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烈,指的是遼、金時期遊牧在蒙古東部地區的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敵烈
- 實質:遼、金時期遊牧民族
- 地點:蒙古東部地區
- 詳細內容:有迪烈、敵烈、敵刺、敵拉、迪烈
敵烈,指的是遼、金時期遊牧在蒙古東部地區的民族。
敵烈,指的是遼、金時期遊牧在蒙古東部地區的民族。...... 有迪烈、敵烈、敵刺、敵拉、迪烈、迪烈德、迭烈德、達里底得諸譯,與烏古為姊妹民族,分布在臚朐河(今...
敵烈部,遼金時東北部族名。又作敵拉、迭烈、敵剌、迪里、迪烈子、敵烈得(德)、迪烈得(德)、迭烈德、達里底、德哷勒。始見於《遼史》,遼太宗天顯五年(930...
迭魯敵烈部,契丹部族名。遼聖宗時(982—1031)以所俘敵烈族民戶所置,為聖宗34部之一。其部民原為契丹皇族諸宮衛奴隸,後戶口蕃息,聖宗釋免奴隸,置部,從而...
北敵烈部,契丹部族名。遼聖宗時(982—1031)以所俘敵烈族民戶所置,為聖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初為契丹皇族諸宮衛奴隸,後戶口蕃息,時聖宗釋免奴隸,置部...
遼討敵烈部之戰,宋大中祥符七年(遼開泰三年,1014),地處遼國西北的敵烈部反叛,殺死遼國的詳袞耶律刷。不久,敵烈部又攻陷遼國要城巨穆(位今黑龍江海拉爾河下...
公元1026年秋,遼國派韓德威領兵3萬進攻北宋的靈州,以耶律敵烈帶兵3萬進攻北宋的佳葫、米脂二城(今陝西省境內)。遼國一面派兵,一面派人到党項的西平王德明處,...
遼時,居地東接室韋部,西鄰敵烈、蒙古,南與契丹族地相鄰,大體上以海勒水(今海拉爾河)為中心,包有額爾古納河及呼倫湖以東一帶地。內有烏古部與三河烏古部之...
《元史》之乃蠻部),位千外蒙北部色楞格河流域及貝加爾湖東南面的梅里急部(即《元史》之蔑兒乞部),位於外蒙東端克魯倫河下游及呼盟東部的敵烈、烏古諸部,位於...
指導員一聲令下,余斌等四人一起開火,將越軍擊退,當場斃敵8名(余斌斃敵2名).兩分鐘後,又有三十餘名越軍從右翼遇回包抄過來,指導員命令余斌和戰士胡興龍速撤...
烏古敵烈統軍司,掌管臚朐河(今克魯倫河)流域烏古、敵烈等屬部分布區的防務。東北統軍司,負責對女真、五國、達魯虢等東北部族的防務。東京(今遼寧遼陽)統軍...
敵烈麻都司,設特烈麻都、總知朝廷禮儀、總禮儀事等官,掌禮儀諸事。大惕隱司,太祖建國時首設此機構,置惕隱(亦稱梯里巳)、知惕隱司事、惕隱都監等官,掌...
1068年設定烏古敵烈都統軍司為統轄兩部的最高機構,其最高長官為統軍使(有時仍稱都詳穩),由契丹人擔任。僻處今鄂嫩河及貝加爾湖東南面的萌古部,在遼大康十...
吐列毛杜古城遺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是金代遺址,是溝通內蒙古高原與松嫩平原的交通要道。吐列毛杜古城遺址,即金代烏古敵烈統軍司,後改稱招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