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平野和近150座的水上古堡是德國敏斯特地區最大的特色,當然在這個人口不到三十萬的城市裡還蘊藏著更多不可思議的奇蹟;例如90萬輛腳踏車的擁有量,國際生活環境最佳城市獎,以及稱得上是當今世界上時間跨度最長的敏斯特國際雕塑大展。這一藝術活動不僅將敏斯特推到了當代藝術版圖中的最高位置,也讓世界對德國人對藝術那種孜孜不倦的堅韌和毅力肅然起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敏斯特國際雕塑大展
- 成立日期:1977年
- 參與人員:麥可·阿舍
- 性質:展覽會
歷史回顧,創始者,盛況,參與人員,活動影響,
歷史回顧
創始者
回顧敏斯特雕塑大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7年敏斯特市的城市公共藝術計畫案。當時展覽的創始者是德國人孔尼格(Kasper Konig),這位23歲時就已經為奧登伯格策劃了個展的學者,如今已是科隆路德維格美術館的館長及大學教授。自1977年擔任展覽策展人以來,他將這一策展工作堅持了30年。直到今年的策展團隊才有了兩位新的合作者,來自敏斯特城的威斯伐倫馬美術館的法蘭然(Brigitte Franzen)與普拉斯(Carina Plath)。
盛況
1977年第一屆敏斯特雕塑大展雖然只邀請九位藝術家參與,但卻有包括波伊斯、奧登伯格、賈德、阿舍、瑙曼等世界超一流的藝術家加盟的豪華陣容。展覽因此迅速吸引了全世界各大媒體的關注與藝術界的熱烈反響,敏斯特從而名聲大噪。到1987年第二屆展覽開始中時,舉辦方邀請到了約七倍於第一屆的人數,共63位藝術家來參與活動,不僅如此,展覽還得到了包括德國政府,以及義大利外交部、奧地利文化局等單位的全力支持,各項經費開銷超過150萬馬克,在當時已經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數據。與中國那些此起彼伏卻曇花一現的藝術現場不一樣,雖然已經相隔了十個年頭,但是第一屆參展藝術家繼續出現在第二屆展覽中,使得策展人將“雕塑與城市環境結合”,以及由藝術家提出“對公共環境研究與創作的組合”得以真正落實。應該說,第二屆敏斯特雕塑展的舉辦已經完全奠定了其在當代藝術圈不可撼動的頂尖地位。1997年第三屆敏斯特雕塑大展則繼續刷新著紀錄,震驚著人們的神經。73組藝術家共同參與創作,有來自25個國家超過50萬人次的觀眾觀看了展覽,展覽花費了300萬馬克。至此,展覽已經成為敏斯特向全世界展示其超凡藝術才華的一次盛演。在第三屆雕塑展覽上,中國藝術家黃永砅受邀參展,其作品《百手觀音》是一個安裝了100隻手臂的雕塑裝置受到好評。遺憾地是黃永砅至今仍是唯一曾受邀參展的中國藝術家。從這點上我們也可以窺見敏斯特雕塑展其學術系統的嚴格與完整。
2007年,第四屆敏特斯雕塑展也於6月17日至年9月30日在人們的翹首期待中如期舉行。展覽不僅得到了德國國家文化基金會以及敏斯特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北威州州長約爾根·呂特格爾斯也將親自參加展覽的慶祝活動,可見德國人對該項展事的重視。我們都知道,離第一屆展覽舉辦時,不僅30年過去了,藝術的步伐也已然邁進了一個新的歷史紀元。儘管跨度如此漫長,但在敏斯特城,德國人卻用對藝術近乎苛刻的堅持,書寫了一個不老的“神話”:不變的展覽主題,不變的展覽策劃人、甚至不變的部分參展藝術家……這一切都是今天的中國當代藝術“不可能的任務”。而在敏斯特城德國藝術家們去腳踏實地的做到了。“城市公共藝術計畫”,這是自1977年展覽創建以來就一直沿用的主題,旨在讓藝術家通過對當代雕塑藝術的分析以及雕塑作品對公共空間的影響展開表達,並以此來思考“藝術與城市、公眾”之間的關聯。在今年展覽舉行的100天裡,37名來自德國和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將在敏斯特城各顯其能,用自已的作品來回顧城市過去、探討當下藝術環境,更為展望未來空間與人類生活提出自已的思考。據悉,第一屆展覽舉辦時,當地居民對藝術家肆意拿城市公共環境作試驗頗為不滿,而到今天,他們已經樂於藝術家將自已民創作的雕塑和裝置作品布置在整個城市的各處,前三屆的一些作品不僅成為了敏斯特的城市景觀,甚至成就了這個城市的地理坐標。對比今天即時有效的中國當代藝術現場,我們真的很難想像,一個藝術家如何將自已的作品持續30年。而在敏斯特雕塑展上,藝術家卻將不可能一一實現於觀眾眼前。
