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詩

教育詩

《教育詩》(1933—1935年)敘述了教養院的流浪兒童,從不遵守紀律的一群烏合之眾,在一種新的教育理論和方法指導下,逐漸轉變為團結戰鬥的集體,成為蘇維埃新人的故事。此書1925年開始寫作,1935年全部脫稿,全書共分三部61章。

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詩
  • 作者:馬卡連柯
  • 撰寫時間:1925年
  • 書籍章節:三部61章
簡介,作者簡介,主要內容,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教育方法,教育思想,評價,其他相關,

簡介

馬卡連柯撰寫《教育詩》之時,正值他擔任高爾基兒童勞動教養院和捷爾任斯基公社的工作。他根據自己和流浪兒童實際接觸的切身體會,分析研究了各類犯罪兒童不同的心理情緒和生命烙印,經過長期的教育實踐和艱苦複雜的創作過程,以詩一般的激情創作而成,是一部優美而動人的教育工作記錄。它由回憶錄、隨筆、特寫、日記、政論、中篇小說等多種不同的文學體裁所組成。作者以明快幽默的語言,創造了一系列生動的藝術形象,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教育詩》生動地體現了馬卡連柯的新型的教育觀點,真實地反映了他的創造性的教育工程。他突破了傳統的教育理論的框架,給前蘇聯教育史寫下了嶄新的一頁。高爾基對馬卡連柯的教育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1928年,高爾基訪問了兒童教養院之後,在《蘇聯巡禮》一文中寫道:“這幾百個受了生活那樣殘酷的、侮辱性的蹂躪的孩子,是誰能這樣改造他們,使他們變得不可認識了呢?教養院的組織者和院長安·謝·馬卡連柯”。

作者簡介

馬卡連柯(1888—1939),前蘇聯教育家。生於烏克蘭的別洛波里城。1905年中學師資訓練班畢業後開始從事教育活動。1917年以優質獎章獲得者的資格畢業於波爾塔瓦師範專科學校。1920—1935年先後創辦並領導了高爾基工學團、捷爾任斯基公社兩個兒童教養院,創造了在集體中把教育同現代工業生產相結合的教育形式,挽救了3000多名誤入歧途的青少年。1934年加入前蘇聯作家協會,1935年起任烏克蘭內務人民委員部勞動公社管理局副局長,之後,他主要從事教育的經驗總結,理論研究和宣傳工作。1939年以其在教育工作和文學活動方面的卓越成就被前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勞動紅旗勳章”。同年4月1日病故。其著述都收錄於《馬卡連柯全集》,共7卷,由1950年成立的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院“馬卡連柯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出版。1988年,前蘇聯又出版了8卷本《馬卡連柯全集》。主要教育文藝著作有《教育詩》、《塔上旗》、《父母必讀》;主要教育理論著作有《教育過程的組織方法》、《兒童教育講座》、《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50年代蘇聯出版7卷本《馬卡連柯教育文集》,80年代出版8卷本《馬卡連柯教育文集》。

主要內容

第一部

第一部描寫的是教養院的初建過程。年輕的蘇維埃政權為了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也為了孩子們,決心把大批犯罪的流浪兒童收留下來,進行改造教育和培養。1920年9月,辦起了“高爾基兒童勞動教養院”。學院的條件十分艱苦困難,沒有人員,沒有校舍,沒有資金、沒有設備,吃穿成了問題,學童們染上了盜竊、流氓、搶劫、賭博等惡習。到處是愚昧無知的人,周圍又多土匪。但是馬卡連柯確信,孩子們是可以教養好的,儘管他手裡並沒有現成的科學方法和理論,他說“理論應該從我眼前發生的全部現實事件里去歸納出來”。
馬卡連柯根據自己在十月革命前從事教育工作的經驗,分析研究了流浪兒童墮落的根源,確認少年兒童犯罪是由於沙皇俄國的社會條件造成的。另外,他摒棄了舊的兒童學者以懲罰為主的教育理論,採取循循善誘的辦法教育兒童。工作中馬卡連柯雖然也有過走投無路的時刻和絕望的念頭,但他沒有放棄事業,始終不渝地戰鬥在自己的崗位上,正如他寫的“無以復加的窮苦、虱子、凍傷了的腳,都不能妨礙我們幻想美好的未來”。書中也描寫了馬卡連柯摸索著建立並鍛鍊學生集體的經過,注意在集體中培養民主的風氣,以及為教養院爭得了建立共青團的權利。

