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民用錢論

救民用錢論是中國明清之際思想家唐甄(公元1630~1704年) 提出的貨幣主張。其基本思想是廢銀用錢以救銀荒。唐甄目睹清初銀荒及當時市場蕭條的情形,慨嘆“清興五十餘年矣,四海之內,日益困窮,農空、工空、市空、仕空” ( 《潛書·存言》),“至於今,銀日益少,不充世用”(《潛書·更幣》),“當今之世,無人不窮,非窮於財,窮於銀也” (同上書)。

唐甄認為銀荒是由於帝王官吏聚斂使銀 “輸於幸官家,藏於巨室之窟” 造成的,要解決銀荒,就得實行廢銀用錢的 “更幣” 措施:“天運物運,皆有循環,興必廢,廢或復。錢廢於前代,豈不可復於今世?救今之民,當廢銀而用錢”。唐甄廢銀用錢“更幣”主張的基本點乃是 “以谷為本,以錢輔之,所以通市易也”,他認為只要 “賦以錢配,課以錢配,餉以錢配,自朝廷至於閭閻,自段帛至於布絮,出納無非錢者。不出三年,白銀與銅錫等矣” (同上書),銀荒問題自然會因此得以圓滿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