參與人員
著名觀念藝術家麥可·阿舍(Michael Asher)自第一屆起參與展出,今年將延續其1977年就開始的“大篷車計畫”。曾獲得古根海姆獎和美國國家藝術獎的麥可·阿舍是美國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於1943年出生在美國洛杉。並一直工作和生活在那裡。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他創作的作品立足於揭示美術館和畫廊如何展示藝術品。並從剖析制度的角度來幫助觀眾理解和接受藝術。自第一屆參加敏斯特雕塑展以來,阿舍也陪同展覽堅持了三十年,他的作品一直是雕塑展的中心線索,今年他將延續其大篷車計畫。在這次整個活動中他仍將使用自1977年以來,已經使用過三十年的模型,每周將改變一次大篷車的位置,共12次。毫無疑問,自1977年以來,阿舍的大篷車已經成為了敏斯特的一道風景線。藝術家感興趣地是通過作品來探索30年來嚴格的規則與流動的地點之間產生的衝突。據悉,阿舍的大篷車行動藝術計畫在下個十年仍將穿梭于敏斯特。
此外,第一屆就參展元老還有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美國藝術家布魯斯·瑙曼作為觀念藝術的代表人物,是目前當代藝術界100強的前三甲。本次參展的作品,是延續他1977年未完成的計畫。與30年前討論的問題一樣,“下陷的廣場”仍是瑙曼今年的作品主題。並且,今年其作品展示的位置都與30年前一致,靠近科技大學的地方。瑙曼的這件作品經常被貼上“反向金字塔”的標籤,在這裡,瑙曼創作了一個“地質學上的下陷”的概念。這件作品是一個直徑25米長,邊緣均指向中心,類似城市廣場的結構的大方孔。當人們站在這件作品的中心點,廣場的邊緣都在視野之外,而旁觀者則處於“下沉的台階上”。實際上,站在作品中心的參與者成為了真正的觀者。
德國藝術家托馬斯·舒特(Thomas Schutte)則是自第二屆之後繼續受邀參展。曾獲得51屆威尼斯金獅獎的德國藝術家舒特無疑是本次展覽上的一個明星,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這是自1987年以來,舒特第三次與敏斯特雕塑展結緣,這一次,藝術家將要回到敏斯特城的中心廣場Harsewinkelplatz,在這裡,舒特已於1987年創作了一件成為該城市地標的雕塑作品——大櫻桃柱。為與這件作品相契合,敏斯特廣場在作品創作後的幾年裡經歷了數次重新設計的過程。例如,一個停車場改建為步行區域,一間咖啡廳也開業了。而今年,舒特的創作將繼續與這件作品發生關聯。2007年展覽期間,這件作品將被藝術家用一個巨大的矩形玻璃罩覆蓋。而在頂部,藝術家設計了一個橘色能發光的博物館模型,這是一個酷似紀念柱的高層建築物,這是藝術家對Harsewinkelplatz廣場建築物一次帶有譏諷意味的創作。
英國藝術家馬克·沃林格(Mark Wallinger)是以《皇家愛斯克思賽馬場》這件作品而為人們所熟知,他不僅是今天英國最活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還曾多次獲得泰納藝術大獎的提名。本次參展的作品是一件不公開展示的交通島,沃林格在這件大型裝置上安裝了五公里長的白色繩子,不僅將敏斯特的最高海拔提高了4.5米,甚至將敏斯特的阿湖向外延展了15公尺。如果從空中鳥瞰,環繞著房子的圓,就好像有地面的分界線,幾乎不能辨識出哪一些才是藝術家的作品。只有當行人途經幾次這些粗大的繩子,才能留意到它們看起來是一些“高出來的東西”。其實,這正是藝術家的用意所在。觀眾無意識地就進入了藝術家設計的包圍圈,而只要當他們停留在邊界內的時間足夠長,他們就成為了這件作品的一個部份。
活動影響
應該說,本次展覽依然是星光熠熠,也有理由讓每一位觀眾有了更多地期待。在歷經30年後,敏斯特國際雕塑大展帶來的震撼不僅是對時空界限的挑戰,而且也是以這種跨度帶給策展人,藝術家、觀眾有別於常規雙年展或文獻展的切入角度和現場感受。從這點上來考量,策展人和藝術家所要突破的環節則不再局限於藝術領域。我想,這也正是中國當代藝術現場值得思考與回味的。