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
- 外文名:拉 Declaratio de Ecclesiae habitudine ad Religiones non-christianas:“ Nostra Aetate”
第二屆梵蒂岡公會議檔案。1965年10月28日通過。共1000多字。這一檔案被公認為是“關於以色列的宣言”,充分展示了天主教會對在過去被喻為“背信棄義”和“釘死耶穌的人”的猶太教會及其信徒的態度所發生的巨大而積極的變化。...
檔案認為,教會基於福音之愛,而非政治的原因譴責排猶主義;除拒絕排猶主義外,教會抵制“出於種族和膚色、社會或宗教條件”所導致的任何形式的歧視或者迫害行為。檔案確認上帝救贖的普遍性,表達了基督教對其他宗教的尊重,鼓勵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如猶太教徒、穆斯林、佛教徒、印度教徒和其他各宗教教徒展開對話與合作,...
教會證道與非基督教信仰及文化 《教會證道與非基督教仰及文化》是由陳文淵譯述,中華全國基督教協進會出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馬德拉斯大會第五組報告書。論述對基督教信仰及文化的認識
中間有幾句極決絕的話,『有宗教可無人類,有人類應無宗教,宗教與人類不能兩立』。是欲把宗教從人類社會中掃除,也就是要把基督教從人類社會中掃除。這兩次宣言發表以後,便引起全國學生界回響,於是函電紛馳,對於教會不無仇視。在基督教方面,能夠出來與他們辯駁的,卻是很少,只有真光雜誌的記者張亦鏡氏,可...
《民國時期非基督教運動重要文獻彙編》是201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曉峰、王帥。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民國時期非基督教運動三個階段的重要文獻,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外人士對基督教的評價及批評;第二部分是教內人士的回應及反思;第三部分是在非基督教運動期間發表的重要宣言、檔案;第四部分為非基督教運動...
(1) 在羅馬帝國內容忍問題主要在於宗教自由;當帝國政府感受到威脅來自宣稱有絕對真理的基督宗教時,便忍無可忍,開始迫害基督徒,直到313年《米蘭詔書》為止。此後雖有神學家如亞大納修(Athanasius, 295-373)主張以和平方式對待教外人與異端者,但教會仍允許政府懲罰他們,甚至連奧斯定(Augustine, 354-430)也認為將...
在萊登(Leiden)的教會中,有一位牧師Henry Jacob(1550-1616年)於1612年間,回到英國,在Southwark成立了英國第一間浸信派教會。同年,浸信宗教堂的首次聚會在倫敦Spital fields舉行,浸信宗創始人Thomas Helwys發表了一則關於“罪孽的奧秘”的宣言。17世紀,浸信會教徒拒絕遵從並成為英國教會的成員。強調唯有基督,...
“真正社會主義者”繼承和發揮了費爾巴哈的“愛的宗教”。現代西方哲學的人本主義者也從費爾巴哈的這本著作中尋找根據。《基督教的本質》是宣布人和自然的獨立權力的“獨立宣言”,它給宗教神學和唯心哲學以沉重的打擊。它的問世,是唯物主義的真正勝利。它所宣傳的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對當時的德國和歐洲的先進知識界...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簡稱HKCCCC),1952年改組自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第六區會,1980年宣布為“三自教會”,是主要活動於香港的基督教獨立教會。區會除有安排堂會舉行宗教活動外,還有開設夜校、中學、國小和幼稚園等機構。區會現為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基督教(新教)於公元19世紀初傳入中國,並在鴉片戰爭後大規模傳入。中國現有基督徒約1000萬人,教牧傳道人員1.8萬餘人,教堂1.2萬餘座,簡易活動場所(聚會點)2.5萬餘處。在中國,全國性的宗教團體有中國佛教協會,中國道教協會,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之一。基督宗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宗教,因此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以及新教(Protestant churchs,俗稱“耶穌教”)可統稱為基督宗教。中文中“基督教”也往往特指新教,但在本詞條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而不特指新教...
在中世紀歐洲天主教會向中東地區被穆斯林所統治的聖城耶路撒冷發動十字軍東征侵期間﹐當時歐洲天主教會在向普遍信仰基督教民眾動員參軍出征時的號召﹐許諾他們戰死後可進入天國﹐所以稱作是聖戰(Holy War),後來成為十字軍的精神號召,從此聖戰一詞被賦於了濃厚的宗教意義,指以神的名義發動的戰爭,或戰爭的目的是實踐信仰...
在討論這個草案時,教長們一致請求刪除控告猶太人殺主耶穌基督的罪名,還有些教長要求在此草案內取消猶太人或猶太教字樣。所以,草案最後被定名為《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的宣言》。 討論《啟示草案》:這是第一期會議《啟示淵源草案》經修訂後的新草案,此草案共有6章,分別是:論啟示本身;論啟示傳授的兩個管道...
;9個法令:《主教在教會內牧靈職務法令》、《司鐸職務與生活法令》、《司鐸之培養法令》、《修會生活革新法令》、《教友傳教法令》、《教會傳教工作法令》、《大公主義法令》、《東方公教會法令》、《大眾傳播工具法令》;3個宣言:《信仰自由宣言》、《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天主教教育宣言》。
三個宣言 (1)《天主教教育宣言》(Gravissimumeducations)(2)《信仰自由宣言》(Dignitatishumanae)(3)《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Nostraaetate)上述梵二會議檔案,以及梵二會議期間發表的教宗通諭和教宗講話,闡明了羅馬教會在許多問題上的理論、立場、觀點和政策,顯示出羅馬教會進行革新的範圍之廣和規模...
