機領域裡相對獨立的分支結構。一般來說,各種作業系統所附帶的備份程式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所以若要對數據進行可靠的備份,必須選擇專門的備份軟、硬體,並制定相應的備份及恢複方案。在已開發國家,幾乎每一個網路信息系統都會配置專用的外部存儲備份設備,而這些設備也確實在不少災難性的數據丟失事件中發揮了扭轉乾坤的作用。
數據備份是容災的基礎,是指為防止系統出現操作失誤或系統故障導致數據丟失,而將全部或部分數據集合從套用主機的硬碟或陣列複製到其他的存儲介質的過程。傳統的數據備份主要是採用內置或外置的磁帶機進行冷備份。但是這種方式只能防止操作失誤等人為故障,而且其恢復時間也很長。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的海量增加,不少的企業開始採用網路備份。網路備份一般通過專業的數據存儲管理軟體結合相應的硬體和存儲設備來實現。
導致數據災難的原因多種多樣,對數據的威脅通常比較難於防範,這些威脅一旦變為現實,不僅會損壞數據,也會毀壞訪問數據的系統。造成數據丟失和毀壞的原因主要如下幾個方面:
(1) 數據處理和訪問軟體平台故障。
(2) 作業系統的設計漏洞,或設計者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人為預置的“黑洞”。
(3) 系統的硬體故障。
(4) 人為的操作失誤。
(5) 網路內非法訪問者的惡意破壞。
(6) 網路供電系統故障。
(7) 颱風、洪水、地震、雷擊等自然災害,以及火災、塌方、供電等意外事故。
在此簡要介紹一下比較常見的備份方式:
(1) 定期磁帶備份數據。
(2) 遠程磁帶庫、光碟庫備份。即將數據傳送到遠程備份中心製作完整的備份磁帶或光碟。
(3) 遠程關鍵數據、磁帶備份。採用磁帶備份數據,生產機實時向備份機傳送關鍵數據。
(4) 遠程資料庫備份。就是在與主資料庫所在生產機相分離的備份機上建立主資料庫的一個複製。
(5) 網路數據鏡像。這種方式是對生產系統的資料庫數據和所需跟蹤的重要目標檔案的更新進行監控與跟蹤,並將更新日誌實時通過網路傳送到備份系統,備份系統則根據日誌對磁碟進行更新。
(6) 遠程鏡像磁碟。通過高速光纖通道線路和磁碟控制技術將鏡像磁碟延伸到遠離生產機的地方,鏡像磁碟數據與主磁碟數據完全一致,更新方式為同步或異步。
以上這些備份方式就是在各個領域中經常要用到的數據備份方式,不同的備份方式套用在不同的環境下,我們在選擇採用什麼樣的備份方式能夠更安全、更可靠地備份數據,需要我們在具有使用數據備份中集合具體的情況,採用恰當的備份策略和備份方式。
數據備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計算機裡面重要的數據、檔案或歷史記錄,不論是對企業用戶還是對個人用戶,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旦不慎丟失,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輕則幸苦積累起來的心血付之東流,嚴重的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給科研、生產造成巨大的損失。為了保障生產、銷售、開發的正常運行,企業用戶應當採取先進的、有效的措施,對數據進行合理的備份,防範於未然。
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是不可分割的。數據備份的目的就是防止發生數據災難,以及發生災難時及時有效的進行災難恢復。那么什麼是災難恢復呢?首先看災難是什麼,對於和IT領域相關的業務中斷來說,由數據丟失所造成的後果是最具破壞性的。不管數據的丟失是因為無意或有意的刪除,或者存儲介質的數據損壞等一切能夠引起系統非正常停止的事件,我們都可以把它稱之為災難。災難恢復是指由於自然或人為災害後,重新啟用信息系統的數據、硬體及軟體設備,恢復正常商業運作的過程。災難恢復規劃是涵蓋面更廣的業務連續規劃的一部分,其核心即對企業或機構的災難性風險做出評估、防範,特別是對關鍵性業務數據、流程予以及時記錄、備份、保護。
為什麼要有災難恢復呢?很顯然,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套用越來越強大,隨之而來的計算機的安全性問題成為了伴隨計算機的長期而艱苦的課題。使用計算機系統處理日常業務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問題,即數據失效問題。一旦發生數據失效,企業就會陷入困境,客戶資料、技術檔案、財務等數據可能被損壞,而允許恢復時間可能只有短短几天或更少。如果系統無法順利恢復,最終結局不堪構想。所以企業或罪之的信息化程度越高,備份和災難恢復措施就越重要。
下面介紹一個例子加深對數據災難的認識,以及幫助理解災難恢復的作用和意義。由於忽視數據備份問題而帶來的損失比比皆是,比如無法預知的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就經常成為數據永久丟失的一大原因。1993年2月26日下午,一陣巨大的氣浪從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地下停車場爆發出來。轉眼間就使整個大樓系統陷入癱瘓。那些靠近底層的公司幾乎所有的辦公設備都被摧毀,所有客戶資料、財務賬目等重要數據也因此被一掃而空。根據事後調查,在這次事件當中,凡是事前沒有採取備份措施的公司,全部都因為數據丟失而遭受嚴重損失,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甚至因此而倒閉。另一個相反的例子來自於美國的Grand Forks市。當時一場洪水使這個城市三分之二的企業遭到巨大損失,大多數因此而一蹶不振,直至最終倒閉。其中一家名為Ecolab的公司卻奇蹟般地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隨著從前的競爭對手紛紛陷入困境,生意越來越紅火。原因很簡單,Ecolab公司每天都對自己的網路進行備份,在洪水發生的前一天,Ecolab按慣例對自己的網路數據進行了備份,並把備份磁碟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就這樣,在洪水發生後的第二天,當其他的公司正在為丟失的客戶資料與財務賬目等一籌莫展時,Ecolab於上午7點鐘準時開始營業。
相信讀者能夠理解這些頻頻發生的事故的焦點全部集中到了如何保護數據的安全上面。隨著近幾年全世界範圍內的網路興建熱潮,網路已經滲入了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目前,美國95%以上的計算機已經進入網路。在中國,網路計算機也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網路的普及不僅空前簡化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而且同時也使信息量以加速度狀態遞增。但是,我們在享受網路帶來的極大便利的同時,並沒有意識到數據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更沒有意識到數據的丟失將給人類埋下災難的隱患。其實,我們建設網路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更方便的傳遞信息,而如果我們不能保障這些信息的安全,那么我們對網路的大量投資都將失去原來的意義。所以,計算機內的數據才是我們最珍貴的財產。硬體的故障、人為錯誤操作、各種各樣的病毒,以及自然災害等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我們珍貴數據的安全。當無法預計的各種事故或災難導致數據丟失時候,及時採取災難恢復措施,可以將企業或組織的損失降低到最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