第二部

第二部寫的是高爾基兒童勞動教養院健康成長的過程。到教養院建立的後期,教養院擴大到特烈普凱田莊,開墾了60多畝土地,種上了冬小麥、春小麥、馬鈴薯、甜菜……擺脫了飢餓處境。而且,租到磨坊、買到馬匹、建立養豬場,出乎意料地使人感到教養院竟一天天顯著地富有起來,具有殷實的,有條不紊的先進企業的氣派。“教養院的面貌煥然一新,變得有文化……沒有一個學童再會懷疑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教養院從初期的簡單上課,講故事,進而成立劇團,建立劇院,提高了孩子們使用語言和表演的能力,也提高了其文化素質。同時,教養院裡萌發了文明建設的幼芽:修整院落,購買新家具,建立花園,學童們自覺地糾正起村民們的穢言穢語來。當然,這一切的變化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凝聚著馬卡連柯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

第三部

第三部寫的是教養院遷往庫里亞日及其改造的過程。搬到庫里亞日不久,教養院很快征服了它,建立起了更龐大、更堅強的集體,在新學校建立了馬房、豬圈、金屬加工坊……孩子們成長很快。這些都與教養院有個好的集體息息相關,正如馬卡連柯所指出的“風格和格調永遠遭到‘理論’的白眼,然而這都是集體教育中一個最主要的部分”,“許多兒童機關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他們裡面沒有形成一種風格、沒有形成習慣和傳統”。教養院的成功,引起大學生、工人、新聞界和國外的注意,高爾基也曾親自到教養院來參觀。
馬卡連柯認為“教師沉默寡言算不上什麼缺點。實事求是”不辭勞苦,有真才實學,有工作能力,孩子們就會對他表現出最大的敬意和愛戴;相反,不管你多么親切,說話多么動聽,態度多么和藹,工作卻一事無成,處處表現出不通業務,那么除了蔑視之外,你永遠不配得到什麼。這種蔑視有時是寬大的,含著諷刺,有時是暴怒的,含著無比的憎恨,有時是執拗的,含著侮辱。”

教育方法

《教育詩》作為一部教育著作,闡述了新教育法
1.流浪兒是可教育的。前蘇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舊俄國,就有200萬以上的流浪兒童,革命後經歷了戰亂和飢餓,人數又大大增加了,也成了一個社會問題。蘇聯政府決心拯救和教育流浪兒童。馬卡連柯成功地執行了這一任務,並且創造了教育上的奇蹟。可是對於這樣一個任務,人們的看法大不一樣,教育家也是各說不一。至今人們也有隻懷鄙視,認為不可教也的。其實,兒童生來是一樣的,不能把失足兒童看成不可救藥,有些兒童染上了壞毛病,總有其根源,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從惡源里把兒童爭取過來。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就“人是教育的對象”寫過專著。從這一點出發,流浪兒童是可以教育的,不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只是這一工作加倍的辛苦、閒難而已。
2.建設學生集體,讓學生在集體中自我教育。書中敘述了馬卡連柯建立和鍛鍊學生集體的經過。他對學生的性格、脾氣、優缺點看得細緻、準確。把學生分成幾個連隊,指派隊長,有意識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每個人也逐漸養成熱愛集體生活的習慣。馬卡連柯認為,學生的成長必須有良好的集體。使學生有歸屬性和紀律性,這是教育工作得以開展的前提。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但是教師的影響也是有限的。建立學生集體,通過集體的規章制度和大家的互相影響,它有教師不可取代的作用。學生有集體組織,他們就會在集體活動中得到自我教育,這叫做“平行影響”。
3.前景教育方法。馬卡連柯不迷信各種各樣的犯罪記錄和大包小包的檔案,而是依靠對兒童的實際表現作出判斷來進行工作。他認為:在改造過程中,不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過去的錯誤上,而應引導他們看到美好的未來。他強調說:“一個人向前瞻望的時候,如果看不到一點快樂的遠景,他在世界上就活不下去,人類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來的快樂”。
4.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工學團的教師用肝膽照人的模範行動完成了對學員的道德影響。所以,他在總結組織教師集體的經驗時說,“主要完全是因為我們教師的工作是那樣充滿自我犧牲的精神和那樣地艱苦,因此,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大家的尊敬。所以除了極少的例外,學員們跟我們的關係是很好的”。
5.懲罰的方法是必要的,而且要對每個少年犯罪者作具體分析,對症下藥。馬卡連柯認為“在集體和集體機構沒有成立之前,在傳統沒有形成,最起碼的勞動習慣和生活習慣沒有養成之前,教師可以有權採用強迫的方法”。如對懶惰者的善意懲罰就是一個生動的事例。馬卡連柯故意讓一個有些懶惰的孩子去領導一個特別懶惰的人進行勞動,結果是使他們雙方都看到了這種惰性的不可容忍,從而促使雙方痛改前非,樹立起勞動觀念和習慣。

