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後作戰,在敵人後方進行的作戰稱之為敵後作戰,相對於正面戰場作戰而言,其目的是為直接和間接配合正面戰場作戰,通常只作戰略、戰役配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敵後作戰
- 定義:在敵人後方進行的作戰
- 敵後作力量:派遣到敵後去的部隊、分隊
- 目的:積極消耗和殲滅敵人摧毀其重
敵後作戰,在敵人後方進行的作戰稱之為敵後作戰,相對於正面戰場作戰而言,其目的是為直接和間接配合正面戰場作戰,通常只作戰略、戰役配合。
敵後作戰,在敵人後方進行的作戰稱之為敵後作戰,相對於正面戰場作戰而言,其目的是為直接和間接配合正面戰場作戰,通常只作戰略、戰役配合。...
敵後,讀音為dí hòu,漢語詞語,意思是指作戰時敵人的後方。...... 敵後,讀音為dí hòu,漢語詞語,意思是指作戰時敵人的後方。 [1] 中文名 敵後 拼音 dí hòu...
敵後抗日根據地是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領軍的統治而建立的根據地。1937年11月聶榮臻在山西五台山創立了中國第一個...
中華民國抗日敵後游擊部隊主要由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東北抗聯等武裝組成,擔負起了敵後戰場的重任。...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1月至1945年8月,在抗日戰爭中,為切斷日軍水上交通線,中國海軍在長江中下游開展布雷游擊的防禦作戰。...
晉西北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敵後創建的第一個抗日根據地,位於華北北部,包含以山西、察哈爾、河北三省交界地為中心的晉、察、冀、熱、遼...
特種作戰,則是指國家或集團在平時和戰時,為了達成特定的戰略戰役目的,領導和指揮主要由特殊編組、訓練及裝備的特種部隊或根據任務的需要臨時編組的精銳部分隊,以特殊...
軍隊對據守海島、海岸之敵的渡海進攻行動。又稱兩棲作戰。目的是奪取敵占島嶼、海岸等重要目標,或在敵岸建立進攻出發地域,為爾後的作戰行動創造條件。按作戰規模分...
《平原作戰》是1974年崔嵬、陳懷皚導演的京劇藝術片。李光、吳鈺章、高玉倩等主演。故事講的是在抗日戰爭的艱苦年代裡,冀中八路軍主力為了完成誘敵深入、各個殲滅...
無後方作戰,指脫離本國後方或根據地,深入敵後的作戰。是游擊戰爭的特點之一。例如,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後,發動民眾,開展的敵後游擊...
沙漠作戰,即發生在沙漠地帶的戰爭,是一場災厄略條件下鬥志和鬥勇的表現,也是現代化戰爭與沙漠地帶完美地結合。...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官方稱為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
超越作戰,超越己方戰鬥隊形或當面敵人的作戰。是作戰樣式的一種。如利用敵軍的間隙或暴露的翼側,進入敵後的作戰;第二梯隊超越第一梯隊的作戰;在平行追擊敵軍時,...
《解放戰爭廣東敵後游擊戰紀實》是201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彭新雲。...
游是走,擊是打,字面理解為遊動攻擊。游而不擊是逃跑主義,擊而不游是拚命主義,游擊戰的精髓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遵循合理選擇作戰地點...
“武裝工作隊”是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深入日軍占領區,宣傳和組織民眾,開展軍事、政治、經濟、文化鬥爭的武裝分隊。簡稱“武工隊”,又稱“敵後武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