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水蠟燭去》是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三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敲水蠟燭去
- 作者:石三夫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1月1日
- 頁數:263 頁
- 開本:16 開
- ISBN: 9787208116160
- 語種:簡體中文
圖書目錄,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後記,序言,名人推薦,
圖書目錄
序盧敦基
卷一
大木狗
梅洲叔
小三洞
龍疙瘩
石伯興
“他媽的”
家安老師
伯安長子
伯昌胡度
相升黃胖
草頭才子
文生矮子
悵望寥廓
馬士敏先生
舊信讀如對故人
卷二
故鄉的冬
過年
十四夜
二月二
扼豬草
釣魚
得寶
撐排
賣柴
漁事
打水糕
麥作
苞蘆
山粉
看電影
雅奏
乘涼
雨中的兒戲
難忘溪山一段情
懷念麻雀
鷺
老樹
最後一夜的月色
青山長在
重到三十六灣
黃壇石氏宗譜序
卷三
不惑之憶
集外
說通
記施蟄存先生
偶過報國寺
記憶
重到潘家園
買書瑣記
林氏世堂
字條集
蒼岩一瞥
水簾片記
王舍清流
獨游張家界
黃游六記
後記趙健雄
內容簡介
《敲水蠟燭去》收錄了作者石三夫以新昌方言寫就的數篇文字成集。文字分為三卷及一集外,將作者的故鄉黃壇的風土人情以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字徐徐展開,說的是人是景是習俗是生活,卻蘊含了深刻的思鄉之情與對那些純真美好的懷念。作者以故鄉的方言寫作,文字雖為俗卻不粗,詞句雖為口語的表達卻組成了文言的雅致,頗值得品味,短短篇幅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黃壇,一個百年老村的風土人情,也保留了一段值得好好收藏保護的地方文化。
以浙江當地俗語入文,還原了一段真實而趣味的江南生活與風土人情。
是對浙江方言的保存,也是對地方文化的留存與傳世,具有更高的文化價值。
以方言寫作而成,融合古典的格調與俗語的市井韻味,好讀好看。
作者簡介
石三夫(1963—2012)浙江新昌黃壇人,這個可以上溯唐代的千年老村,三十多載前因修建水庫而沒入波濤之下。多年來,作者以當地方言入文字,試圖在紙上重現已然不再的舊時人物與場景,積多年努力而蔚為可觀。
後記
把三夫留下的文字重讀一遍,編這本書。
他的好友徐海在其故去後說:“對新昌而言,三夫這樣的人才,幾百年才出一個。”除了寫文章外,三夫還做了許多別人幾輩子也弄不懂、做不成的事,那些事我不懂,就我還懂一點的文字來說,這個評價不錯,豈止新昌,更大得多的範圍里,如今有幾個人,在對文字的感覺與運用上比得過三夫呢?
二十世紀新文化運動以來,尤其最近幾十年,舞文弄墨者眾,講究文字的卻益發少了。再這樣下去,恐怕漢語會大踏步地倒退。
三夫的價值,只有放在這樣的背景下,才能認識。
其實他不是一個專業的文字工作者,所事營生與此混頭混腦不搭介,看書寫字只是業餘愛好,但這點業餘弄出來的成果卻叫許多專門家慚愧。
現代漢語在一個大一統的社會裡,最大變化之一就是也大一統了,除了分治造成紙上也可以表達的港式廣東話外,只有吳語一個時期里在某個局部範圍進入過書面文字,更多的方言只存在於口頭,在普通活的汪洋大海中,也就難免湮沒之勢。
三夫石氏先祖約在一千年前落戶新昌,再早些的輾轉南遷至多也就一千年光景,這兩千年正是北南交融造成中華文化最發達的時候,其輝煌的印記往往留在一些如今流傳不廣的方言中,說來新昌話還有多少人在講呢?但是我讀三夫文章,還是能大體明白他的意思。很多古詞古義,都是由來已久的,只是保存在那裡而已,其他一些地方則早就消亡了。
用那樣的語言,寫出來文章韻味是不一樣的。
三夫用了一二十年功夫才掌握這門本事,更多的也就是用來自娛自賞,此外有幾個人曉得其意義呢?
