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敦煌曲
- 文章標題:敦煌曲研究
- 文章作者:林玫儀
- 指導教師:鄭騫
二十世紀初,大量五代寫本被發現於甘肅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隨之而重新問世的唐五代民間詞曲,或稱為敦煌曲子詞,或稱為敦煌歌辭。它們是千年詞史的椎輪大輅...
《敦煌曲子詞集》在敦煌發現的民間詞曲總集。王重民校輯。自敦煌石室發現後傳世,但多有散佚,其中大部分先後為伯希和、斯坦因所劫走。分別收藏於巴黎國家圖書館和英...
《敦煌曲續論》是1996年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饒宗頤。任老《敦煌歌辭總編》收達一千三百首,已逾越曲子藩籬,一時震撼文學界,後項楚著《總編匡補》凡...
《任中敏文集:敦煌曲研究》為《任中敏文集》第六卷,收入《敦煌曲校錄》、《敦煌曲初探》兩部書稿,為任中敏研究敦煌曲的重要著作,是任中敏先生對當時他所能夠見到的...
敦煌詞的輯本,有王重民的《敦煌曲子詞集》,饒宗頤的《敦煌曲》,任二北的《敦煌歌辭總集》等。菩薩蠻敦煌曲子詞賞析 編輯 漢樂府民歌中有一首《上邪》:“上邪!...
詞總集。今人王重民編。收錄敦煌卷子中清理的唐五代詞曲一百六十一首。上卷為長短句,中卷為唐人寫本《雲謠集雜曲子》,下卷為樂府。為研究敦煌詞的重要參考資料...
《敦煌樂譜》是五代後唐時期抄錄的曲項琵琶所用樂譜,共有20個譜字和25首曲子,它採用半字元號記寫,被稱為燕樂半字譜。該譜是中國古代記譜法之一,是一種四...
唐代敦煌通俗文學中的一類作品。又通稱敦煌曲子詞,包括敦煌遺書中的“敦煌曲”、“曲子調”、“俗曲”、“小曲”、“曲子”、“詞”等。它們符合倚聲定文、由...
中國敦煌遺書中的唐五代通俗文學作品。唐五代通俗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敦煌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流傳於民間的通俗文學作品,主要有以下幾類:①敦煌歌辭。指托於...
唐代敦煌通俗文學是唐五代通俗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敦煌學的重要研究對象,是我國重要的民族文化遺產。唐代敦煌通俗文學作品主要分為敦煌歌辭、敦煌詩歌、敦煌變文...
敦煌學是指以敦煌遺書、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學理論為主,兼及敦煌史地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是研究、發掘、整理和保護中國敦煌地區文物、文獻的綜合性學科。與徽州學...
敦煌文書是清末在甘肅敦煌鳴沙山石室發現的唐代人手寫的古籍,總數約三萬餘件。其中法律方面的史料有:唐人手寫的唐律殘卷,僖宗中和五年三月車駕還京師大赦詔,開元二十...
曲子詞的特點,是因曲填詞,先有曲調、再按其曲拍調譜來填制歌詞。所以作詞也被稱為“填詞”、“倚聲”。“曲子詞”源自民間,《敦煌曲子詞》記錄的作品取材寬泛...
任中敏(1897~1991),中國著名詞曲學家,戲曲理論家、敦煌學家。原名訥,曾用筆名二北、半塘。江蘇省揚州市人。他畢生從事教育和學術研究,著述500多萬言。其學術...
《敦煌曲校錄·皇帝感·新集》:始皇無道焚書盡,賴得仙人壁里藏。拾得故文多損壞, 孔生賡續巧相當。宋王安石《序》:其法可施於後世,其文有見於載籍,莫具乎《...
法國索邦高等研究院首位華人榮譽人文科學博士、中國國家文物局及甘肅省人民政府授予敦煌文物保護、研究特別貢獻獎、香港政府大紫荊勳章,以及香港藝術發展局終身成就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