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碑全稱《漢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碑石舊址在新疆巴里坤城西之石人子。碑高142厘米,寬59.4厘米,上銳下大,像孤筍挺立,望之如石人,因名其地。碑上鐫刻漢隸...
惟漢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雲中裴岑,將郡兵三千人,誅呼衍王等,斬馘部眾,克敵全師,除西域之灰,蠲四郡之害,邊竟艾安,振威到此,立海祠以表萬世。(碑本) ...
如:《裴岑紀功碑跋》中記有“惟漢永和年八月,敦煌太守雲中裴岑,將郡兵三千人,誅呼衍王等,斬首部眾,克敵全師”的軍事行動。《唐平淮西碑》記有唐朝淮西...
漢代名將班超正是從這裡穿越,征戰匈奴而立下顯赫戰功;敦煌太守裴岑正是從這裡穿越反擊匈奴,一舉誅殺了呼衍王;唐代名將姜行本也正是從這裡翻越天山,進駐口門子、...
漢代名將班超正是從這裡穿越,征戰匈奴而立下顯赫戰功;敦煌太守裴岑正是從這裡穿越反擊匈奴,一舉誅殺了呼衍王;唐代名將姜行本也正是從這裡翻越天山,進駐口門子、...
記載了東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敦煌太守裴岑率軍在這裡誅滅匈奴呼延王之事,填補了史書記載之闕。這一歷史事實對我們判斷東黑溝遺址的性質是非常重要的依據。在...
漢代名將班超正是從這裡穿越,征戰匈奴而立下顯赫戰功;敦煌太守裴岑正是從這裡穿越反擊匈奴,一舉誅殺了呼衍王;唐代名將姜行本也正是從這裡翻越天山,進駐口門子、...
公元137年,敦煌太守裴岑誅殺北匈奴呼衍王,結束了漢匈在西域300年的爭奪,北匈奴勢利退出新疆歷史舞台。永和二年(公元137年)日南郡象林縣少數民族區憐等人起兵反漢...
漢代名將班超正是從這裡穿越,征戰匈奴而立下顯赫戰功;敦煌太守裴岑正是從這裡穿越反擊匈奴,一舉誅殺了呼衍王;唐代名將姜行本也正是從這裡翻越天山,進駐口門子、...
漢代名將班超正是從這裡穿越,征戰匈奴而立下顯赫戰功;敦煌太守裴岑正是從這裡穿越反擊匈奴,一舉誅殺了呼衍王;唐代名將姜行本也正是從這裡翻越天山,進駐口門子、...
碑文記載:“惟漢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雲中裴岑將郡兵三千人,誅呼衍王等,斬馘部眾,克敵全師,除西域之災,蠲四郡之害,邊境艾安,振威到此。立海祠以表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