教育思想

在《教育詩》里,馬卡連柯的主要教育思想得到了充分地體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尊重、信任兒童,以正面教育的方法情真意切地去感染兒童。十月革命後,蘇維埃國家要在沙皇俄國的廢墟上建立,處在百廢待興的局面。流浪兒童和青少年罪犯成群,教育和改造他們成了新政權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把他們培養成有政治覺悟,有高度責任感和榮譽感,遵守紀律,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社會成員?馬卡連柯認為重要的一條就是熱愛、尊重和信任他們。因為在馬卡連柯看來,學員本來都是好的,是“普通的孩子”、“沒有違法的兒童,而有的只是那些和我一樣充分享有幸福生活權利的人”。在改造這些青少年犯罪者的過程中,他對工學團的學員不但不厭惡,而是歡迎他們,一開始就和他們建立起一種平等的彼此信賴的友誼。同時,馬卡連柯極力不讓犯罪的青少年回憶痛苦的過去,鼓勵他們“應該忘記過去,應該不斷地前進”。當他發現學員稍有一點進步時,就積極地加以表揚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2.教師要以身作則並傾注自己的心血去塑造兒童的靈魂。馬卡連柯在《教育詩》第一部第27章“攻取共青團”中寫道:“我們認為單單‘改造’一個人還不夠,我們應該用新的方法教育他,就是說,應該把他教育成不僅是社會上沒有危險的或是無害的一員,而且應該把他教育成新時代的積極分子。”以此為目的,馬卡連柯歡迎來到工學團的犯有搶劫、偷盜罪的學員。有的學員來到工學團時,身一上髒得要命,骨瘦如柴,生著疥癬。可是,助理醫生兼護士葛利高里葉芙娜總是從生活上關懷他們,不辭勞苦地替他們收拾,像“親娘”一樣對待他們,表現了工學團的教師對學員的愛。特別是高爾基對學員的熱愛和關懷,對學員的“思想的轉變”有重大影響。
3.對學員進行團隊精神教育和勞動教育。馬卡連柯通過讓學員參加農業生產,修房子等工作逐漸地組織了兒童集體。他認為:每一個學員都是人,要喚起他們的人格的力量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把學員的集體組織起來。他指出,組織兒童集體的第一個步驟是要引導學員了解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並且通過說理教育而逐步形成集體的輿論。
4.注重提高學員的科學文化水平。馬卡連柯說“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教學事業”。工學團的學員們都是半天做工,半天上課,他要求學員“無論如何首先要把功課學好”。儘管當時進入工學團的孩子的“文化程度實在太低”,但馬卡連柯和教師們還是以極大的耐心組織他們學習文化知識。後來,學員們的文化水平有了提高之後,馬卡連柯向學員們“提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美好的目標”,這個在文化上的具體目標就是進入“工農速成中學”念書。所以,學員們都懷著進入“工農速成中學”的憧憬,勤奮地學習。工學團里建立了圖書室,為學員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創造了條件。馬卡連柯說,“我們的課程給了學員們許多豐富的知識”。經過工學團教師們八年辛苦的工作,可以說,工學團里的文化工作的基礎更紮實了。正因為如此,工學團培養了一大批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為蘇維埃培養出了一批新人。

評價

馬卡連柯的《教育詩》充滿著他的無窮智慧和他作為靈魂工程師的匠心。此書和馬卡連柯的具有革新精神的教育理論及其成就,在前蘇聯和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一部很有教益的好作品,達到了崇高理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完美統一。