即使他仍健在,恐怕本事也會衰退而不是進步,事實上他用這種方式總共也就寫了十多萬字。
但這十多萬字卻是可以傳下去的,這也是幾個朋友湊在一起把此書弄出來的原因,現在還有幾個人讀書,多一本書少一本書又有什麼關係?然而三夫這本書不在此列。
收入這裡的文字,此前差不多都讀過,再看一遍,仍然叫絕,這是應當放到博物館裡去的東西。
與別的東西不同,文字很容易流失,但也容易複製,我們印成一本小書,是想叫它們有個家。現在三夫已擺脫塵世,回到黃壇山上頭去了,他的文字也應當有個歸宿。
三夫身前好友某某、某某等人,為此書面世張羅奔波,作出了各自的貢獻,特別令人感動的是上海世紀文睿的邵敏先生與此素不相干,卻鼎力相助,拍板支持。我沒法代表三夫謝謝他們,事實上我們對三夫都心存感激,感激他留下這么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這本書應該成為新昌的鄉土教材,也可以成為江浙一帶中學的課外讀物,但在今天的語境中更大可能卻是埋沒。
我們不甘心,想掙扎一下,為了現代漢語的健康發展,也為了這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希望此書即使當下不能、將來也可以擁有眾多讀者,如斯則中國文化有幸,三夫亦不枉為他多年來的一番努力。
趙健雄
2013.4.5清明
序言
中國人很早就講雅俗。《論語》有“雅言”。至於“俗語”,我沒好好查過,但兩漢的書中,已多了去。
雅俗之別,多以為是上層階層與市井百姓的區別。在文化層次上固然。然而有一點較少有人提起,那就是:它不僅是書面上的區別,更是聲音上的區別。“雅言”是官方通用的,也就是古代的國語。而“俗語”是百姓說的。寫到竹簡、絲帛和紙上,已經不是原始的俗語了。
雅言通用,在全國、在全球。而俗語活潑、生動、有力,非雅言所能取代!電影《讓子彈飛》非得有川話版。浙江人拍的電視劇《溫州一家人》,不用溫州話說,沒人說他像溫州人。
中國上古和中古,都以北方為中心。今天的國語,以元朝形成的北京話為基礎,其實已攙進不少更北方來的語言,已有大變,而仍占統治地位。而原來的北方話,以避戰亂,逃進南方的深山老林,變成部分的活化石。南方的新百姓,說著古今雜糅的方言,只是不能變成雅言,登堂入室。清朝有用吳語寫的長篇小說,終未成氣候。
地域文化,最根本的是方言。今日雅言盛行,地域文化的衰亡是趨勢。這更促使我們去欣賞殘花剩草,於一罅間追想昔日的絕世風華。
我與此種文字的作者三夫君,認識,但也不算很熟。只是我極喜愛他的文字。他是把俗語寫進書中去的。將俗語入文,可表達出生活的原味,也須反覆揉熟,以免突兀和硬氣,其間分寸,著實難以把握。今日遍觀浙地,三夫可以說不作第二人想。他突然得病,爾後辭世,其間我也來不及去看。但是我相信,他這冊書是不會辭世的,比起今天得什麼什麼獎的那類文學。他不會風行,但他會頑強地存活,隔幾百年,突然從故紙堆里探出一頭,讓人家詫異驚艷。
今天來寫這個序,真正是班門弄斧。只是按不下一顆照看寂寞的心。
盧敦基
2013年3月31日
名人推薦
地面的古建築在遭受拆遷暴力,非物質的方言也在遭受拆遷。從這個意義層面上講,三夫做了一件功德事,這是地方長官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這是經院派的語言學家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這是講方言的普通百姓想做又做不來的,可是這位三夫朋友做到了,這幾乎就是豐功偉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