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樂即中國的百戲和雜戲,它是由周代的民間樂舞發展而成的曲藝、雜耍和音樂結合成的一種節目。唐代年間與唐樂一起傳入日本。日本對散樂非常重視,朝廷指定散樂戶,以演奏散樂為世業,受國家的保護和獎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散樂
- 年代:隋唐時期
- 類型:藝術表演形式
- 同義詞:百戲
散樂即中國的百戲和雜戲,它是由周代的民間樂舞發展而成的曲藝、雜耍和音樂結合成的一種節目。唐代年間與唐樂一起傳入日本。日本對散樂非常重視,朝廷指定散樂戶,以演奏散樂為世業,受國家的保護和獎勵。
散樂即中國的百戲和雜戲,它是由周代的民間樂舞發展而成的曲藝、雜耍和音樂結合成的一種節目。唐代年間與唐樂一起傳入日本。日本對散樂非常重視,朝廷指定散樂戶...
《散樂圖》是遼代佚名創作壁畫,出土於河北省宣化下八里張世卿遼墓東壁。舞蹈與吹奏者戴幞(fú)頭,著長袍,高腰黑靴。...
散樂百戲是中國古代由傳統民間音樂、技藝發展而成的多種藝術和娛樂表演品種的泛稱。大體包括歌舞、器樂、角牴、武術、雜技、魔術以及雜劇等,範圍因時而略異;表演...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禮》旄人置,北周沿置。初為春官府大司樂中大夫屬官,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樂為樂部,遂為樂部中大夫屬官。掌祭祀...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初為春官府大司樂中大夫屬官,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樂為樂部,遂為樂部中大夫屬官。正一命。隋文帝開皇...
宣化下八里遼代壁畫墓·散樂圖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繪於十號張匡正墓前室西壁。圖中八人,可分...
非部伍之聲,俳優歌舞雜奏稱之散樂。這件石刻表現的是墓主人的散樂隊,最前著男裝者可能是樂隊指揮,其下有二舞者,此外女樂十二人。前排五人演奏箜篌、箏、琵琶、...
白石彩繪散樂圖浮雕 出土地點 曲陽縣西燕川村王處直墓 館藏地點 河北省博物館 所屬年代 五代西牆壁浮雕,長1.36、高0.82、厚0.17~0.23米。由15人組...
15、百戲:歌舞、雜伎,又叫散樂。《唐書·音樂志》:“散樂者非部伍之聲,俳優歌舞之奏,秦漢以來,又有雜伎,其變不一,名為百戲,亦謂之散樂。”...
唐代長安設有教坊,“以隸散樂,倡優,曼延之戲”,已有技藝的側重,“倡優”重說唱技藝曼延之戲指雜技表演。教坊中有黃翻綽、唐崇等唐代著名俳優,崔令欽的《教坊記...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戲劇》:“南都萬曆以前,公侯與縉紳及富家,凡有讌會小集,多用散樂。”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帖子上是:‘明日湖亭一厄小集,候教...
又稱“申樂”,是日本古代、中世表演藝術之一。能樂和狂言的源流。平安時代猿樂和散樂內容幾乎相同,鎌倉時代增加了模仿和歌舞的要素,成為寺院,神社祭典的表演藝術...
在南壁東側繪有一幅“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的元代戲劇壁畫,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惟一的大型元代戲劇壁畫,它是研究我國戲劇發展史和舞台藝術的少見資料,被人們譽...
例如萬榮縣孤山風伯雨師廟元代戲台石質殘柱上刻有這樣的字跡:“堯都大行散樂人張德好在此作場,大德五年三月清明,施錢十貫。”這個張德好也是平陽府的雜劇藝人,他...
反映了墓主人準備出行時的隆重場面;前室東壁繪散樂圖,圖中的樂隊由12人組成,分別演奏笙、腰鼓、大鼓、拍板、琵琶、橫笛,還有一舞者在翩翩起舞,表現了墓主人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