其他相關

《教育詩》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安·謝·馬卡連柯用文學形式寫就的,反映了作者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創辦並領導高爾基兒童勞動教養院的教育歷程。 此書1925年開始寫,1935年全部寫完,全書共分三部。第一部於1933年首次刊登在莫斯科《蘇維埃文學》第三號上,1934年莫斯科文藝出版社出單行本。1935年《教育詩》的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一次發表。之後又合訂或單行再版多次。此書是馬卡連柯的教育文藝作品,以作者主持高爾基兒童教養院的活動為素材加工寫成,主要體現了作者教育流浪兒的工作經驗及其教育方法和主張。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經過頑強的鬥爭,終於把一大批墜入泥坑的少年兒童挽救出來,不僅事跡感人,而且是教育上的一大勝利。此書和馬卡連柯的教育革新及成就,在蘇聯和全世界都很有影響,高爾基撰文曾稱“他是一位天才的教育家”。
《教育詩》因為是文藝體裁,對我國許多讀者說來並不陌生。建國後此書曾譯成中文本,除《馬卡連柯全集》外,也曾出版單行本並多次印刷。因此,除許多文學愛好者之外,廣大有心計的教育工作者也熟悉此書。在五、六十年代,有相當一批青年學生也喜歡讀它,對作者馬卡連柯也充滿了敬慕之情。可以說,馬卡連柯及其,作品《教育詩》、《塔上旗》……在我國是有很大影響的。
《教育詩》的第一部描寫的是,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的煎熬之後,蘇聯流浪兒童在舊俄國原有的二百多萬基礎上又大大增加了。年輕的蘇維埃政權,為了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也為了孩子們,決心把大批犯罪的流浪兒童收留下來,進行改造、教育和培養。1920年9月,馬卡連柯受省人民教育委員會之委託,在沒有人員、沒有校舍、沒有資金、沒有設備的情況下,來到離波爾塔瓦六公里的松林空地,辦起了最初並無人正式承認的“高爾基兒童勞動教養院”。馬卡連柯在書中坦率地表露不願意坐在省辦公室里,渴望到教育實踐的第一線,他也意識到在培養新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材方面,不能用革命前的辦法,“要用新方法造出新人來”,這是一個新課題,對馬卡連柯說來也不例外,因此人們大都不知從何處著手,但他勇敢地擔起了重任。這第一部就是敘述教養院初建的過程。起初,在被盜一空的原童犯教養院廢墟上,連教員帶院長總共只有四個人,辦起了新的教養院,第一批孩子是六個,以後陸陸續續增加,教養院的窮困,師生衣服的襤褸,渾身的虱子、疥癬,一片骯髒……總之物質條件極端困難,吃穿成了大問題,學童們染上了盜竊、流氓、搶劫、賭博,洶酒等齷齪東西,到處是愚昧無知的人,周圍又多土匪。馬卡連柯完全相信可以和孩子們“達到互相的了解”,儘管他手裡並沒有現成的科學方法和理論,他確信:“理論應該從我眼前發生的全部現實事件里去歸納出來”。
書中也談到,在教育實踐中,馬卡連柯也有過“從教育學的繩索上失足跌下來”的現象——動手打了最搗蛋的學生札陀羅夫,以後也有學生坐“禁閉”、被開除等,但學童們生活中普遍感到院長對學生的“愛”,以及尊重學生人格的情感,正是這偉大的“愛”和人格的尊重,使學童們並不恨他,使被趕走的學童相繼又回到教養院,如巧包特回來時說:“……我還是要待在教養院裡,我再也不動刀了”。工作中馬卡連柯雖然也有過走投無路的時刻和絕望的念頭,但他沒有放棄事業,始終不渝地戰鬥在自己的崗位上。正如他寫的“無以復加的窮苦、虱子、凍傷了的腳,都不能妨礙我們幻想美好的未來”。
