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中國女同胞

《敬告中國女同胞》是呂碧城所著作品,出自於《金天翮 呂碧城 秋瑾 何震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敬告中國女同胞
  • 作者:呂碧城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金天翮 呂碧城 秋瑾 何震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凡我女子之生於中國,不克與男子平等,且卑屈凌辱,置於人類之外者,固為萬世一定不移之例矣。蓋中國以好古遵聖為癖,以因循守舊為法,於所謂聖賢之書,古人之語,一字不敢疑,一言不敢議。雖明知其理之不合於公,其言之不適於用,亦必守之護之,遵之行之。至一切教育、法律、風俗,明知其弊有損於世,明知其腐無補於今,亦不肯改革,曰古法也,曰舊章也。傳曰:“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乃竟儕女子於小人矣。孟子曰:“必敬必戒,毋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詩》曰:“乃生女子,載寢之地。”因而有“夫綱”之說,因而有“三從”之義。設種種之範圍,置層層之束縛,後世遂奉為金科玉律,一若神呵鬼護之不可移易者矣。只此“好古遵聖,因循守舊”八字,遂使我二萬萬之女子,永永沉淪,萬劫不復矣。今欲超拔我二萬萬沉淪之女子,必須破此一定不移之舊例;欲破此一定不移之舊例,必須辟其好古遵聖、因循守舊之積習。否則聞導女子之自由,倡個人之權利者,必群起鼓譟之,排抑之。愚不敏,請呈淺言以辟其積習。夫聖賢者,雖有過人之卓識,蓋世之聖德,恐終不免有缺陷處。且時勢變遷,人情移易,古法雖精,恐不合於今世,況未必能垂之久遠而無弊也。緣世事莫不貴乎變通,法律以日改而日平,教育以日講而日善,學術以日究而日精,智慧以日斗而日辟。變通不已,真理乃見。故泰西常曰古不如今,世道日進故也;中國則曰今不如古,世道日退故也。今人之病痛,謂除古人之耳目外,即無耳目;除聖賢之思想外,即無思想。故無論有弊無弊,惟敬謹守之而已。法國大學家笛卡兒之學說曰:“若但以古人之耳目為耳目,以古人之心思為心思,則吾之在世界不成贅疣乎?番如是也,則天但生古人可矣,而復生此千百萬億無耳目無心思之人,以蠕緣蠧蝕,此世界將安取之?”故笛氏之言,最能破學界之奴性,實獲我心。吾常語人曰:無論古聖大賢之所說,苟其不合乎公理,不洽乎人情,吾不敢屈從之。無論舊例之所沿習,眾人之所相安,苟且有流弊,有屈枉,吾不敢不抉摘之。非盡違聖賢之議論,盡廢古人之成說,不過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則改之耳。如此,然後可與言進化,可與言變通,可與言改革。且教育者,隨世界而轉移者也。況立此頹敗之國,生此競爭之時,為風潮之所驅,不自立則不可以自存者乎!此吾率土同胞所當打破迷團,力圖自立,拔出黑暗而登於光明;上以雪既往眾女子之奇冤,下以造未來眾女子之幸福,使之男女平等,無偏無頗;解其幽囚束縛之苦,御其凌虐蹂躪之殘;復個人自主之權,遂造物仁愛之旨,以協力自強,立於人群競爭間。此吾之所馨香禱祝,以盼於重造世界之英雄也。吾同胞,吾同胞,盍一奮然興起乎?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金天翮(1873—1947),近代學者。早年熱心新學,傾向革命。1902年起,在家鄉江蘇吳江縣同里鎮先後創辦新式男、女學堂。1903年撰寫的《女界鐘》在晚清思想界影響巨大。呂碧城(1883—1943),以女詞人、動物保護主義者聞名於世,而在晚清的主要建樹為女子教育。1904年,出任天津公立女學堂總教習,並在南北報刊發表多篇女學論述,引人注目。秋瑾(1875—1907),近代女革命家,因組織浙江武裝起義被殺。先在北京接觸女學思潮,1904年留學日本後,轉向民族革命。歸國後,亦兼顧女子解放,創辦《中國女報》以為倡導。何震(1886—?),上海愛國女學校畢業。1907年與丈夫劉師培赴日後,接受無政府主義,出面主編《天義報》,發表大量提倡“女界革命”與無政府革命的論說,以思想深刻獨標一格。編者簡介夏曉虹,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先後赴日本、美國、德國、捷克、韓國、英國、馬來西亞、以色列、新加坡、法國以及台灣、香港地區從事研究與參加學術會議,並曾在德國海德堡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客座講學。主要關注近代中國的文學思潮、女性生活及社會文化。著有《覺世與傳世——梁啓超的文學道路》、《晚清文人婦女觀》(日譯本名《足をほどいた女たち》)、《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閱讀梁啓超》、《梁啓超:在政治與學術之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