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市場論

教育市場論

《教育市場論》主要內容:經濟市場只有在某種歷史條件下才成為可能。教育中大量市場的形成(澳大利亞是其中反映國際共同趨勢的一個典型例子),依賴特定的經濟一政治話語環境,即:教育地位競爭的深化,管理中新右翼和新古典主義手段的興起。尤其是市場改革有勝利者和失敗者:支持它的是勝利者,而它所支持的也是勝利者。市場產生的等級體系、不平等、極度的競爭和牟利不是偶然的副產品,而是市場改革者的目標。對他們來說,教育中的共同利益只是有特權的個體所獲得的主要利益的“副產品”。

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市場論
  • 作者:馬金森 楊婷勻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8063319
  • 外文名:Markets in Education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頁數:243頁
  • 開本:16
  • 品牌:浙江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教育市場論》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澳)馬金森 譯者:金楠 高瑩 叢書主編:楊婷勻

圖書目錄

表格與圖表
縮略語和有關術語說明
緒 言
《教育研究叢書》主編的序
第一編 市場的理論建構
第1章 導言
第2章 教育市場的政治經濟學

第二編 權力一知識一經濟
第3章 市場自由主義政府
第4章 知識經濟和教育
第5章 教育競爭與社會優勢

第三編 教育市場的形成
第6章 公立學校教育中的市場
第7章 國家培訓市場
第8章 高等教育中的競爭與控制
第9章 研究與知識商品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文摘

第一編 市場的理論建構
第1章 導言
一 本研究
教育中的變革
1965-1975年間,澳大利亞教育有一個顯著的發展。中等學校學生人數增長了43%,技術和繼續教育中的學生人數增長了45%,大學和高等教育中的高級教育機構(advanced education institutions)的學生人數從83320增加到273137(增長了228%)。這種發展,部分原因是人口因素,但主要還是不斷增長的高教參與率的結果。女學生的中學畢業率達到年齡組的三分之一,第一次與男學生以幾乎相同的比例堅持求學。大學的數量從8所增長到17所。公立學校系統一直在迅速擴張,學生人數與全體學生人數的比例從1965年的76.2%增長到1975年的78.7%。天主教教育系統逐漸萎縮,但它們剛好得到了一筆被期望能鞏固它們20%份額的經費(Karmel l973)。其他私立學校的學生比例停留在不足5%的水平。
教育的擴張得到了空前增長的公共經費的支持,增添新的基礎設施和專門培訓成倍增長的人員成為可能。班級人數在不斷下降,適應個別差異的、專門化的服務不斷湧現。1972/1975年,在惠特拉姆(Whitlam)工黨政府統治下,聯邦完全負責高等教育的資金,建立了免費的第三級教育(1974年),促使TAFE現代化並提高質量,調查基於電視廣播的開放的第三級教育。在1967/1975年間,聯邦教育規劃中的教職員數量從397名增至2895名(Jackson l98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