書中描寫了馬卡連柯摸索著建立並鍛鍊學生集體的經過。他對每個學生的性格、脾氣、缺點、長處都分析得透徹,觀察準確細緻。他在人員缺乏的情況下,把學生分成幾個聯隊,指派了隊長,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讓學生集體做了大量工作,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他並不以此為滿足,待條件成熟,及時變指派隊長為選舉隊長,並在有些聯隊不設固定隊長,培養學童能指揮別人也能被別人指揮的習慣,樹立集體中的民主作風。他經受了千辛萬苦,終於為教養院爭得了建立共青團的權利。不知他在這過程中受到了多少冷遇!共青團、聯隊集體在整個教養院的工作里,起到了任何別的組織起不到的作用。然而,為此他也受到不少指責,理由就是教育學裡沒有這種先例,童犯教養院不配建共青團。
應該說,在高爾基兒童教養院裡,馬卡連柯所領導的許多活動是獨刨的,不符合當時教育學的條條框框,尤其不符合省里某些兒童學者的觀點。那些居於高位的“教育家”們,死抱著僵死的理論和兒童學觀點,不去了解也不願意了解實際情況,只是一味地非難他,攻擊他這也不行,那也不對,不懂理論等等。甚至有不懷好意者,在抓不到實際的攻擊內容之後,竟然利用手中的權力,擺出一副舊官僚的老爺架子,下令把馬卡連柯抓起來,原因就是他不按照上司老爺的指使,一步一趨地惟命是從。他是個有頭腦的人,要自己去工作,獨立觀察、分析問題,這是教育工作者極寶貴的品質,因為他要為社會主義祖國培養有獨立工作能力的新人,不是為舊衙門培養奴僕。
第二部寫的是高爾基兒童勞動教養院健康成長的過程。到教養院初建後期,教養院擴大到特烈普凱田莊,開墾了六十多畝土地,種上了冬小麥、春小麥、馬鈴薯、甜菜……擺脫了飢餓處境。經過馬卡連柯不辭勞苦地活動和全體師生的艱苦努力,租到磨坊,買到馬匹,建立養豬場……出乎預料地使人感到“教養院竟一天天顯著地富有起來,而具有殷實的、有條不紊的先進企業的氣派。”由於經營有方,不但救活了自己,並且與周圍的農民發生了新的有益聯繫。
自然,對孩子們的品貌教育並非一帆風順,常有反覆,甚至也出現少數人的死亡,但絕大多數,通過教養院的教職員、學童集體和馬卡連柯本人的百折不撓地奮鬥,象艦船一樣不脫離航道。從初期的簡單上課,講故事,進而成立劇團、建立劇院,提高了孩子們使用語言和表演的能力,也提高了其文化素養。這一切逐漸吸引了城鄉各行各業的許多人士。教養院送出一批批學生進哈爾科夫工農中學學習,“教養院的面貌煥然一新……變得有文化……已經沒有一個學童再會懷疑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教養院裡萌發了文明建設的幼芽:修整院落,購買新家俱,建立花園,學童們自覺地糾正起村民們的穢言穢語來。省里有人曾不止一次以視察“紀律”、檢驗“方法”為名到教養院來……最終也不得不說:“你們的集體非常出色”,“這真是一種奇蹟”,“但……您的方法仍然是很不好的”。可見馬卡連柯面臨的人為困難不象物質條件那么容易改變。
第三部寫的是教養院遷往庫里亞日及其改造的過程。省里人也承認,那裡極端愚昧、墮落、貧窮、惡臭……馬卡連柯毅然放棄剛開墾出的土地,來到庫里亞日。教養院集體便是他進駐庫里亞日並對它進行改造的最得力助手,因而對它的改造並不象初建時那樣困難。他說:“風格和格調永遠遭到教育‘理論’的白眼,然而這卻是集體教育中一個最主要的部分”,“許多兒童機關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他們裡面沒有形成一種風格,沒有形成習慣和傳統”。
不久教養院征服了舊庫里亞日,建立了更龐大、更堅強的集體,在新學校建立了馬房、豬圈、木工場、金屬加工場……孩子們成長很快。馬卡連柯的確為國家挽救了不少流浪兒,減少了不安因素,培養了大批祖國有用之材。其中有工程師、醫生、飛行員、教育工作者、工藝師、工人、土壤改良家、黨的工作者……教養院的成功,引起大學生、工人,新聞界和國外的注意,高爾基也曾親自到教養院來參觀。
馬卡連柯在教育實踐中豐富了教育理論,創造了教育技術,為此也受到指責。他曾說:“我和我的技術的處境並不見得比伽利略和他的望遠鏡的處境更好”。“象從前一樣,仍舊有許多嚴厲的眼睛注視著我們,責罵我們,向我們證明:我們不應該犯錯誤,我們應該正確地生活……”。馬卡連柯的回答是:“關於教育的問題和主動性的問題,你們沒有資格來批評,你們根本不懂得這些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