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e時代

教育e時代是廣州市政府於2002年5月正式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見》,市發展計畫委員會與市教育局聯合制定印發《廣州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2002-200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e時代
  • 外文名:Education in the E era
  • 制定時間:2002年5月
  • 參考資料:教育e時代工程官網
發展歷程,總體思路,套用成果,大事件,

發展歷程

2002年,我們明確提出了我市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三個階段”理論:
第一階段:是基礎設施建設階段
第二階段:是套用實驗、理論探索和全面推廣階段
第三階段:信息技術真正“融”入教學,技術回歸教育本質,實現促進教育現代化、對社會信息化做出重要貢獻的目標。
經過多年的建設,廣州市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取得突破進展,教育信息化已達到第一階段的目標。
教育信息化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教育現代化,必須回歸到教育的本質上來,推進“四促三提二減工作”。
2004年10月2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廣州“教育e時代”工程,廣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設步入新的階段。

總體思路

教育e時代”工程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以“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面提升廣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套用水平、積極推進廣州市教育的均衡發展、加速我市教育現代化的進程為主要任務,按照以人為本、統一規劃、科研先行、實驗探索、套用主導、重在實效的原則,推進七大創新。

套用成果

1、學校教學現代化裝備
學校教學現代化裝備水平領先全國,全市農村地區實施了“廣州市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城鄉差距顯著縮小,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供了良好的硬體條件。
● 全市中國小學生專用電腦達到12.7萬台,生機比為11.75:1,師機比2.5:1。
● 全市中國小校共擁有多媒體教學平台1.67萬套,是2001年的12倍。
● 農村學校學生專用電腦達到5.97萬台,是2001年的1.8倍,生機比為17.36:1,擁有多媒體教學平台6352套,是2001年的13.2倍。
● 廣州市開設信息技術課的中國小校1457所,總體開課率由25%上升到81%,農村地區國小校信息技術課開設率達到70%。
● 全市所有國中、高中學校均開設了信息技術課
2、教育信息網路規模
● 教育信息網路規模領先全國,為教育優質資源的網路化套用和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 “校校通”與校園網。
● “校校通”學校數量達到1592所,比率為88.6%。
● 建成校園網的學校數達到852所。
● 廣州市教育科研網連續兩年成為中國教科網華南區入網節點數、聯網電腦數、網路流量最大、套用最好的教育城域網路。
● 廣州市教育科研網路已實現學校、區縣、市三級相互連通,目前光纖總長度為1488公里,接入的學校數達到650多所。
● 平均每秒線上為6萬台,平均每秒流量為197.9Mb。
3、數位化教學資源建設
● 數位化教學資源建設得到加強。
● 數字圖書達到1764萬冊。
● 學校教學資源庫系統由94個增加到401個,資源總量由5000 G 增加到28628G。
4、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和觀念
● 教師經過全員信息技術培訓和考核,信息技術素養和觀念得到極大的改觀。
● 2007年,廣州市成為教育部“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實驗區,開展教育技術能力培訓。

大事件

2007年6月18日,教育部教育技術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廣州試驗區啟動;
2007年5月31日,廣州班主任網開通;
2007年1月12日,廣州市閱讀進家庭“十個一”啟動;
2006年12月22日,第一批廣州“教育e時代”套用實驗學校建設動員會;
2006年12月,廣州市教師繼續教育網被評為廣州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優秀課程資源特等獎;
2006年11月,廣州“教育e時代”工程獲“廣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創新獎”榮譽稱號;
2006年10月,廣州市招生考試系統被評為2005年廣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年10月,“教育e時代”工程被國家信息產業部評為“全國首批信息技術套用示範工程”;
2005年8月,廣州市被教育部授予“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套用示範區”;
2005年6月24日,專家對《廣州市“教育e時代”工程發展規劃(2005-2008年)》評審通過;
2005年6月23日,學生頻道開通;
2005年2月,廣州市教育局及廣州市遠程教育中心,被評為2004年度廣東省信息化試點示範單位;
2004年10月,“教育e時代”工程啟動;
2004年10月,“教育e時代”套用工程展示會成功舉行;
2004年10月,廣州名師輔導網開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