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涸湯《辨證錄》

救涸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辨證錄》卷三。主治嗽血。

基本介紹

  • 名稱:救涸湯《辨證錄》
  • 出處:《辨證錄》卷三
  • 主治:嗽血
組成,用法用量,文獻摘要,各家論述,

組成

麥冬二兩(60g),熟地二兩(60g),地骨皮一兩(30g),丹皮一兩(30g),白芥子三錢(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珍本醫籍叢刊 ?辨證奇聞》:“一血因咳嗽出,多因勞傷耗腎水,不能分給各髒,又多房勞,水益涸。水涸金生已泄肺氣,無如腎取給無已。夫貧子盜氣,母痛剝膚,求救於胃,胃受肝凌,不敢生肺。肝木生火,心火必旺。心旺必乘肺,肺受外侮,呼子相援,腎不能制火,火凌肺愈甚,肺避子宮,子窘。不得不仍返本宮而咳嗽吐血。治宦救肺。然救肺腎涸,肺仍顧腎,故治肺須補腎,腎足肝平,心火息而肺安。用麥冬,熟地二兩,地骨皮、丹皮一兩,白芥子三錢。二劑輕,十劑自愈。麥、地同用。肺腎兩治。加地骨皮、丹皮實有微義,蓋嗽血必損陰,陰虛則火旺。此火乃陰火,二味解骨髓中熱,則腎無熬煎,不索肺金,肺中滋潤,自濟腎,子母相安。腎漸濡養肝制心,外侮不侵,何有耗散?白芥子消膜膈痰,無他深意,以陰氣虛耗必有痰,取不耗真陰氣也。”

各家論述

麥冬與熟地同用,乃肺腎兩治之法也;加入地骨皮、丹皮者,實有微義,蓋嗽血必損其陰,陰虛則火旺。然此火旺者,仍是相火,而非陽火也,用地骨皮、丹皮以解骨髓中之內熱,則腎中無煎熬之苦,自然不索於肺金,而肺中滋潤,自然清肅之氣下濟於腎內,子母相安,則腎水漸濡,可以養肝木,可以制心火,外侮不侵,家庭樂豫,何至有損耗之失哉。至於白芥子,不過消膜膈之痰,無他深意。以陰虛咳嗽者,吐必有痰,故取其不耗真陰之氣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