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2》主要介紹了各種各樣的數學模型在地理、地貌、水文和水動力以及環境變化、生物變化和生態變化等生態學不同領域的套用。詳細闡述了數學模型建立的背景、數學模型的組成和結構以及數學模型套用的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2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頁數:284頁
- 開本:16
- 品牌:海洋出版社
- 作者:楊東方 苗振清
- 出版日期:2008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2771123, 9787502771126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潮混合勢能增長率與動能消耗率比值
沉降物巾浮游植物的活體碳含量
機械能守恆方程
湖泊換水周期
海上潮汐調和常數、潮能通量密度、近最大潮流流速的計算公式
分級離子、配位子交換理論等溫式
魚卵孵化率和仔魚成活率
Fj一332低本底B測量儀的儀器效率
孢粉絕對含量
朝鮮海峽潮汐和潮流的數值計算
鄱陽湖風浪的相關公式
渤海潮波運動的三維數值計算
長波運動方程
淤積量的計算方法
碎波的相關公式
冷性反氣旋的動力分析
巾國對蝦中腸胺基酸濃度對吸收量的影響
非線性風暴潮平均流方程和黃河口附近颱風暴潮的數值估算
世代分析方法估算對蝦數量
非線性水波的色散關係
礦物紅外光譜定量分析的經典理淪
遙測浮標犧牲陽極保護
均質海洋中的近似線性動力學方程組
褐藻酸及結合金屬元素的定量
污染物的轉移及界面交換
視網膜指數
錦州灣潮周期M的擴散遷移
渤海、黃海和東海同化TOPEXPOSEIDON高度資料及模式驗證
波浪上方風速隨高度變化的對數分布和粗糙度隨波陡和譜寬度變化的關係
巾華鱉幼鱉生長和能量收支公式
微衛星位點和群體遺傳變異的度量參數及其計算公式
魚組織內銅離子濃度
翹嘴鮊生長參數公式
點帶石斑魚生長的相關參數
單點系泊網衣構件的力學模型及分析
潮汐汊道模型、漢道口門及口門斷面輸沙率的相關計算
待識光譜與參考光譜的廣義餘弦夾角和匹配位置上的相互關係數
游離蝦青素含量和特定生長率
波生橫向徹體切應力分析和深水徹體切應力與定常Ekman漂流的湍黏性力的比較
直接鏡檢法測海洋微生物數量
海洋古地磁實驗室中退磁室的磁場計算
沿岸輸沙率的計算
海區風壓
海區風速的長期分布
大連灣海域環境質量評價的數學模式
海洋動能
uNESC高壓海水狀態方程
實驗室測定浮游藻類光譜反射率R
利用同位素Pb測定海水年代及其沉積物沉積速率
大尺度沉墊波力計算的一般表達式
海產食品中zn含量的測定
GDw-l型光電微粒分析儀測定沉積物中小於0.063毫米顆粒粒徑分布的原理
環境質量評價的數學模型
波浪傳質速度的Longuet-Higgins的黏性解答式
海上颱風風場分散式
平均海面的兩種計算方法
海水鹽度計算的簡易公式
套用x射線螢光能譜測定海洋沉積物
石油在海洋中擴散半徑及油膜厚度的計算
溶氧儀的鹽效應補償校正
海洋鋒與漁業的關係
水系的分析方法
新建石臼港海區物理淨化能力
污染物途徑河口的人海通量理論計算模式
紅外窗輻射測量海面溫度反演的基本原理及大氣校正
海岸地區海水入侵鹽分的預告
電廠溫排水中余氯濃度分布模擬
海底邊界層流速對數分布剖面公式
條紋鋸鰭能量收支的計算公式
烏賊相對重要性指標、不同調查年份及不同季節經濟烏賊種類間的相似性及其空間分布
三氯乙酸(TcA)法提取鈍頂螺旋藻多糖的生物指標的測定
uV-B輻射條件下綠色巴夫藻相對增長率、蛋白質質量濃度、SOD及POD的測定
利用sAR圖像計算混合層深度
長江口最大渾濁帶及其鄰近水域富營養化的初步評價
碳穩定同位素技術中碳同位素比值及判別值的計算
神經網路及LM算法的原理
海洋鋼結構陰極保護初始極化的兩種方法
陸坡非旋轉重力羽狀流的MITgcm模型參數
目的基因(轉錄水平)在不同cDNA樣品中相差的倍數公式
海域環境質量評價標準和方法
環境質量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
雙渦互旋的數值模擬
微型浮遊動物生產力的計算
Q矢量分析理論和相關計算方法
聲速經驗正交函式基本原理
非點源污染的COD排放量估算
黑邊鰭真鯊的年齡與生長估算
遙感測深模型
污染物擴散的數學模型
計算淤泥質潮流深槽的最大深度的概念模型
滑坡海嘯強度模型
彈性模量理論和AVA精度模型
灘涂開發強度與維持平衡的臨界閾值
潛水井(群)浸潤線的求解
二維絕熱模式
非線性潮流及濃度擴散方程
風浪計算模式及其係數的確定
常用的三種體積法熱量估算式
信息量指標的計算方法
序言
生態數學模型的特點是:(1)綜合考慮各種生態因子的影響。(2)定量化描述生態過程,闡明生態機制和規律。(3)能夠動態的模擬和預測自然發展狀況。
生態數學模模型的功能是:(1)建造模型的嘗試常有助於精確判定所缺乏的知識和數據,對於生物和環境有進一步定量了解。(2)模型的建立過程能產生新的想法和實驗方法,並縮減實驗的數量,對選擇假設有所取捨,完善實驗設計。(3)與傳統的方法相比,模型常能更好地使用越來越精確的數據,從生態的不同方面所取得材料集中在一起,得出統一的概念。
模型研究要特別注意:(1)模型的適用範圍:時間尺度、空間距離、海域大小、參數範圍。例如,不能用每月的個別發生的生態現象來檢測1年跨度的調查數據所做的模型。又如用不常發生的赤潮的赤潮模型來解釋經常發生的一般生態現象。因此,模型的適用範圍一定要清楚;(2)模型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它揭示內在的性質和本質的規律,來解釋生態現象的機制和生態環境的內在聯繫。因此,重要的是要研究模型的形式,而不是參數,參數是說明尺度、大小、範圍而已;(3)模型的可靠性,由於模型的參數一般是從實測數據得到的,它的可靠性非常重要,這是通過統計學來檢測。只有可靠性得到保證,才能用模型說明實際的生態問題;(4)解決生態問題時,所提出的觀點,不僅從數學模型支持這一觀點,還要從生態現象、生態環境等各方面的事實來支持這一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