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主要是具有鮮明西北特色的風礪石(又叫風凌石),及具有極強地域色彩的疏勒河流域的河床圖案石,而坐落於著名風景名勝區月牙泉鳴沙山下的敦煌奇石館則主要展示以上兩種奇石。展廳面積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400m2,展館為仿古建築群,紅磚碧瓦,綠草茵茵,第一展廳主要展示的是獨具特色的大漠風礪石,第二展廳主要展示的是河床圖案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敦煌石
- 外文名:無
- 屬性:風礪石
- 特點:具有鮮明西北特色
- 特色:具有極強地域色彩
- 地點:敦煌
木魚石的傳說
![敦煌石 敦煌石](/img/9/409/cGcq5iZ1IjZkJDNyEGN5UDZjZDZ5Y2NjVGNwU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敦煌石主要是具有鮮明西北特色的風礪石(又叫風凌石),及具有極強地域色彩的疏勒河流域的河床圖案石,而坐落於著名風景名勝區月牙泉鳴沙山下的敦煌奇石館則主要展示以上兩種奇石。展廳面積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400m2,展館為仿古建築群,紅磚碧瓦,綠草茵茵,第一展廳主要展示的是獨具特色的大漠風礪石,第二展廳主要展示的是河床圖案石。
敦煌石主要是具有鮮明西北特色的風礪石(又叫風凌石),及具有極強地域色彩的疏勒河流域的河床圖案石,而坐落於著名風景名勝區月牙泉鳴沙山下的敦煌奇石館則主要展示...
敦煌石窟,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東方羅浮宮”,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
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乃至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
敦煌石室主要有兩種含義,1.亦稱"敦煌石窟"。2.包括古代隸屬敦煌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峽口小千佛洞四窟。一般指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敦煌,由甘肅省酒泉市代管,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介於東經92°13′—95°30′,北緯39°40′—41°40′之間,總面積3....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
敦煌彩塑技藝是甘肅省古老的地方傳統雕塑工藝。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的主體。因敦煌石窟是開鑿在礫岩上,因此多為木架結構。在人工製作成的木架上束以葦草,草外敷粗泥...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
後業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道教的飛仙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飛天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為中國敦煌壁畫藝術的一個專用名詞。...
吐蕃敦煌石窟,指公元781—848年間吐蕃占領敦煌時代的石窟。據統計有洞窟46個,多為9世紀所鑿。石窟外形大多為覆斗窟形,帳形龕,長方形窟門。在壁畫中突出吐蕃...
二十世紀初發現的敦煌石窟是一個世界文化寶庫,其中的大量壁畫、雕塑和其他資料反映出中國唐朝至五代這一歷史時期的許多文化現象,其中性文化的內容也十分豐富。...
《敦煌莫高窟及周邊石窟》是2006年1月1日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鈺、何奇、曉軍。本書主要講述了敦煌莫高窟及周邊石窟群的歷史文化等內容。...
《創造敦煌》是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毅華。...... 《創造敦煌》:神聖的石窟殿堂,不朽的建築傑作,千年的藝術寶庫,永恆的沙漠奇蹟。...
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1950年改組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擴建為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是敦煌學研究的科研單位。也是保護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中,幾乎窟窟都有說法圖,經變畫。這些說法圖和經變畫中都繪有各式各樣的菩薩,有的洞窟中四壁都繪小菩薩,還有許多單幅的菩薩畫像。敦煌石窟中有上千幅...
敦煌文化藝術又稱莫高窟文化藝術,被稱為東方世界的藝術博物館。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紀到十一世紀的洞窟735個,彩塑三千餘身,壁畫45000平方米,唐宋木構建築五座。早在...
《中世紀的敦煌》內容簡介:《解讀敦煌》系列叢書,由敦煌研究院學者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的傑出藝術成就和東方古代文化的輝煌,是一套內容詳備、體例新穎...
《解密敦煌》是2010年1月由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同慶。本書主要介紹了敦煌豐富、光輝燦爛的遺產以及其歷史文化背景。...
《敦煌石窟全集》是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壁畫以佛教經典、佛教故事為主題,同時又出現豐富的民情風俗畫面,為什麼提倡超凡脫俗、...
《解讀敦煌》(共13冊)於2016年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主編單位:敦煌研究院,主編:樊錦詩。該系列叢書共13冊:《敦煌彩塑》《飛翔的精靈》《禪宗經典故事》《...
1929年北平圖書館成立寫經組,編撰館藏敦煌遺書目錄。先後主持及參加編寫的人員有徐鴻寶、胡鳴盛、許國霖、李柄寅、李興輝、徐聲聰、張書勛、陳熙賢、于道泉、...
敦煌石窟五代宋壁畫自920年前後至1036年,曹議金家族統治敦煌地區100餘年,屬於這一時期的洞窟將近100個,壁畫題材多沿襲唐代。...
《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第154窟》是1994年1月1日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第154窟》是1994年1月1日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敦煌佛影》是一本結合了大漠絲路盛景、石窟內外景建築、石窟佛教塑像、佛教壁畫等百餘幅文物與自然攝影的佛教藝術專輯。敦煌研究院知名攝影師吳健透過鏡頭與光影的...
《敦煌歷史文化藝術》是1996年12月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聶鋒、祁淑虹。...... 本書中的敦煌藝術內容僅以敦煌石窟藝術中的敦煌莫高窟建築、雕塑、壁畫藝術...
樊錦詩,女,漢族,中共黨員,浙江省杭州市人,1938年7月出生於北平。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現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蘭州大學兼職教授、敦煌學專業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