在羅切斯特,她加入了當地的一位論教會並開始有意識地遠離貴格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因為她目睹了太多貴格會成員的偽君子行徑,例如傳教士飲酒等。隨著時間的流逝,安東尼繼續遠離所有有組織的宗教,以至於後來,許多基督教團體以遠離宗教傾向為由對她進行了斥責與懲罰。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安東尼已經成為了不...
一些進步團體也支持非基督教運動。少年同志會有一通電指出:本會以“改革社會黑暗,增進個人道德為宗旨,對於妨礙科學進步,組成貴族勢力,保持階級制度,阻止個性發展的宗教,早已認為國敵,因此對於非宗非基之呼聲,極表贊同”。中華心理學會也發表反對“基督教學生同盟”宣言:“我們以科學的態度,斷定他們的謬誤;以...
天主教會盡力在封建戰爭中避免強姦發生:“上帝的和平”協會不鼓勵士兵在通常情況下襲擊婦女和平民;而通過宣傳基督教騎士行俠仗義的理想狀態,保護了無辜者並避免進入無法紀狀態。根據法德勒,中世紀伊斯蘭軍隊的法律對犯強姦罪的人施以嚴懲。 對這些罪行的懲罰是十分嚴厲的,包括死刑,不管行兇者的政治和宗教背景如何...
他們的觀點實際上反對了基督教正統神學所主張的超自然上帝,因而被教會判為異端。有些學者把迪南的戴維的觀點稱為“唯物主義的泛神論”和“西歐中世紀第一個唯物主義學說”。近代西歐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家在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及其精神支柱──基督教神學的時候,通過各種形式走向無神論。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歷史階段,...
也是從這裡霍布斯的道德觀與一般基督教的黃金律“己所欲,施於人”產生差異,霍布斯認為那只會造成社會混亂罷了。《利維坦》寫於英國內戰期間,書里的大多數篇幅都用於證明強大的中央權威才能夠避免邪惡的混亂和內戰。任何對此權威的濫用都會造成對和平的破壞。霍布斯也否定了權力分立的理想:他指出主權必須有全盤控制公民...
西元前440年左右開始任命的羅馬文化著作檢查官,他們的職務後來被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團體取代了。聖經的編纂便是這些宗教團體的傑作。他們並不允許所有宗教著作都被選入聖經。有學問的神學家應該還記得“阿帕克列發”(希臘語Apocrypha,意指隱匿的著作)這些猶太教和基督教著作,曾被教會法規剔除;還有一本“修地費格拉發...
這個殉道者塞維圖斯的慘史⒀,最值得人們的追念和反省。宗教革新運動原來的目標是要爭取"基督教的人的自由"和"良心的自由"。何以高爾文和他的信徒們居然會把一位獨立思想的新教徒用慢慢的火燒死呢?何以高爾文的門徒(後來繼任高爾文為日內瓦的宗教獨裁者)柏時(deBeze) 竟會宣言"良心的自由是魔鬼的教條"呢?基...
這位卓爾不群的美國英雄人物在其成年時不是任何教會的教友,對美國基督教不同傳統的各種神學觀點確實一直持有懷疑態度。他曾說:“從思想上講,我不能毫無保留地贊成冗長而複雜的教義和教理。”然而,矛盾的是,林肯卻沉醉於《聖經》的文字與故事之中,並牢記母親南茜·漢克斯·林肯對他在基督教倫理道德方面的教誨...
”不過,書中第十五、十六兩章,因抨擊了基督教會,在宗教界中引起了軒然大波,遭到了教會人士的猛烈攻擊。1779年,他發表了有名的《辯護詞》給予回答,顯示了作者對這些無理指責的絕不屈服的鬥爭精神。他繼續將書寫下去。1781年,《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二、三卷出版。在此期間,他曾被選為國會議員(1774年),...
在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信義會影響很大。信義會系遵奉馬丁·路德“因信稱義”教義的基督教新教教會,屬路德宗。“因信稱義”教義即主張人在上帝面前得稱為義,全憑信仰耶穌,而不在於履行教會的禮儀、規條和善功。路德宗主要分布在德國北部、北歐各國和美國。由於在波羅的海三國中,很多人信奉天主教或路德派基督教...
他對丹麥路德派教會的了無生氣尤其感到不滿,並對所謂的“星期日基督徒”加以無情的抨擊。對於克爾凱戈爾而言,基督教對人的影響是如此之大,而且是無法用理性解釋的。因此一個人要不就是相信基督教,要不就不信,不可以持一種“多少相信一些”或“相信到某種程度”的態度。耶穌要不就是真的在復活節復活,要不...
宗教改革運動之後,基督教發生分裂,而各個國家因為統治階層的信仰不同也分裂為不同的基督教國。在這些國家,敵對教派就成為“異端”和“邪教”(注意,這裡是2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歐洲天主教會控制的國家曾經把伊斯蘭教和新教定為邪教,並號召基督徒參加十字軍東征,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活動。天主教會和...
在治外法權之包庇下,不單教會的西方神職人員不受清政府管轄,一些犯罪的中國人也會借入教之名,躲避清廷法律的處罰。地方上,基督教教會為強制宣傳西方列強思想,時常與地方民眾發生衝突。入教的中國教民借勢欺壓當地民眾,而地方政府卻因為懼於教會的治外法權,不敢與洋人作對,最終造成當地民眾群起反抗,爆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