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經洞唐代寫經集萃

敦煌藏經洞唐代寫經集萃

《敦煌藏經洞唐代寫經集萃》是一本2020年出版的圖書,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敦煌藏經洞唐代寫經集萃
  • 作者: 蔣朝顯 編
  • 出版社:河南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 頁數:46 頁
  • 開本:8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0152659
內容簡介
  中國書法歷史源遠流長,在浩如煙海的書法作品類型里,有一種獨特的書法形式,它就是寫經體。這種特殊的小楷書法在佛家和書家的共同參修中得到了藝術上的升華。自從1900年敦煌藏經洞被發現以來,數萬卷古代經書公諸於世,引起了各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視。由於歷史的原因,許多相對完整的寫經卷被國外的探險家所劫掠。目前這些經書分別收藏於英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東方研究所、中國國家圖書館等,民間也僅僅是散存少量的殘經。敦煌遺書發現數量約為五萬卷,大多數是捲軸裝,也稱卷子裝,以“卷”為計量單位。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敦煌遺書一萬六千餘卷,也是殘卷居多。敦煌寫經是中國古文獻中的瑰寶,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書法領域。敦煌藏經洞發現的寫經,上起兩晉,下至宋元,其中的大部分是唐代的寫經卷子,並且有很多寫經卷子中有抄經者以及年月的題記,為人們了解唐代經生及其書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它詳盡地記錄了中國文字隸變以後楷化的全過程,是研究書法非常豐富、非常系統的一手資料之一,對文字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唐人寫經,多不落名款,即便是著名的《靈飛經》也是傳為鐘紹京所書。有的雖有名款但非名人,因此以往書家並未給予足夠重視,只是作為一種民間的寫經體。實際很多書作筆法骨肉得中,意態飛動,足以抗顏、歐、褚諸家,在鳴沙遺墨中實推上品。紙本《靈飛經》的現世讓我們懂得墨跡與拓本之間的連帶關係。去體會拓本之外的點畫靈飛與神采超然,其體態開合有度,雍容大方,秀美近俗,又無半點菸火氣。
  唐代存世書法除寫經外,僅百件而已,且紙墨陳舊,無法觀看古人的筆墨精彩。寫經書法因保存得當,且可以最近距離地去觀看,從中領悟古人的筆法。明詹景鳳《東圖玄覽》提到:“唐貞觀中經生國詮奉敕作指頂許字,用硬黃坻書《善見律》。”奉敕作書可見國詮已非一般經生。由於唐代重書學,特別在中唐、盛唐,寫經書法水平一般很高。唐人經生常年抄寫,熟能生巧,久書成藝。有的書寫雄強勇猛、大刀闊斧;有的書寫嫻熟娟秀、溫文爾雅。書體行、草、隸、篆皆備,豐富多彩,表現自然質樸,機動靈活。其功力法度,審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讚嘆!當時著名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就曾給寫經生教習楷書,啟功先生在《論書絕句》詩云:乳臭紛紛執筆初,幾人霧霽識匡廬。棗魂石魄才經眼,已薄經書是俗書。並註解說:“唐人細楷,藝有高下,其高者無論矣,即亂頭粗服之跡,亦自有其風度,非後人摹擬易幾及者。”更覺得“筆毫使轉,墨痕濃淡,一一可按”。而看碑經刻拓,卻鋒穎無存。就是說,看碑帖,找不到書寫的痕跡,不若看唐人寫的經書,能見到書寫痕跡。可見學習書法能看到古人書寫的痕跡有多么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